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受损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技术评价前壁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对左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患者分为对照组(G0)15名,单纯前壁心肌梗死组(G1)29名,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组(G2)15名。运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技术测定心功能指标: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LVEF、TPE、PER、1/3EF、1/3ER。②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参数:TPF、PFR、1/3FF、1/3FR。③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参数:LVREF (6个节段)。④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参数:LVR1/3FF(6个节段)。结果: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在LVEF、PER、1/3EF、1/3ER中,G2较G1和G0有明显下降(P<0.001)。②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参数,PFR、1/3FF、1/3FR,G2比G1和G0有明显下降(P<0.001)。③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参数,LVREF在所有1-6节段G2较G1和G0有明显下降(P<0.01)。④左室舒张功能参数,LVR1/3FF在所有1-6节段G2较G1和G0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左心室壁瘤的形成对左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已经构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技术对不同NYHA分级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左室总体和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的对比分析.方法:对照组15例(G0),前壁心肌梗死NYHA 0级25例(G1),前壁心肌梗死NYHA Ⅱ~Ⅲ级12例(G2).利用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评价三组的左室总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在LVEF、PER、1/3EF、1/3ER 4个参数中,G2分别比G1和G0显著性差异(P<0.01).②左室总体舒张功能,在PFR、1/3FF、1/3FR中,G2分别比G1和G0有显著差异(P<0.01).③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在以LVREF为参数时,G2在所有6个节段比G1和G0分别有显著下降(P<0.01).④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在以LVR1/3FF为参数时,G2在所有6个节段比G0和G1分别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前壁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已对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胎儿心脏构型和功能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GDM胎儿(观察组)和35例健康孕妇胎儿(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测定,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胎儿左心室厚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心室壁的厚度、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及右室短轴缩短率测定值均大于对照组,二尖瓣、三尖瓣E峰和A峰的速度比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胎儿心脏构型和功能多发生变化,多普勒超声是评价这种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不同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研究陈旧性室间隔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室局部和整体功能。方法:20例陈旧性室间隔心肌梗死患者,30例健康成人。采用应变率及组织速度成像获取右室侧壁各节段的组织速度、位移、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收缩功能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最大位移(D)、收缩期峰值应变(S)及应变率(SR);测量舒张功能参数:舒张早期充盈速度(Ve)、心房收缩期充盈速度(Va)、舒张早期充盈应变率(Esr)、心房收缩期充盈应变率(Asr)。脉冲组织多普勒获取三尖瓣环运动频谱曲线,计算右室Tei指数。结果:陈旧性室间隔心肌梗死组右室侧壁基底段的S和D以及心尖段的SR和D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基底段及中间段的Ve和Esr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右室Tei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陈旧性室间隔心肌梗死患者右室侧壁多个节段的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受损,此外右室整体功能也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海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2006年至2007年住院的海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8例,正常对照组9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Tei指数、肺动脉收缩压等.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及等容收缩时间(ICT)明显延长,射血时间(ET)明显缩短,右室Tei指数明显升高(P<0.01);(2)肺动脉高压组间比较显示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对右室Tei指数有一定影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右心大小组间比较显示右室扩大的Tei指数增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Tei指数是评价慢阻肺患者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简便、敏感、综合的多普勒超声新指标;(2)右心室Tei指数受压力负荷增加影响大,受容量负荷增加影响小,其右室功能受损程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升高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100例窦性心律老年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TD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右心室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和TDI结果中,A组左室射血分数、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和三尖瓣环位移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速度/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速度/血流峰值速度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时三维超声结果中,A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右室收缩末期容积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LVEF和右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简便、快速、准确地评估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价与慢性左心衰竭相关的右室大小及功能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8例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和右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B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于A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A组,限制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Ⅲ级)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面积变化值分别为(41.86%±5.05%)和(26.03%±5.26%),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值分别为(19.2±2.0)mm和(14.1±1.8)mm,S′波值分别为(9.53±1.79)cm/s和(6.27±1.00)cm/s。B组患者右室基底段内径、右室中段水平内径、右室长径、Tei指数、右室收缩压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三尖瓣反流情况重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右室收缩功能不全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限制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与正常孕妇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3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1例正常妊娠孕妇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心脏形态、心功能指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妊娠比较,SPE组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及室间隔厚度(IVSTD)明显增大(P0.05);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DD)、收缩末期右心房内径(RA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SPE组舒张末期收缩功能参数LVF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正常妊娠下降(P0.05),舒张功能参数E/A比值显著下降(P0.01),其中21例E/A1。两组心输出量(CO)无显著差异(P0.05)。SPE组心包积液发病率较正常妊娠明显升高(χ~2=7.67,P0.01)。结论 SPE患者心脏形态改变以左心增大、IVSTD增厚为主,心脏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均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资料与方法 9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肺动脉收缩压分为3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32例;选取31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采用RT-3DE检测受试者右心室整体及三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搏出量和射血分数.结果 中、重度组右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大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 0.05或P<0.01),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1).三节段研究显示:重度组右心室流入道的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及轻度组(P<0.01),中度组收缩末期容积大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1);小梁部舒张末期容积以中度组增大最为明显(P<0.05),中、重度组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增大(P<0.05),搏出量和射血分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流出道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度以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右心室整体及流入道收缩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优秀耐力、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耐力、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78名优秀耐力、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心脏形态方面,耐力项目男运动员主肺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室间隔运动幅度、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右室内径、左房前后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男运动员(P<0.01);耐力项目女运动员的心脏形态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女运动员(P<0.01)。(2)在心脏功能方面,耐力项目男运动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等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男运动员(P<0.01);而耐力项目女运动员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二尖瓣前向血流A峰、二尖瓣峰值流速E/A、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等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女运动员(P<0.01)。结论:(1)在心脏形态方面,相对于力量项目运动员,耐力项目运动员左室、右室和左房明显扩大。(2)在心脏功能方面,耐力项目男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强于力量项目男运动员;而耐力项目女运动员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以及顺应性均好于力量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诊断室壁瘤(VA)最佳方法及早期诊断VA。材料与方法:对199601~199809住院的37例心肌梗塞(其中急性心梗28例,陈旧性心梗9例)怀疑VA患者进行观察,男29例,女8例,年龄33~80岁,平均60.9±9.2岁,全部病例均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其中10例做左室造影。结果: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对VA的检出率分别为83.7%,64.9%和78.4%,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与左室造影结果一致。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发现5例位于下壁的VA,但超声心动图仅发现1例,心电图无阳性发现。结论:无创性检查对VA的检出,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较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更敏感,特别是位于下壁的VA。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准确、快速地识别出窦性心律(NSR)、室性心动过速(VT)与心室纤颤(VF)。方法本文引入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非线性算法——Hurst index,来量化ECG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结果从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MIT-BIH Malignant Ventricular Ectopy Database与CU Ventricula Tachyarrhythmia Database典型数据库中引用数据,并对该算法进行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当滑动窗长度是5s时,NSR、VT与VF被完全正确地检出;另外,该算法的运算速率远高于经典的非线性算法———复杂度算法。结论在临床应用中,用Hurst指标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侧脑室肿瘤的MRI表现特点.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的MRI表现. 结果 25例侧脑室肿瘤中,星形细胞瘤9例,其中3例(3/9)位于侧脑室三角区,3例(3/9)位于侧脑室体部;脑膜瘤6例,其中4例(4/6)位于侧脑室三角区,6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室管膜下瘤3例,2例位于侧脑室前角和室间孔区,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 1例位于侧脑室前角,1例位于侧脑室体部;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1例. 结论 侧脑室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38例高血压患者口服培哚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 6个月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 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 ,心率无变化 ,室间隔厚度 ,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可安全有效降压 ,同时逆转左室肥厚 ,改变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附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内结构特点及心功能情况。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表现。结果 :4例患者致密化不全的心肌受累范围偏小 ,局限在整个心尖部或左室侧壁心尖部 ,左心室内径正常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 ,舒张功能轻度减低 2例 ;1例患者致密化不全的心肌受累范围较大 ,伴前间壁心梗 ,室壁明显变薄 ,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侧脑室肿瘤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CT和MR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49例侧脑室肿瘤,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另7例转移瘤原发灶明确。按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区、前角、体部和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1~29岁、>30岁3个年龄组。结果:(1)部位对侧脑室肿瘤的鉴别很有帮助。三角区最常见的肿瘤有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室间孔区最常见的肿瘤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2)发病年龄在三角区和室间孔区肿瘤鉴别时很有价值:三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儿童,脑膜瘤好发于中年人,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室间孔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主要见于儿童,而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见于中年人。(3)强化程度对侧脑室体部肿瘤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强化最显著,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瘤呈中度强化,畸胎瘤强化轻或不强化。(4)部分侧脑室肿瘤有较特征性CT和MR表现。结论:肿瘤部位、发病年龄、强化程度和部分肿瘤特征性CT和MR表现是侧脑室肿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侧脑室肿瘤的CT、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侧脑室肿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侧脑室各种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的CT与MRI表现,其中CT检查5例,MRI检查7例,1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25例中,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中央性神经细胞瘤、室管膜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瘤1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定位准确性高,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 不同种类的侧脑室肿瘤与发病部位、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结合发生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MRI对侧脑室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侧脑室不同肿瘤22例,其中脑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及肠源性囊肿各1例,转移瘤4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中所有脑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均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全部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均发生于室间孔区及侧脑室前部;6例脑膜瘤及4例转移瘤均发生于30岁以上,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7岁,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年龄分别为23岁、24岁.6例脑膜瘤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内可见多发囊变区,其中1例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内可见多发钙化灶,1例(1/3)星形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结论 侧脑室肿瘤的MRI表现特点为其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肿瘤部位、发病年龄特征对于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源于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心脏MRI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右室流出道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用右室流出道轴位T1WI和右室流出道水平位、斜矢状位电影等技术对10例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患者行心脏MRI检查,了解其右室流出道的结构和功能。结果10例患者心脏大小正常,左室射血分数正常。1例患者右室流出道侧壁变薄,有一局限性凹陷(4mm×4mm,2mm厚)。结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可能不伴心脏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