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综述和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致妊娠丢失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以供临床治疗研究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整理近20年来期刊文献以及查阅中医典籍相关论述,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综合归纳整理.[结果]APS致妊娠丢失病因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血瘀、湿热为标.治疗方法可归纳为补肾健脾法,补肾活血法及补肾益气,清热化瘀法.[结论]中医治疗APS致妊娠丢失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究黄挺教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特色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侍诊,收集相关医案,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探究黄挺教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特色经验,并举一医案予以佐证.[结果]黄挺教授认为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中焦脾虚、气血羸弱为本,气郁瘀阻、癌毒内盛为标,脾虚肝郁是核心病机,治...  相似文献   

3.
中医医案是中医辨证论治和医家诊疗思路的体现,但因中医医案有重视个案、突出创新、实用性和文学性四大特点,同类疾病的医案间存在巨大差异,限制了中医医案的发展和其价值的体现,因此,本研究以“中医医案数据库”中哮喘病医案为例,根据病机、病症、证候的相似性,进行归类分析,探索中医医案的内在相似性,为医生迅速获取与临床病例最为相似的医案文献及病证诊断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医案,最早称为诊籍,又称脉案、方案,现在也称病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即是由医者将病人的病因、症状、脉象、舌象、病机、转归、治则、治法、注意事项以及病人的体质等作扼要的记述与辨证分析,同时记录下处方药物名称、剂量、炮制方法、服用方法等处理方案而形成的文字资料[1]。古代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其中医案数量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临证记录及参阅文献,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证治疗特色三个层面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石学敏院士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本虚标实,即风、火、痰、瘀等邪趁虚而入,破坏人体阴阳平衡而致神窍阻遏,神机失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医案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医案信息的查询统计.[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中医历史上著名医家医案,确定医案要素,设计”医案信息采集系统”,将医案各要素标引入库,实现医案数据的结构化;同时研究四诊信息、病因、病位、证候、治法、中药等医案要素的规范化,实现医案要素与医案间的智能查询分析与统计.[结果]实现了中医医案主要要素的规范化信息管理,并实现了医案信息管理系统.[结论]系统的建立与医案数据的扩展将有利于发现古今中医治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独特见解,理解其临床思路,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手段研究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临床医案,并探索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88至2019年应用中药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采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运用文本解析对临床医案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31篇,医案104则,涉及病例128例次、332诊次,涉及病机33条、临床症状92条、药物249种。集内关联处理后,产生核心症状规则30组、舌象规则30组、脉象规则30组、病机规则30组、药物规则32组。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痛经的病位在肝、脾、肾,常见伴随症状为夹血块、经色暗、手足不温、经行腰酸,主要病因是血虚和血瘀,血虚者治以健脾补肾、补气养血,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温肾化瘀,核心药对为当归-白芍。[结论]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时,以气血辨证为主,强调疏肝、健脾、补肾,同时主张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古代医家应用运气诊疗疾病的经验和规律,为运气学说指导现代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0部有代表性的医案类著作,检索运气医案,建立运气医案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疾病病种、运气特征、病机、辨证、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规律.结果 共纳入28个医案,包括17种病证.发病年份的岁运主要集中在火运之年,客气的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以阳明燥金和少阴君火多见.疾病的八纲属性主要为阳证、里证、热证和实证.在常规的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运气学说有助于认识疾病病因病机,提高疗效,判断预后.结论 古代运气医案中运气理论的应用对部分疾病的发病、证型、治疗和预后有其重要影响,古代医家应用运气学说诊疗疾病的经验值得现代中医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总结得出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规范、严谨、权威的检索策略检索近30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建立权威的突发性耳聋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数据库,提取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检索得到有关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29篇,可总结如下:实证有外感风热、肝火上扰、痰瘀互结、痰火蕴结、气滞血瘀等。虚证有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肾阳亏虚等。其中血瘀耳窍为最主要的病机。结论: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需要我们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严格设计、衡量与评价,取得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朱可奇主任对于肺结节中医诊疗的思路经验,以期促进肺结节中医诊疗的发展并提高疗效。[方方法]通过收集分析朱师治疗肺结节的临证医案,结合其辨治体会与关于该病的论述,全面认识肺结节之病因病机,总结朱师论治肺结节的经验,并举医案加以论证。[结果]朱师提出,肺结节基础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郁结,病位在肺,但与五脏合病,尤以肝脾肾三脏为甚,或因肝肺失调,气机不畅;或因肺脾亏虚,气化失常;或因肺肾不足,水液失司,终致痰瘀郁结。临证之时既要熟悉西医指南,辨识疾病风险,制定随访策略;又注重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病机认识与治疗,改善患者偏颇体质,谨守病机以补正气、化痰瘀、散毒结。所举医案中患者已过六八之数,其气已衰,外感内伤致气阴亏虚,痰湿郁结于肺,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经治后肺结节消散。[结论]中医防治肺结节应当坚持中西医结合,以风险辨识为前提,以辨证、辨体论治为核心要素,以综合评估和动态观察为重要手段,既需要在整体观指导下进行整体调治,又应重视局部病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关于血液透析中医证候文献的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自建库至2018年7月关于血液透析的中医证候文献,筛选出研究血液透析的中医证候研究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内容提取和分析,建立血液透析的中医证候文献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11个证候依次为:血瘀证、湿浊证、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风动证、水气证、血虚风燥证,其病位多涉及脾、肾、肝等,病性多为虚、湿、瘀等。结论:血液透析中医证候和症状描述反映了其临床的复杂性,本虚标实是血液透析患者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感染性腹泻的中医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感染性腹泻中医证治文献,提取医案的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形成感染性腹泻中医用药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1篇,医案243例.感染性腹泻最常用的中药为黄连、甘草、木香、白芍、白头翁等;最常用的药物种类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等.因子分析:提取7个关键公因子(中药组合),主要属于清热燥湿解毒类药物、养阴活血类药物、行气导滞类药物及益气健脾类药物.结论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用药当以清热解毒为当务之急;重视行血、调气及养护脾胃.治疗感染性腹泻需要针对病机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孕症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历代医家医案,总结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疗原则以及用药特色,结合西医的最新诊疗进展,将中西医理念融汇贯通,并举验案一例佐证。[结果]中医学认为不孕症的病机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以"补肾调经"为要,并结合女性月经周期中各期的阴阳消长变化的不同,加以"调周"治疗,同时注重中西结合,充分利用西医的研究成果,明确不孕的病因及病变部位。文中所列举病案实属虚实夹杂之证,患者先天肾虚,加之后天金刃损伤,辨证属肾虚血瘀证,结合输卵管造影及性激素报告,辨病属输卵管堵塞不孕及黄体功能不全,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疗效明显。[结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可以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两者互为补充,对于指导不孕症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符为民教授对痿证的诊治思路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符为民教授临证抄方,整理并分析符为民教授治疗痿证的典型医案,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论述符为民教授运用中医疗法论治痿证的临床诊疗思路及临证方药特点,并通过典型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符为民教授认为痿证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湿热互结为标、脾肾亏虚为本是该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主张初期以外祛湿热除标为先、后期以内补脾肾之本为要。此外,符为民教授还注重病后调养,倡导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导引按摩及心理疏导等方法,临证疗效确切。所举案例具体展示了外祛湿热、内补脾肾的治疗经验。[结论]符为民教授外祛湿热、内补脾肾之法治疗痿证的临床特色突出、疗效斐然,其经验值得我辈认真学习、研究、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本虚标虚”病机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本虚标虚”病机内涵探析黄惠勇导师:朱文锋(湖南中医学院诊断教研室410071)关键词冠心病,本虚标实,心气虚,胸痹,病机冠心病理属中医病名“胸痹、心痛”之范畴。中医内科学各版教材及有关论著所论其病机都以“本虚标实”为规范,其本虚言阴阳气血的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英按语、张山雷笺疏,遂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它对血崩的治法、带下的病机、妊娠卒倒及肿胀的病因、小柴胡汤通治热入血室等女科证治问题论述详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临床价值较高,体现出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结论]《沈氏女科辑要》证治疾病灵活变通、补偏救弊,对于当今中医妇科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柳骥  赵艳 《中医学报》2019,34(9):2013-2017
目的:分析中医古籍中阳痿病医案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计算机检索为主,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古代文献中完整阳痿病医案50例,对用药频数进行统计。结果:①共用药128种,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这10类药是治疗阳痿的主要药物;②用药频数共481次,使用频数最高的前20种药物依次为茯苓、人参、白术、远志、熟地黄、菟丝子、当归、枸杞子、巴戟天、五味子、山药、山萸肉、肉桂、陈皮、酸枣仁、黄柏、茯神、杜仲、半夏、炙甘草。结论:①古代医家治疗阳痿以补虚为主,在益气的基础上温阳,重视安神,补泻兼施;②用药归脾肾居多,气血并补,温而不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李氏内科治疗眩晕病临证经验,提高中医治疗眩晕病临床疗效。[方法]归纳前人对眩晕病的认识,通过门诊跟师抄方,分析典型医案,总结李氏内科辨证施治经验,并以2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李氏认为眩晕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饮食不节、过劳、情志内伤等致脾肾亏虚,虚风内动。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强调补虚为主。临床治以健脾补肾、敛肝熄风、活血化瘀,以自拟"眩晕六味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所举医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证实拟法拟方有效,施治经验切实可行。[结论]李氏内科从"虚"论治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对心衰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心衰病的发生原因及病理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查阅古代文献对心衰病相关症状的描述及病机阐释结合临床观察研究。结果 :祖国传统医学虽未对心衰进行集中系统论述,但其对心衰病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认为心气虚是发病基础,气虚血瘀贯穿始终,阴阳失调是病理演变基础,痰饮水停则是其最终产物。结论:心衰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阳虚、气虚、阴虚,标实为血瘀、痰饮、水停,标本俱病,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周亨德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诊及整理医案,总结周教授对UC缓解期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滞为发病之标。虚证可分为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两型,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为治则,脾气亏虚型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阳不足型选用理中汤加减;虚中夹实者在上述证型基础上分别选用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品,强调适时调养胃阴,以防燥湿太过。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经过益气健脾燥湿、疏肝行气导滞等治疗后,收效良好。[结论]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本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以脾气亏虚为本,湿邪为标,健脾化湿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其临床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