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2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9%、97.30%、96.67%,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96%、97.18%、97.5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况、心律失常予以更加灵敏、准确地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准新心电图(原尼沙赫电图saah EC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菲士公司生产的PHS-A10检测仪机,分别对8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一支主要冠脉分支狭窄≥50%)和19例非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50%)进行同步精准新心电图及心电图检查;对精准新心电图的两个参数(ST-T段的小波个数及小波在所占时程比例)及心电图(ECG)进行分析。结果精准新心电图、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7.5%、69.1%,特异性分别为31.6%、57.9%。结论精准新心电图是一项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新技术,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优于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2017年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对其均行冠脉造影诊断,并将此作为诊断金标准,再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度(89.29%)高于常规心电图(74.07%),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特异度(84.21%)、准确度(78.85%)等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63.16%、61.54%,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断人员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的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运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价值,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24 h动态心电图,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阳性率。结果可疑冠心病患者检查78例,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诊断敏感性为88.7%,高于动态心态图检查敏感性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板运动试验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特异性分别为64.0%、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有较大优势,可以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及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发生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24 h动态心电图的传导阻滞、早搏早发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24 h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率失常诊断检出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诊断中,采取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均可检出心电图的异常,其中动态心电图,可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该科室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5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性组)和50例冠心病无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性组)进行研究观察,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测,总结不同人员、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糖尿病性组AVGHR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组(P0.05),糖尿病性组RMSDD、SDNN、PNN50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性组(P0.05)。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 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检出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上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均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但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出现、心电图与运动或药物等相结合(负荷心电图)能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ST段的移位,而T波改变的特异性较差,其意义多需结合ST段改变分析.本文主要讨论缺血性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心电图(TE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TET与常规心电图(ECG)检查,分析并计算各自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性。结果 TET与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4.8%、73.7%,精确性分别为87.8%、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分别为58.7%、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心电图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57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均行18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575例病人中有392例病人CAG阳性,临床符合率68.2%.ECG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34.9%.心电图ST-T改变伴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85.1%,心电图ST-T改变伴不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43.3%,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74.7%,不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35.8%.结论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要优于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无心电图ST-T改变的典型胸痛病人不能排除冠心病,CAG检查可避免ECG检查对冠心病诊断造成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比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结果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96.39%、特异度97.30%、准确率96.67%均高于动态心电图,其对心律失常的灵敏度97.96%、97.18%、97.50%也高于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相比于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平板运动心电图(TET)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DSE及TET检查,以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比较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和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是86.2%vs 62.1%(P<0.05),特异性是88.2%vs 76.5%(P>0.05),准确性是87.0%vs 67.4%(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两次诊断的效果对比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检测的阳性率、室性早搏成对情况、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情况,房性早搏成对情况、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情况等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上的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评估平板运动试验,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同时行运动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①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72.1%,特异性80.0%,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63.9%,特异性75.0%。平板运动试验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略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脉不同支数病变阳性检出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脉双支及多支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是目前最简便实用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尤其对冠脉双支及多支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高,两者结合起来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 ,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动态心电图 (Holter)的出现、心电图与运动或药物等相结合 (负荷心电图 )能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ST段的移位 ,而T波改变的特异性较差 ,其意义多需结合ST段改变分析。本文主要讨论缺血性ST段改变。一、心电图运动试验ST -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1 ST -T改变的机制ST -T改变可由心肌缺血、除极异常、药物及生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病人运动或冠状动脉痉挛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运动负荷心电图联合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疑似7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运动负荷心电图、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检出率分别为40.00%、24.29%、48.57%,符合率依次为77.78%、47.22%、94.44%,且对比敏感度、特异度,联合检查运动负荷心电图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联合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叶桂芬  周德莲  巨天赋 《内科》2014,(3):289-291
目的对比分析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AECG)、心脏超声、核素心肌断层显像(SPECT)4种无创伤诊断与有创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诊断的23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检查,放射核素心肌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诊断检查,记录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最高为82.2%,超声心动图最低为43.8%;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特异性最高为71.4%,超声心动图最低为52.8%;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最高为78.3%,动态心动图为75.7%,核素心肌断层显像为59.1%,超声心动图最低为46.9%。结论 4种对冠心病无创检查中,心电图负荷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高,在没有造影条件的情况下可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诊断冠心病标准的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TET)对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检查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间隔2 w内患者均先后行常规心电图、TET、动态心电图、CAQ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冠心病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精准性等指标。结果 110例患者经CAG检查诊断出阳性患者82例,其中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42例,严重狭窄12例;单支病变30例,多支病变52例;冠心病阳性检出率比较,TET>动态心电图,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TET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轻度狭窄、严重狭窄多支病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均P<0.05),且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中度狭窄及单支病变检出率,三组间差异不显著(均P>0.05)。此外,三组检查方法多支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组内单支病变(均P<0.05);敏感性及准确性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0.05),特异性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T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检查方法在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中均各具其临床价值,为尽可能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必要时可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联合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到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35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将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准确率为68.6%,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4.3%,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准确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减少诊断结果误差的产生,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让患者尽快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1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174例怀疑为冠心病对象入组,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冠心病、非冠心病对象的ST-T改变情况。结果 130例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84例、多支病变46例,非冠心病44例。多支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支病变,阳性预测值低于单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灵敏度78.5%、特异度、79.5%,阳性预测值91.9%、阴性预测值57.4%,符合率78.7%。冠心病24h ST-T显著抬高发生次数、ST-T显著抬高最长持续时间、ST-T抬高最多段落数峰值、心肌缺血总负荷、单次发作负荷峰值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价值较高,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量化指标可辅助诊断、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