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的新方法。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72例,远端锁钉均采用盲置法置入,在远端瞄准器定位好长度后,于远端锁钉处直接切开显露,在骨质侧方正中用6mm粗钻头钻钻通近侧皮质,直视下可以看到髓内主钉远端锁孔,更换4.5mm钻头钻通对侧皮质,近端攻丝后直视下拧入锁钉。结果7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均骨折愈合。其中延迟愈合14例,改动力性固定3个月后愈合,远、近端锁钉100%在位,无锁钉断裂和退出。结论远端锁钉盲置法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简单可靠,锁钉在位率100%,可减少医源性X线辐射,节省手术时间,使髓内钉技术更加微创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笔者自2008-01—2014-01诊治117例(122侧)股骨干骨折,针对行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无X线暴露下简单、快速、准确的置钉新方法。结果采用辅助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定位微调法均准确置入股骨远端2枚锁钉,耗时14~22 min,透视4~7次。105例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论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通过远端瞄准器置钉的准确率仍较低,笔者提出的辅助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定位微调法,可简单、准确、快速置入远端2枚锁钉,与徒手置钉相比,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对股四头肌肌腱无干扰,值得推广,特别适用于无电磁导航的髓内钉器械。  相似文献   

3.
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珊红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4):268-269,276
目的 分析瞄准器引导下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以提高远端锁钉成功率.方法 自2000年2月至2006年6月拆除有瞄准器的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56根,胫骨交锁髓内钉80根;均采取静力型固定,远近端各2枚锁钉.观察其远端髓内钉钻痕的情况,以分析瞄准器的远端锁钉准确性.结果 本组研究发现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不高,股骨髓内钉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为36%,胫骨髓内钉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为65%.结论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必须重视瞄准器定位孔偏移问题.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远端徒手锁钉技术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时远端徒手锁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人不成对股骨防腐标本22根,对12根标本远端锁钉横截面的周径、外侧边边长及外侧上下角进行测量。选最大截面运用平面几何与三角函数来计算探针通过截面外侧边上探测孔的最大摆动角并确定探测孔的最佳定位点。用直径1mm的克氏针经过直径4mm的探测孔来探测直径为9mm的髓内钉,并通过10根股骨干骨折模型及15例临床股骨干骨折病例对徒手锁钉法加以验证。结果:股骨干远端锁钉横截面即股骨远端骨骺线上3cm处的横截面,其外周径为(153.00±7.45)mm,外侧边长为(36.30±2.65)mm,外上角为102.42±5.85°,外下角为81.00±3.25°,外侧边髓腔厚度(1.96±0.04)mm。在最大的横截面处当探查孔直径为4mm时,在外侧两边角区存在盲区(即髓内钉位于其间但通过探查孔的探针不能探到的区间)。但当髓内钉通过约10cm的髓腔狭窄段时,髓内钉不会到达盲区。探针向上、向下的最大摆动角均为44°,当探查孔定位于外侧边中点时,如髓内钉通过的10cm的髓腔狭窄段,骨折复位满意时是可以被探针探及的。应用此法在10根标本及14例利用定位器远端锁钉失败的临床病例中获得成功。结论:通过股骨外侧4mm的探查孔用直径1mm的细克氏针滑移来寻找髓内钉徒手锁钉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瞄准器引导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再认识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分析瞄准器引导下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以提高远端锁钉成功率。[方法]用配备远端瞄准器的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97例(301侧股骨),髓内钉301枚,国产钉216枚,进口钉85枚;粉碎性骨折108例,非粉碎性骨折189例;其中4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均采取静力型固定,远近端各2枚锁钉。[结果]301枚股骨交锁髓内钉有288枚远端锁钉一次成功,有13枚初次锁钉未成功,一次锁钉成功率为95.7%。[结论]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必须重视包括术前准备在内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与锁钉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腌骨骨折,在不需X线引导下进行手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应用非扩髓带锁骨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6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21例。改进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增设辅助定位装置。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6个月以上,除1例骨折术后10个月愈合外,45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改进后的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一次钻孔交锁成功45例,无锁钉放置失败,术后无髓内钉或锁钉断裂。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不需X线引导,改进后的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锁钉准确,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带远端锁钉定位装置的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采用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通过闭合复位穿钉技术治疗的2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过程分析。结果远端锁钉放置顺利21例,放置困难经查找原因并改正后放置成功4例,失败1例。结论使用带远端锁钉定位装置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减少术者及患者暴露于X线下的次数及时间。只要操作中正确使用定位装置,减少髓内钉插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减少钉的变形,即可顺利放置远端锁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改进远端锁钉瞄准器,方法:股骨干骨折32例中,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7例,采用闭合穿钉治疗11例,半开放穿钉12例,开放穿钉9例,设制髓内钉定位孔及安锁定位装置。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评定;优21例,良9例,中2例,远端锁钉瞄准器改进后手术使用30例,无锁钉放置失败,一次交锁成功29例,结论:(1)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闭合复位困难的股骨干新鲜骨折,采用半开放穿钉术,效果良好,(2)改进后的远端锁钉瞄准器无需X线引导,锁钉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技术在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的可行性与优势进行评价。方法笔者自2013-07—2015-11在电磁导航下闭合复位远端锁钉内固定治疗12例胫骨干骨折。结果本组均成功地完成了髓内钉闭合复位手术,本组12例远端24枚锁钉均在电磁导航下完成远端锁钉置入,远端锁定一次性成功率达100%,胫骨干髓内钉远端锁钉耗时8~14(11.03±1.78)min;比较在透视下徒手锁钉和使用普通瞄准器锁钉的用时明显减少。结论在电磁导航下行胫骨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效果满意,与普通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相比有手术时间短、定位精确、对患者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于股骨干骨折具有抗压应力及旋转应力强、可早期活动、应力遮挡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手术操作中常常因瞄准器变形移位,导致压杆不能准确压在髓内钉上或远端锁钉交锁失败而影响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01年10月至2007年8月使用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共146例手术,探讨术中瞄准器变形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实用的处理方法。方法 47例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均采用标准方式开路、扩髓、复位插钉,只安装瞄准装置的手柄及瞄准器纵轴定位杆,在纵轴定位杆远端2个定位孔采用二维置入法置入远端锁钉。结果一次性成功置入26例,占55.3%;再作调整后置入18例,占38.3%;置入失败3例,占6.4%。结论明确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理,正确掌握二维置入法,能准确、简便置入远端锁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完成T形杆入点的选择、髓内钉置人、远端锁钉的置入。结果29例股骨干骨折的应用结果令人满意,平均手术时间85分钟,平均X线采集图象2次,平均出血量180ml,手术中和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肯定了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扩髓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手术中只需2次X线成像就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减少了X线照射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髓内钉置人的准确度、减小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动、静力性交锁髓内钉的力学性能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外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形锁孔改为长形锁孔 ,近端改为尾翼状自带锁设计 ,在粉碎、横断、斜形骨折模型上测量长形锁孔的动力加压作用、尾翼的抗短缩作用和防旋转能力 ,并与静力固定比较。结果 静力固定必然产生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 ,其大小约等于正压力 ;动力固定消除了髓钉与锁钉间剪力对骨折端的应力遮挡 ,其剪力小而折端压力大 ,与前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齿状尾翼的防旋转能力可达 10 39Nm ,抗短缩剪力在 2 6 79 1N以上。结论 动力固定的折端加压作用和轴向稳定性较静力固定更具优越性 ,有利骨折愈合 ,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  相似文献   

14.
低应力遮挡效应交锁髓内钉的研制与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新型股骨低应力遮挡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将股骨干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向近端分别扩大 1、 2、 3mm ,采用 4具成人男性尸体 8根股骨干标本制成横断骨折模型 ,分别打入 4种不同孔径髓内钉 ,进行骨折断端应力分析实验。结果 :远端锁孔直径 3mm的交锁髓内钉与实验中其它组相比较 ,应力遮挡率最小 ( 2 0 .6 0 %) (P <0 .0 5 ) ,在载荷—应变、载荷—位移、轴向强度及刚度上均占有明显优势 (P <0 .0 5 )。而 4种髓内钉在弯矩—应变、弯矩—桡度、扭矩—扭角关系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远端锁孔直径扩大 3mm的交锁髓内钉不但应力遮挡小 ,而且强度、刚度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 ,从而该实验为临床应用低应力遮挡交锁髓内钉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石膏托模辅助在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远端锁钉置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12—2022-12采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3例胫骨中远段骨折,术中应用石膏托模具辅助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结果 本组中12例应用石膏托模辅助远端锁钉置钉均一次成功,置钉过程中利用导针可不需要行反复的正侧位透视;另1例反复调整仍然不能钻入锁定孔,改用徒手置钉技术锁定。远端2枚横行锁定螺钉置入时间(从克氏针刺破皮肤开始至透视明确2枚螺钉正确置入)为6~22 min,平均8.9 min。C型臂X线机透视2~18次,中位透视次数为5次。无切口感染以及医源性骨折等不良事件。结论 在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术中应用石膏托模固定骨折远段,可大大提高远端锁钉的准确性,提升手术效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16.
股骨内锁髓内钉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 ,交锁髓内钉的应用大大扩大了以往髓内钉治疗的适应证 ,但远端锁孔技术普遍感到是个棘手难题 ,因此作者设计了股骨内锁髓内钉 (以下简称内锁钉 )及其配套手术器械。自 2 0 0 0年 6月以来 ,应用内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 6例 ,疗效满意。1 股骨内锁钉及配套器械1.1 股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带锁髓内钉远端锁定瞄准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ang JQ  Hu L  Sun L  Liu WY  Zhang LD  Wang TM  Wang M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9):1165-1169
目的 测试计算机辅助带锁髓内钉远端锁定瞄准系统应用于下肢模型骨及尸体骨固定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 10根塑料模型胫骨 ,2 0根塑料模型股骨 (SynboneAG ,Malans,Switzerland) ,6具青年男性新鲜尸体的双下肢标本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行胫骨、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Orthofix带锁髓内钉 ,每根针远端有 2孔 )。在远端锁钉时 ,实验组采用计算机辅助带锁髓内钉远端锁定瞄准系统 ;对照组采用Orthofix带锁髓内钉机械锁定瞄准器。两组以远端锁钉锁定的手术操作时间、在C型臂X线下暴露时间、锁定的成功率三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锁钉锁定的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锁定成功率分别为 (4 4 4± 2 99)min、(1 16± 0 38)min ,(10 0± 0 ) % ;对照组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锁定成功率分别为 (10 4 2± 4 18)min ,(4 71± 3 86 )min ,(94 4 4±0 36 ) % ,两组手术与X线下暴露时间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计算机辅助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系统设计合理、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缩短了手术时间 ,特别是在手术中对C型臂X线的依赖程度降低 ,在X线下暴露时间短 ,减少了医患人员的放射损伤。该系统能够通用于各种类型的髓内针 ,便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8.
带锁髓内钉及远端锁钉改进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带锁髓内钉及远端锁钉改进治疗股骨干骨折张伟佳侯树勋王富李文锋带锁髓内钉扩大了髓内钉的应用范围[1]。由于其固定可靠,病人可早期负重行走,因此,近十年来国外已作为股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远端锁钉改进及使用方法锁钉采用317L钢材。制成有1.5mm直径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克氏针辅助电磁导航技术在加长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6采用加长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的1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术中应用克氏针辅助电磁导航技术进行远端锁钉。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本组17例远端锁钉一次性锁定成功率100%,锁钉时间平均5(3~8)min。克氏针辅助近端锁钉准确率10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8.5(12~25)周。末次随访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2例。结论克氏针辅助固定技术解决了股骨粗隆下骨折加长PFN内固定术中无法使用电磁导航技术行远端锁钉的局限性,充分发挥电磁导航操作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髓内钉 断裂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近 4年来 ,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38例 ,2例发生远端加锁处折断 ,报告如下 :例 1,男 ,49岁 ,因车祸致左股骨干粉碎骨折入院。 3d后闭合穿入直径 10mm髓内钉 ,穿针经过顺利。股骨近端加锁钉一枚 ,远端加锁钉二枚。术后摄X线片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锁钉固定确切。术后 7d ,患者扶拐下床活动。术后 3个月 ,取出近端锁钉 ,使静力型改为动力型固定。术后 10个月 ,在行走时 ,突觉左大腿疼痛 ,变形。X线片发现左股骨远端上锁钉折断 ,并向外侧成角约 40°,患者再次入院 ,重新切开复位、扩髓 ,选择 12mm带锁钉固定。术后 14个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