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经方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十灰散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治疗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盆腹腔放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3例和西药组41例,中药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次,同时给予中药清热化湿、益气健脾剂口服;西药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加蒙脱石散、地塞米松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次,自出现腹泻时口服蒙脱石散、左氧氟沙星。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及生存质量。结果:中药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急性放射性肠炎Ⅱ级以上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后中药组卡氏评分(KPS)80分以上者明显高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灌肠能够有效防治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减轻放射损伤,降低肠道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放射性肠炎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2014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盆腔外照射+腔内后装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加中药保留灌肠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药物浓度高,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药内服加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玲  李超  许昌韶 《中医杂志》2012,53(21):1838-1840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9例局部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7例和西药组42例,中药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葛根芩连汤和白头翁汤保留灌肠30min,每日1次,同时辨证给予中药口服;西药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加思密达、地塞米松保留灌肠30min,每日1次,自腹泻出现时口服思密达、左氧氟沙星.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及生存质量. 结果 中药组急性放射性肠炎Ⅱ级以上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中药组卡氏评分(KPS)80分以上者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灌肠可明显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中医气滞血瘀兼郁热证型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组(采用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的盆腔炎方合剂)、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采用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的盆腔炎灌肠方)及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行离子导入)各60例。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口服组(P0.01),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口服组(P0.01);在改善中医症状、局部体征、疼痛的程度上,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分别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口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与中药口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医三联疗法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可以明显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症状、局部体征,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3,34(3):307-308
目的:观察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之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芍药汤保留灌肠(白芍、当归、大黄、黄芩、黄连、槟榔、木香、肉桂等),对照组32例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6.1%,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5.6%,两组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保留灌肠能使药物直达病灶,具有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肠粘膜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盆腔、腹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思密达、复合乳酸菌胶囊、地塞米松、中药汤剂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思密达、复合乳酸菌胶囊、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灌肠液治疗放射性肠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将4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变化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及远期随访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自拟通络灌肠液治疗放射性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行盆腔放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西药口服配合灌肠)和观察组(30例,接受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性直肠炎严重程度及功能状态。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放射性肠炎程度及改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灌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d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0%,对照组总有效率58.3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的36例结肠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中药口服进行治疗的35例结肠炎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不同分度及治疗1个、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分度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1年7月-2012年9月放射性肠炎患者90例.采用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判定疗效.结果: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治愈率为95.6%,好转率为3.3%,无效率为1.1%.结论: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口服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疗效较好,优于中成药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朱建新  罗雁 《新中医》2013,(1):63-64
目的:观察仙桔汤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给予朱良春教授经验方仙桔汤口服、坐浴治疗;对照组21例给予氟哌酸、思密达口服,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5%,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仙桔汤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方法简单,疗效较好,费用低廉,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谷氨酰胺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卡氏功能评分(KPS)、临床症状积分及免疫因子(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优于对照组的77.1%(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增高(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4~+/CD8~+的比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增高,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均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CD3~+淋巴细胞、CD4~+、CD8~+及CD4~+/CD8~+的比值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症状,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三黄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笔者采用中药口服加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文英  孟惠改  薛芳 《河北中医》2008,30(11):1182-1183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配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0例用中药灌肠配合口服复方谷氨酰肠溶胶囊治疗,对照1组80例单纯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对照2组80例单纯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和对照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为2型灌肠:脾虚寒湿型以肠炎Ⅰ号+肠炎Ⅱ号为基本方;湿热壅滞型以肠炎Ⅰ号+肠炎Ⅲ号为基本方.3组均2个月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83.1%、85.3%,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2.8%、35.3%、33.3%.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中药肠炎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肠炎方中药液50~150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1疗程15d。结果中药肠炎方保留灌肠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年复发率为10.53%。结论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方法: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口服,甲硝唑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UC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有效率93.8%vs61.6%)、肠镜下黏膜变化(有效率95%vs...  相似文献   

20.
中药保留灌肠是临床上治疗慢性结肠炎较常用且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采用本院自制中药“肠炎灵1号”灌肠液治疗慢性结肠炎20余例,引起过敏反应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