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常见的一种,据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疼痛、痞满不适、纳呆、嘈杂、嗳气等。属中医的胃脘痛、痞证等范围,病变主要累及肝胆脾胃诸脏腑,从胃镜病理观察,胃粘膜显示胃络瘀阻征象。笔者认为其病变与气血有关,故在常见的证候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胃阴不足证中,随证运用气血药,经临床观察获得较好的疗效。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调便法刍议     
大便的异常既是脏腑气血津液等全身病变的反映,又能影响脏腑气血津液而引起或加重全身病变。因此,调便法是临床上的重要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气与血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某些脏腑。本文根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也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气血的变化,又要将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治疾病十分重视脏腑的气血阴阳,认为气血阴阳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阴阳失调是脏腑病变的根本原因和脏腑病机的主要内容,因而调理气血阴阳是治疗脏腑疾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治疾病十分重视脏腑的气血阴阳 ,认为气血阴阳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阴阳失调是脏腑病变的根本原因和脏腑病机的主要内容 ,因而调理气血阴阳是治疗脏腑疾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脏腑一体气血并调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整体治疗河北省武邑县医院李益民李纪云(053400)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伴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为病理特点。以胃脘部疼痛、痞闷胀满、食欲差、消瘦...  相似文献   

7.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某些脏腑。本文根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了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也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揭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到气血的变化,也要把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屯必然要影响到某些脏腑。本文根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了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屯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到气血的变化,而且屯要把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引起颅内神经病变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以上睑下垂,眼球上视、内视及下视不能,复视,部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为临床表现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1-3]。西医治疗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为主,疗效不明显。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痿病”范畴,古代及现代医家[2,4-5]多认为,禀赋不足、脏腑亏虚、气血逆乱、痰气郁结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三者互相影响,密切相关。在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脏腑辨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治  相似文献   

10.
从调和气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其慧 《四川中医》2009,27(1):26-28
气血病变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基本病机。类风湿关节炎一病发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气血病变有关,因此,气血调和与否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注重调和气血,兼以祛邪通络。  相似文献   

11.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阻滞所致的一种以心情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神志异常病证,发生主要有情志内伤和脏腑虚弱两个方面。主要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笔者就近40年各医家关于郁证的中医针刺、中药等辨证论治进行总结。从而得出情志与脏腑并调,针药并举,辨证施治郁证,可使气血阴阳脏腑对立双方协调统一,从而达到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12.
浅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慎 《新中医》2000,32(7):5-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变随年龄增大而有恶变的趋势 ,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很理想的方法。笔者认为胃粘膜之所以出现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胃络瘀阻 ,故治疗本病重在从血瘀辨证。1 瘀阻胃络是萎缩性胃炎的根本原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 :“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提示脏腑气血的通和畅达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一旦脏腑气血出现壅滞瘀阻 ,则导致病理反应 ,引起相关病症的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胃部 ,其特征是胃的粘膜出现萎缩性改变 …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气血津液辨证的适用范围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气血津液辨证,主要适用于内伤杂病,它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相互补充。因为人体的气、血、津、液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的生成、来源和输布均不能脱离脏腑。如气来源于脾肾,出入升降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肝,帅血贯脉而周行于心;血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发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处不及;津液来源于水谷,转输于脾,宣降通调于肺,气化于肾,借三焦之道通达周身。所以脏腑一旦受病,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某些脏腑。因此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不能  相似文献   

14.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滋养全身各器官脏腑。中医学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主要为阳气亏虚,脏腑气血生化不足所致,以虚为主,阳虚常见。因虚所致气滞、痰饮、血瘀等病理产物,形成虚实夹杂的病症。其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脾、肾二脏,亦可累及心。治疗应以补脾阳为主,使五脏六腑得以充养,气血津液得以充盛,从而缓解甲减症状。  相似文献   

15.
刘玲  孙维峰 《光明中医》2010,25(1):91-92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即人身之气血,清晨渐长,日间旺盛,薄暮时渐衰,夜间极衰少;而子午流注亦认为十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运行至不同的经脉、脏腑,即在某一时辰,相应的经脉、脏腑之气血流至而使该脏腑气血旺盛;若该脏腑气血本不足,此时气血当旺而不旺则该脏腑病变亦在此时发作;相反,若该脏腑气血过剩,此时气血更旺,则易乘己所胜而侮己所不胜,引发他脏病症发作。  相似文献   

16.
浅谈疮疡     
体表有形疾患统称为疮疡。古代外科称疡科,外科医生为疡医。《外科启玄》说:‘夫疮疡者,乃疮之总名也。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苦伤烂而成,故名曰疮也’。疮疡虽多生于外,伹与内在的脏腑、气血、经络有密切关联,脏腑功能失调,经脉或气血壅滞,病邪乘机侵袭引起局部病变,而局部病变通过经脉的传导,亦能引起脏腑气血的失常而反映于全身。  相似文献   

17.
梦的辨析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梦诊是通过对梦的辨析,并结合临床症状,以诊察脏腑气血阴阳病理变化的方法。多梦的病机主要在于正虚感邪,梦魇病变主要在心肝,梦游与阴血亏虚密切相关,梦呓多由邪热引起,梦交多因脏腑气弱、神守虚衰所致,梦尿病机主要是气虚,梦悲哭病变在心肺,梦坠在于下盛。临床当以脏腑辨证、分型施治。  相似文献   

18.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月经病的发病主要是肾、肝、心、脾的功能失调,以致气血两虚、冲任不足、带脉不固。俞原穴密切地与脏腑、经脉相通,为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能直接通调脏腑、疏经通络,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月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