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甘利欣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汤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7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健脾解毒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健脾解毒汤(醋柴胡12g;茵陈20g,黄芪12g,生首乌15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2g,砂仁8g,川楝子8g,山楂8g,炙甘草10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解毒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扶正解毒汤联合西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扶正解毒汤,每目1剂,分煎分服。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痊愈率为32.20%,对照组痊愈30例,痊愈率为25.42%,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4.58%,对照组为62.71%,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HBVDNA的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自拟中药扶正解毒汤联合西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HBVDNA的阴转率高,不艮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于乐  李蔷华 《新中医》2013,(11):70-71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疗效。方法:将13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9例应用疏肝健脾汤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7.69%。2组比较,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破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人选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根据疏肝健脾破瘀法原则给予自拟中药方,对照组给予肝得康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80%;显效率分别为66.67%、30%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破瘀法可有效治疗脂肪肝,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给予疏肝健脾汤;对照组84例,口服吗丁啉、谷维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疗时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58例,有效39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95.10%;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黄浩 《河南中医》2011,31(2):156-157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消导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96例仪服自拟益气消导健脾汤治疗,28d为1个疗程,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消导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乙肝解毒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70.0%和90.0%。治疗组愈显率较对照组为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HBV标志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较对照组显著(P〈0.05),但A/G的恢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徐荣  李耀新 《光明中医》2010,25(8):1393-1394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服用1年,疗程结束后复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HBV-DNA,记录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结果 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肝健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给予口服西药,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清肝健脾汤加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清肝健脾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中药健脾疏肝汤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可以明显的降低治疗后TB的含量,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疏肝健脾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探讨组和对照组,探讨组(48例)予以常规西药加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效果及肝功能(ALT、ALB、TBi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探讨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探讨组总有效率(89.5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益肠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益肠汤合中药灌肠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健脾益肠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自拟中药方“疏肝健脾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疏肝健脾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LAM)治疗,以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ALT、AST、胁痛、纳差及乏力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拟中药方“疏肝健脾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健脾疏肝汤辨证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疏肝汤加减,疗程均为48周。治疗12周、24周、48周检测患者的乙肝病毒定量(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Child-Pugh分级评分,并统计患者的代偿期稳定率及肝癌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BV-DNA、血清ALT、ALB、TBIL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两组同期的组间比较方面,在治疗12周、治疗24周的HBV-DNA、血清ALT、AST、GGT、ALB、TBIL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水平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周时两组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ALT、AST、GGT、ALB、TBIL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代偿期稳定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肝癌发生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疏肝汤辨证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有效提高药物对HBV病毒复制的抑制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功能,提高患者的残存肝功能,提高患者的代偿期稳定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成疏肝健脾组与西医对照组,西医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抑酸护胃常规治疗,疏肝健脾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方,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行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并行内镜检查夹取溃疡周边黏膜组织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检测,所有患者进行了一年随访。结果:疏肝健脾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疏肝健脾组内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后溃疡黏膜组织中PGE2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明显(P<0.05),但疏肝健脾组PGE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P<0.05);疏肝健脾组一年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改善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增加溃疡黏膜组织中PGE2的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从而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疏肝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给予温中健脾疏肝法治疗,两组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为84.6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浆胃动素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中健脾疏肝法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联合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肝脾失调、痰瘀互结证甲亢突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合并突眼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使用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突眼度变化及抗体水平中TGAb、TPOAb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上睑下垂、眼球肿胀、神疲乏力、舌淡红、脉滑、胸闷纳呆等中医症状积分、突眼度、TGAb、TPOAb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肝脾失调、痰瘀互结证甲亢突眼症临床疗效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分别采用疏肝健脾汤联合黛力新及单用疏肝健脾汤治疗6周。观察两组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3.5%(P0.05)。腹痛、腹胀、腹泻单项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100%、92%、89%,而对照组分别为87%、79%、75%(P0.05);便秘、粘液便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黛力新能快速消除和改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与常规西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柴胡解毒汤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医手段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稳定,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