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男,10岁.因口内突发新生物悬挂于口外伴出血10min于2002年5月12日在家长陪同下来诊.查体见患儿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口咽内有一淡红色新生物,约3cm×2cm大露出口外,伴少许血液,用压舌板压住舌前2/3,见新生物来源于鼻咽部,鼻咽部及左侧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新生物,基底不清,初步诊断为左后鼻孔息肉.用1%丁卡因表麻后,用1号丝线平悬雍垂结扎口咽新生物、剪断并送病检.鼻窦CT提示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前组筛窦充满软组织影.临床诊断为左后鼻孔巨大息肉(来源于左侧上颌窦).2002年5月17日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左侧鼻腔、后鼻孔息肉摘除术+左侧前组筛窦开放术+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左侧上颌窦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左后鼻孔、左侧上颌窦息肉.抗炎治疗1周出院,嘱定期清理术腔,1月后失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2 4岁。因妊娠 8个月时出现左鼻腔间断性出血至今 2个月 ,发生左侧鼻塞伴左侧鼻腔内肿物渐进性增大 2 0天 ,于 2 0 0 0年 5月 6日入院。既往无鼻出血史。体检 :患者为分娩后 15天 ,心、肺正常。鼻腔检查 :左侧鼻翼膨隆 ,左鼻腔被一肿物所阻塞 ,并突出鼻腔外约 2 cm× 2 .5 cm× 4 .0 cm,外观呈褐色 ,被血痂包裹 (彩图 1见附 4页 ) ,揭掉血痂时易出血 ;右鼻腔及咽部无异常。后鼻孔未见新生物。鼻窦 CT示 :左鼻腔肿物 ,鼻窦正常。入院后第五天 ,于局麻下行鼻侧切开术及肿物摘除术 ,术中见肿物有蒂位于鼻中隔前端近鼻底处 ,完整摘除肿…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例1,男,67岁,左侧鼻塞、脓涕1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检查见左侧上鼻道灰白色息肉样新生物,约2.0cm×1.8cm×2.5cm大小,表面光滑,质软。CT检查示左上鼻道软组织影,突向鼻后孔,累及筛窦(图1a)。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鼻窦新生物切除术、鼻窦开放术。术中见左侧鼻腔、筛窦有灰白色荔枝样新生物,质软,易出血,基底部位于中鼻甲后段,其周围骨质无破坏。完整切除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5 0岁。 1998年 4月因左侧鼻塞半年入院 ,经检查诊断为左鼻息肉 ,给予行左鼻息肉摘除术 ,术后病理为鼻腔炎性息肉。 1999年 11月因左鼻塞入院检查诊断为左鼻息肉术后复发 ,于 11月 4日行左鼻息肉摘除 ,术后病理为炎性息肉。于 11月 11日出院。 12月 6日因左侧鼻塞再次入院。入院时检查。左鼻腔完全被肿物堵塞。前方已达鼻前庭 ,后方已超出后鼻孔 ,肿物表面粗糙 ,充血。CT检查左鼻腔 ,左上颌窦充满软组织密影 ,左筛窦见片状密度增高影 ,左上颌窦内侧及左筛窦部分骨壁见骨质缺损。患者术后短时间内肿物复发 ,发展迅速 ,考虑恶性可…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2岁,以左鼻塞伴涕中带血半年余于2009年5月16日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检:左鼻腔充满暗红色息肉样新生物,触之易出血.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鼻窦CT示:左鼻腔新生物伴左侧全组鼻窦炎.诊断为"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鼻内镜左侧全鼻窦开放术加鼻腔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组织充满左鼻腔,经蝶筛隐窝垂至后鼻孔,基底部位于左鼻腔顶部靠中隔筛区.  相似文献   

6.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女,58岁,因左鼻鼻塞,反复出血1个月入院.专科检查:左侧中鼻道见淡红色新生物.鼻窦CT示左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侵入左侧筛窦,蝶窦,颅底骨质破坏;左侧中下鼻甲、鼻中隔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开口扩大,窦腔内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 8岁。因发现鼻翼部新生物2年余入院。无局部疼痛麻木等不适感,全身检查未见异常体征。左侧鼻翼部可见大小约0 .6cm×1 .0cm肿物,侵及鼻尖部,肿物表面光滑,颜色与鼻部正常皮肤相同,表面可见少量小血管,其边界清,质软,不活动,无压痛。双侧鼻前庭无红肿及糜烂,左侧鼻前庭内侧可见绿豆大小白色隆起。鼻腔未见异常。CT示:左侧鼻翼见0 .4cm×1 .0cm大小类圆形软组织影,CT值约43.4Hu ,边界尚清楚;鼻腔、鼻窦无异常。术中见鼻翼部及鼻小柱多发圆形或圆柱形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的肿物,其中0 .2cm×0 .2cm大小1 0余个,0 .3cm×0 .8cm大小1…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0岁。因鼻塞、脓血涕、间断性头痛5年,鼻腔反复出血8月于1996年4月19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肝、肺无异常。鼻中隔两侧明显膨隆,堵塞双侧鼻腔,鼻粘膜稍充血,触诊质硬,稍有压痛。鼻咽部见表面粉红色肿块充满后鼻孔。从前鼻孔给予穿刺抽出血性液150ml,生化分析,排除血管瘤及脑脊液。鼻窦片示:上颌窦及筛窦区密度增高,窦壁骨质模糊不清,鼻中隔增宽,鼻腔隐约可见软组织影。MRI示:鼻中隔及蝶、筛窦内囊性新生物。于1996年4月26日在全麻下结扎双侧颈外动脉后作鼻侧切开,用骨凿凿断左侧上颌骨额突,鼻骨从根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7岁,主诉左鼻腔阻塞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量从数滴至50ml不等,左侧鼻腔有阻塞感并进行性加重.以鼻腔鼻窦肿瘤性质待查收入院.体检心肺未见异常.专科检查示外鼻左侧略膨隆,左侧鼻腔见有表面欠光滑、色灰白的肿物生长,堵塞左侧鼻腔中鼻道,未突出鼻前庭外,鼻中隔略向右侧偏曲,右侧鼻腔未见异常,各副鼻窦无压痛;咽部黏膜稍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软腭运动正常,悬雍垂居中,鼻咽部左侧见表面光滑、色红的肿物生长,肿物堵塞左侧鼻咽部及左侧后鼻孔,喉部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示EB病毒阴性.副鼻窦CT示左侧鼻腔及鼻咽部占位,纤维血管瘤可能性大,前颅窝底骨质吸收.颅脑MI示双侧上颌窦内黏膜增厚见小液平,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左侧鼻腔及鼻咽部见软组织肿块,病灶破坏前颅底骨质并突向额叶底部,双侧颈深部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印象:(1)左侧鼻腔及鼻咽部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伴前颅底骨质破坏,局部后组筛窦骨质吸收;(2)双侧颈深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可能.左侧鼻腔内肿物活检结果提示:纤维血管瘤.临床诊断为鼻咽纤维血管瘤颅底侵犯.采用颅面联合径路肿瘤切除术,全麻后,先行发际冠状切口,从颅骨外膜下分离,向下翻开皮瓣,锯开颅骨,翻开颅骨瓣显示硬脑膜,用甘露醇100ml行脑组织脱水,然后用脑压板推开脑组织,暴露颅前窝,切断嗅神经,打开筛板,暴露肿瘤,见瘤体向上侵犯蝶窦,在海绵窦旁,鞍颅底、视神经管被破坏,在显微镜下从上方摘除肿瘤约2/3体积,再按鼻侧切开术的方法沿左鼻切开,暴露鼻腔及筛窦,咬出部分鼻骨及上颌骨额突,暴露肿瘤,切除肿瘤的下1/3体积.冲洗鼻部术腔,用碘仿纱条填塞左侧鼻腔,颅内用游离的颞肌瓣封锁筛板,并用EC胶粘合,关闭颅骨瓣,颅内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缝合头部及鼻侧切口,敷料覆盖.术中出血约2000ml,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5岁.因右鼻腔反复出血5~6年,加剧1个月于2001年6月28日收治入院.出血多为夜间发作,量10~20 ml不等.自行填塞可止,曾多次予以止血、消炎等药物治疗无效.近1个月来出现进行性鼻塞,伴头部肿胀感,嗅觉减退来我科就诊.门诊取活检病理报告为右鼻腔炎性坏死组织.患者有吸烟、饮酒史.体检:体温正常,全身无紫癜.鼻外观无畸形,右鼻前庭见暗红色新生物堵塞,表面有血迹及凝血块,清除时极易出血.肿物界尚清,与鼻中隔、下鼻甲无明显粘连,表面光滑呈完整的包膜样结构,质地极脆,部分呈坏死性改变.鼻咽镜检:右侧后鼻孔处为一6.5 cm×4.5 cm大的肿物堵塞,并向左侧鼻孔挤压使之狭窄、通气受阻,肿物表面包膜完整、光滑、无渗血.初步诊断:右鼻腔肿物性质待查.胸片,腹部B超,肝功能,出、凝血时间等均未见异常.因故未行鼻部CT扫描.随即于局麻下先行右侧上颌窦探查术,术中见窦腔粘膜光滑无异常,再在鼻内窥镜下摘除右鼻腔肿物,见肿物根蒂部来自右中鼻道的钩突处并垂向后鼻孔.进一步咬除筛泡及钩突骨质,探查筛窦、右上颌窦口处无病变组织,无骨质破坏吸收.术中极易出血,量约500 ml,予鼻腔填塞止血.术后予以抗炎及对症治疗.1周后检查右鼻腔无渗血,无新生物,通气畅.故予出院并嘱行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肾转移癌误诊为鼻腔海绵状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2年前左鼻间断出血,量少,每次到医院填塞止血。1年前在我科诊为鼻腔海绵关血管瘤,鼻内镜下行鼻腔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检确诊鼻腔海绵状血管瘤。2月前再次左鼻出血,以鼻腔海绵状血管瘤复发收入院。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侧中鼻道内淡红色新生物,质软,表面有伪膜。CT示左侧鼻腔内均质密度增高影(图1),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左侧鼻塞伴鼻出血、鼻腔异味1个月余",于2014-05-12收治宁波市第一医院.患者无明显头痛、头晕等不适,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及毒物接触史,无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左侧嗅裂区可见灰白色肿物并垂至后鼻孔,上附少许脓性分泌物,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窦CT示:左侧额窦及嗅裂区软组织密度影(图1A).于2014-05-14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中探查发现左侧嗅裂区肿物为鱼肉状,质脆,触碰后易出血,向后下脱垂至后鼻孔.左侧中鼻甲受压向外侧移位,阻塞左侧额隐窝.切除肿物发现肿物基底源自嗅区黏膜,蝶窦自然开口上方可见约1.5 cm的颅底骨质缺损,见脑脊液流出.  相似文献   

13.
鼻咽异位垂体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7岁,因双侧鼻塞伴右侧流涕6年于2009年8月4日入院.患者6年来双侧持续性鼻塞,右侧较重,伴右侧流涕,涕白色、黏稠,无臭味,无鼻出血及涕中带血,无头晕头痛.体检:鼻中隔右偏明显,右鼻腔狭窄,收缩后鼻内镜下见右后鼻孔为肿物所堵塞,肿物表面黏膜光滑呈灰白色.间接鼻咽镜下见右侧鼻咽类圆形肿物坠入右侧后鼻孔.CT示:右侧鼻咽部结节状软组织影,基底部与右侧咽壁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5岁,自出生时发现三鼻孔.入院体检:右侧鼻腔结构正常,通气好,右鼻翼组织部分缺损,其上方见多余鼻孔,孔径0.4 cm×0.3 cm,深2 cm,不与鼻腔相通,有少许黏液性分泌物,左侧鼻腔结构正常,鼻后孔闭锁.鼻窦CT扫描示:左侧鼻后孔骨性闭锁,右上颌窦变小.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病人,男,63岁。因左侧鼻背部皮肤渐大性肿物1个月以鼻背部新生物(左)收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5年前因右侧上颌窦纤维瘤曾行右上颌窦根治术。本次发病前1个月内曾局部涂抹阿昔洛韦抗病毒软膏,肿物仍渐增大,且表面有破溃结痂。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侧鼻背部有10mm×8mm×5mm大小的新生物,质中,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差,表面呈火山口样溃疡,有干痂,双侧鼻腔未见异常。鼻窦CT(水平位)示右侧上颌窦术后改变,左侧鼻背部软组织影。局麻下行左侧鼻背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瘤组织血供丰富,无明显界限。术后病理报告为:鼻背部角化棘皮瘤…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2岁.因鼻面外伤后间断左鼻出血20 d于2010年11月20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及鼻腔出血病史.查体:左侧前鼻孔填塞,仍有活动性出血.鼻窦CT示:鼻背软组织肿胀,鼻骨多发骨折,鼻中隔可疑血肿,各组鼻窦末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2岁。渐进性鼻塞4个月,入院检查: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双侧鼻腔后部为新生物占据,表面光滑无溃烂灶,基底位于鼻底部,腭穹隆低平,后鼻孔完全为新生肿物占据。肿物表面粘膜颜色正常、表面呈结节状 X 光片示硬腭部骨质压迫性吸收影。于全麻下经腭部进路行鼻腔肿物摘除术。术中沿腭中线剖开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反复右侧鼻腔出血5年于2014年3月18日入院。患者200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腔出血,量中,自行压迫后停止,无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电子喉镜检查示:右侧鼻腔见一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与鼻中隔无粘连(图1)。后因右侧鼻腔反复出血多次行副鼻窦CT检查均显示右侧鼻前庭片状软组织密度影,提示良性病变可能(图2)。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全身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2 7岁。因左侧渐进性鼻阻5年 ,伴左眼视力减退 ,头胀痛 4年 ,加重 2个月。门诊于 1999年 5月 19日以“左鼻腔新生物 ;前颅窝底脑膜瘤”收入院。入院前 2个月来 ,左鼻腔完全堵塞 ,时有少量血性物从左鼻腔流出 ,右鼻腔通气部分受阻到我院就诊。患者患病以来内分泌正常。入院前CT及MRI片见蝶窦窦腔明显扩大变形 ,窦腔内密度大部分均匀一致 ,有部分钙化及骨质增生 ,扩大窦腔壁变薄并推压周围组织 ,蝶窦下缘骨皮质显示毛糙不规整 ,左侧鼻咽部及左后鼻孔被肿物影填塞 ,前颅窝底及鞍底骨质有侵蚀 (图 1)。入院检查 :鼻外形似蛙鼻 ,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0岁.因左侧鼻塞伴声音嘶哑2年于2008年10月入院.入院前1周于我科门诊行鼻内镜检查,见左侧鼻腔狭窄,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后见左侧下鼻甲、鼻中隔中后段及部分中鼻甲下段均有粉红色光滑新生物呈弥漫性生长,触之极易出血,左侧鼻咽部未见异常;右侧鼻腔未见异常,右侧鼻咽部可见新生物(图1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