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286例,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哮喘患儿824例设为试验组,并与非肺炎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患儿46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1286例哮喘患儿中,出现肺炎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824例,感染率为64.07%,其中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583例,单纯肺炎衣原体感染201例,40例患儿同时感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试验组患儿年龄段1岁多于对照组,对照组实验室指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分别为(284.24±48.33)×106/L与(6.84±0.73)mg/L低于试验组(396.34±64.63)×106/L、(7.94±0.83)mg/L;白细胞计数和前降钙素原(PCT)分别为(7.84±0.83)×109/L和(0.72±0.07)μg/L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胸片胸腔积液、云雾状改变、肺间质浸润、肺间质和肺实质混合浸润、扇形浸润、肺实质浸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临床表现发热96.84%、头痛60.92%、咳嗽71.48%、胸痛30.70%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流鼻涕22.13%、喘鸣13.38%高于衣原体感染患儿12.44%、6.97%,腹泻8.92%、呕吐8.40%均低于衣原体感染患儿17.41%、14.43%(P0.05)。结论哮喘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患儿经验性用药选择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在筛查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儿童肺炎(PN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07年3月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经影像学确诊为肺炎的患儿(161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病人血清进行检测。急性期血标本用免疫比浊法测CRP,韦斯特伦法测ESR,全自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测WBC,并采外周血计算ANC。恢复期血标本同样也用免疫比浊法测CRP,韦斯特伦法测ESR,全自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测WBC,采外周血计算ANC。结果肺泡性肺炎患儿(53人)血清中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间质性肺炎患儿(108人)水平,PNC患儿(29人)血清CRP、ESR和ANC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患儿(23人)水平,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型肺炎患儿血清CRP、ESR和ANC水平介于单纯细菌性肺部感染和单纯病毒性感染的患儿(17人)之间。将所有经特异性血清学检查确认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病例(共46例)纳入诊断参数评估中,在细菌感染型肺炎病例中,当将CRP的正常最低阔值定为60mg/L时,CRP的诊断敏感性为26%,特异性为83%。结论检测血清CRP和ESR在细菌感染性肺炎和非细菌感染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有限,而CRP被推荐为首选筛选指标,其正常最低阔值为60mg/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OF)感染血清学变化。方法选择26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和9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选儿童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肺炎衣原体抗体(CP-IgM),按照阳性结果标准比较分析。结果哮喘组MP阳性率为32.1%(85/265),CP阳性率为14.0%(37/265),均高于对照组的14.4%(13/90)和4.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进行MP—IgM、CP-IgM检测,能指导临床用药,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的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84例诊断为肺炎患儿,其中60例血清MP-IgM阳性,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非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124例,MP-IgM阴性,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选取50名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ADA、CRP及WBC.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为(32.8±11.2)U/L,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的(19.6±6.6)U/L及对照组的(18.5±6.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反应蛋白为(13.2~53.6)mg/L,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2.7~15.1)mg/L及对照组的(2.3~1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同时检测患儿血清ADA、MP-IgM、CRP、WBC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前清蛋白( PA)及白细胞计数( WBC)水平测定在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于瑞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细菌性感染患儿(细菌组),36例病毒性感染患儿(病毒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CRP、PA及WBC水平,选取3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细菌组血清CRP、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病毒组及对照组(与病毒组相比,tCRP =10.68,tWBC =4.96,tPA =11.32;与对照组相比,tCRP =11.75,tWBC =5.37,tPA =12.08;均P<0.05),治疗后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FCRP =1.75,FWBC =2.07,FPA =2.04;均P>0.05);治疗后细菌组血清CRP、PA及WB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CRP =9.478,tWBC =5.11,tPA =12.34;均P<0.05);以CRP≥8mg/L,WBC≥10×109/L,PA≤165mg/L为阳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中CRP、WBC、PA细菌组阳性率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病毒组比较χ2CRP =10.90,χ2WBC =4.13,χ2PA =20.63;与对照组比较χ2CRP =22.86,χ2WBC =7.60,χ2PA =28.68;均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CRP =1.35,χ2WBC =0.73,χ2PA =0.63;均P>0.05)。各组指标经相关性分析发现,CRP与WBC之间呈现直线正相关(r=0.56,P<0.01),PA与CRP以及PA与WBC之间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23,均P<0.01)。结论 CRP、PA及WBC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RP、PA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儿童细菌感染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了解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肺炎中的诊断与疗效价值。方法:连续选取42例白细胞(WBC)总数不高(〈10.0×10^9/L)且体温正常的COPD肺炎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7天~10天后肺炎明显好转时CRP水平,并比较白细胞记数、中性粒细胞。同时与同期体温正常、WBC总数不高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COPD支气管炎)作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肺炎组治疗后CRP水平(6.83±4.15)mg/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65.24±24.53)mg/L,P〈0.01,COPD肺炎组治疗前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PD肺炎组治疗前CRP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阳性率(33.33%),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一项反映COPD发生肺炎的敏感指标,有助于为更早诊断COPD肺炎提供依据,并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好转亚组及未愈亚组。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各组入ICU第1、3、5天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感染组[(21.71±7.13)分比(15.32±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1天血清PCT高于非感染组[(2.15±1.79)ng/L比(0.56±0.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CRP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3天血清PCT、WBC、CRP、IL.6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入ICU第5天血清PCT为(3.09+1.98)ng/L,非感染组为(1.06+0.6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亚组(38例)入ICU第5天WBC、CRP、IL-6分别为(15.13±6.32)×10^9/L、(103.56±40.62)mg/L、(230.41±121.83).g/L,未愈亚组(10例)分别为(18.62±8.89)×109/L、(134.38±34.16)mg/L、(268.73±138.1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亚组入ICU第1、3、5天血清PCT均低于未愈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不同病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不同病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酶法(ELISA)检测肺炎患儿血中腺病毒3型(ADV3),腺病毒7型(ADV7),埃可病毒(ECHO),巨细胞病毒(CMV),柯萨奇B病毒(Cox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8类常见病毒及支原体(MP)特异性IgM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及C反应蛋白(CRP),以CRP≥0.02g/L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界限值。将肺炎组患儿分为4组。结果 肺炎组111份血清中40份阳性,对照组30份均阴性,8型常见病毒及MP特异性IgM阳性50例次,其中ADV315.3%(17/111),ECHO9.0%(10/111),CMV6.3%(7/111),CoxB和MP各4.5%(5/111),PIV3.6%(4/111),RSV和ADV70.9%(1/111),HSV1未检出;CD3和CD4细胞数肺为组少于对照组;IgA和IgM含量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和CD4细胞数及IgM含量细菌性肺炎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IgA含量病毒及支原体肺炎组分别与其它肺炎组和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D8,CD4/CD8,IgG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病毒及支原体为本地区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新生儿发生感染性肺炎时,受抑制的主要是CD3和CD4,细菌感染所受影响最明显,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不受影响;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可升高IgA含量,细菌感染能增加IgM含量,对CD8,CD4/CD8,IgG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于郑州大学医院诊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其中细菌感染患者102例,支原体感染患者7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各组WBC及血清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与WBC计数及阳性率与支原体感染组、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支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RP水平及阳性率均增高(P〈0.05),WBC计数增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常规与CRP有助于早期鉴别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小儿支原体肺炎生化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利民  董卫华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11-2112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生化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04--2008年住院的6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细菌性肺炎130例和病毒性肺炎120例的实验室检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6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血沉数值为(22.80±2.68)mm/h,c反应蛋白(10.05±2.87)mg/L,基本在正常范围;天冬氨酸转氨酶(135±6.12)U/L,丙氨酸转氨酶(121±4.56)U/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55±4.85)U/L,均显著高于细菌和病毒性肺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沉、C反应蛋白大多正常,血清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CRP联合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急诊科就诊的254例患者采血,检测血常规和CRP;并同时用咽拭子或痰样做细菌培养。依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A组)和非细菌感染组(B组),同时以55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单项指标及联合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254例中共检出50例细菌感染(A组),其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和CRP显著升高,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指标ROE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WBC)、0.975(NEU)、0.995(CRP)、0.985(WBC+NEU)和0.999(WBC+NEU+CRP)。通过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1.9×109/L(WBC)、75.4%(NEU)和27.8mg/L(CRP)。结论联合检测血常规和CRP可帮助明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已确诊的细菌感染组34例新生患儿;另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确诊为病毒感染的34例患儿作为病毒感染组.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20名新生儿,比较三组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及阳性率以及23例发热患儿治疗前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34例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分hil为(12.21±6.25)mg/L、(14.70±3.67)×109/L,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34例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阳性率分别为8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35,P〈0.01)。细菌感染组34例患儿中23例出现发热,23例发热患儿治疗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23±1.09)mg/L、(8.56±2.38)×109/L,分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CRP和WBC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总数及分类在小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86例小儿肺炎患儿的CRP和WBC总数及分类.结果 细菌性肺炎CRP常大于20 mg,并与感染严重程度成正比,病毒性肺炎CRP多正常,支原体肺炎和沙眼衣原体肺炎介于二者之间;细菌性肺炎感染WBC总数多高于15× 10%,中性粒细胞大于75%,病毒性肺炎感染初2dWBC正常或略高,中性粒细胞也可在60%~70%,3d后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占优势,支原体肺炎WBC可正常或略高,以中性为主,衣原体肺炎WBC可正常或降低,以淋巴为主.结论 可借助CRP和WBC总数及分类联合检测快速地大致判定小儿肺炎所感染病原体,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儿童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7年1-12月某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发热儿童328例为研究对象,依初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7例)、单纯流感感染组(149例)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92例),比较三组患儿血液指标和血清免疫指标。结果 328例发热患儿中,87例(26.5%)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1~6岁儿童。与单纯流感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和肺炎征象的情况明显偏多(P<0.05)。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情况明显多。与单纯流感组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体温处于中高热状态人数明显较高,患儿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单核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IgG、IgA、IgM、C3和C4阳性异常情况所占比例明显较高。结论 该地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临床表现多出现较长时间的中高热症状,同时咳嗽、咳痰的征象相对普通流感更为严重,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于医院儿科住院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的病原学检查及临床特征分为细菌感染组52例和病毒感染组46例,同期选择42名健康儿童作对照组,对比3组受试儿童的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CRP水平为(88.92±28.87)mg/L、异常率为96.2%,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的(6.02±2.97)mg/L、4.3%,且细菌感染组PA水平(100.21±48.31)mg/L、75.0%,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的(289.87±90.34)mg/L、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和PA水平是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物,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早期诊断患儿的呼吸道感染,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判断患儿的病情,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者63例,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单纯哮喘组19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15例及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29例。治疗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PCT及CRP检测,分析三组患者PCT及CRP表达水平及检测阳性情况,并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情况。结果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及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的血清PCT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PCT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合并病毒感染组(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PCT及CRP阳性率分别为79.31%、82.76%,均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发生呼吸衰竭组PCT表达水平为(6.93±1.94)ug/L,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可反映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及对疾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诊断效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328例,根据患者MP-DNA检测结果,将MP-DNA>1×10~4copies/ml作为MP阳性组71例,将MP-DNA≤1×10~4 copies/ml作为MP阴性组257例,再随机抽取医院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WBC、CRP、D-D及FIB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及各指标联合对MP感染诊断价值。结果MP阴性组与MP阳性组患者外周血WBC、CRP、D-D及FIB水平分别为(8.89±1.25)×10~9/L、(10.21±2.54)mg/L、(1.64±0.73)mg/L及(3.26±1.24)g/L与(10.95±1.31)×10~9/L、(13.92±3.47)mg/L、(2.96±1.21)mg/L及(4.15±1.04)g/L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MP阳性组患者外周血WBC、CRP、D-D及FIB水平高于MP阴性组(P<0.05)。WBC、CRP、D-D及FIB对MP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0.817、0.841、0.680;WBC、CRP、D-D及FIB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26×10~9/L、12.19 mg/L、2.20 mg/L、3.85 g/L。采用ROC曲线分析四项指标联合对MP诊断价值,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38。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WBC、CRP、D-D及FIB水平升高,各指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运用有助于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筛查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以降低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儿科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80例,统计分析患儿哮喘病程长短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其药敏检测结果。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2.2%、肺炎衣原体感染22.8%;其中哮喘病程≤3个月的患儿中肺炎衣原体的感染率为41.0%,比哮喘病程3~6个月和>6个月的患儿感染率高,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支原体在哮喘病程>6个月的患儿中感染率最高,为38.3%;患儿年龄≤3岁的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9.6%和33.3%,均高于年龄3~6、>6岁患儿;肺炎衣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最低,为17.1%,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78.0%;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最低,为22.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为77.5%。结论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体,其中患儿≤3岁,哮喘病程≤3个月和>6个月的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水平在脓毒血症新生儿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在患儿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脓毒症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入院时的PCT、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 WB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差异,并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的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分组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CT对判断脓毒症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CT为(15.37±7.16)ng/L、CRP为(39.82±11.75)mg/L、WBC为(15.8±3.17)×109/L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组的PCT:(0.84±0.72)ng/L、CRP:(1.96±1.35)mg/L、WBC:(9.4±2.1)×109/L,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8、20.28、11.75,均P<0.05)。非危重患儿有36例、危重患儿33例、极度危重患儿29例,PCT、CRP、WBC及APACHEⅡ评分的组间比较结果为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患儿(F值分别为14.09、14.18、10.05、7.88,均P<0.05),并且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均P<0.05)。 PCT≥14.86μg/L组患儿43例中有21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48.84%,显著高于<14.86μg/L组的14.55%,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均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CT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大于0.800。结论 PCT检测水平在脓毒血症患儿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同时与患儿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PCT作为一种对脓毒血症患儿预后进行预测的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在区分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0例感染儿童(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及20例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CRP分别为72.60±18.22ms/L与5.31±1.86mg/L,PA分别为109.67±41.25me/L与258.14±62.3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CRP分别为5.27±1.54mg/L与5.31±1.86/mg/L,PA分别为241.23±53.76/mg/L与258.14±62.38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PA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