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抑郁症、强迫症、囤积障碍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及计算机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结果:囤积障碍组、囤积共病抑郁症组、囤积共病强迫症组、抑郁症组、强迫症组的认知功能得分差异显著(F=8.689,P0.01);5组间抑郁、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得分差异显著(F=6.006,P0.01;F=7.786,P0.01)。结论: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较单纯囤积障碍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首次确诊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共病组,n=40)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评定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与正常糖代谢状态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n=40)进行对照。结果①共病组血清Hcy水平[(20±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P0.001);②共病组高Hcy血症的发生率(62.5%)显著高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8,P0.01);③共病组、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与FPG、2hPG、HAMD17评分均无显著的相关性(r=0.163~0.288,P均0.05)。结论与正常糖代谢功能的抑郁症患者相比,伴发糖尿病的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共病糖尿病后抑郁症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84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共病组(n=42);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非共病组(n=42)。对两组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伦敦塔、言语流畅性、言语记忆、Stroop、连线测验、威斯康星卡片(WCST)测查,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3)浓度。共病组28例和非共病组25例完成认知功能和血浆测查。结果:共病组HAMD总分和躯体化障碍、认知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ACTH和COR的水平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两组TSH、F4、F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病组的WCST的完成第一分类所需的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均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共病组的伦敦塔因子分评分和认知功能的语言记忆评分方面的评分低于非共病组(P0.05);而WCST完成分类数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和Stroop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TOL与HAMD得分之间呈负相关(r=-0.53,P0.01);COR水平同WCST持续性错误得分呈正相关(r=0.38,P0.05),与RVR和Stroop得分呈负相关(r=-0.56,-0.55;均P0.01);ACTH水平同WCST持续性错误呈正相关(r=0.528,P0.01),与HVLT-R和Stroop得分呈负相关(r=-0.64,-0.60;均P0.01)。非共病组认知功能和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神经内分泌指标之间无统计学相关。结论:共病糖尿病后抑郁程度加重,认知功能受损严重,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语言记忆方面,可能与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的诊断标准,把7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抑郁症组(抑郁症组,N=44)及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组(共病组N=34)。对所有对象评定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老年抑郁量表(G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结果抑郁症组与共病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情况、家族史、民族、发病诱因和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S总分(14.0±1.2/12.1±2.0,t=4.92)、HAMD(38.1±4.0/33.4±4.7,t=4.35)和HAMA总分(22.6±5.5/11.7±2.7,t=10.93)及其因子分、HAMD第3项(自杀)条目分、SF-36躯体功能(79.2±13.6/69.1±13.6,t=3.25)、社交功能(70.0±21.2/50.0±22.5,t=4.02)评分共病组均高于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重、自杀风险大、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共病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特点及在抑郁患者的糖尿病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同时诊断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病例组,n=35)测定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并与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n=35)对照。结果①病例组抑制前8:00、16:00血浆皮质醇浓度及抑制后8:00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为(587±268)nmol/L、(382±163)nmol/L、(276±159)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3±184)nmol/L、(290±141)nmol/L、(186±11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病例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脱抑制率为7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P0.05);③病例组抑制前8:00、抑制后8:00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空腹血糖值正相关(r=0.388、0.468,均P0.05)。结论伴发糖尿病的抑郁患者与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相比,有更为显著的H PA功能异常;H PA轴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的重要起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探讨抑郁症合并认知损害的机制。方法:按ICD-10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收集40例首发抑郁患者(研究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40名正常人(对照组)。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应用Oxford Medelec Synergy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分别检测WCST各亚项得分、P3潜伏期和P3波幅,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WCST中F2、F3、F4、F5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2.536~6.282,P<0.05);研究组P300潜伏期(393.17±22.13)ms较对照组(326.15±21.44)ms显著延长(t=13.757,P<0.05);波幅(4.24±1.36)vμ较对照组(6.36±1.82)vμ明显降低(t=-5.901,P<0.05)。研究组P300潜伏期与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呈正相关关系(r=0.671,0.313;P<0.05),P300波幅与持续性错误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均呈负相关关系(r=-0.763,-0.655;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关,这从神经电生理方面证实了抑郁症患者存在脑额叶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三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三组DAS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而非抑郁症所独具 ,且共病患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30例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中、重度抑郁发作或复发"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为晚发抑郁症组,选取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字色干扰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对两组间定势转移、注意抑制、工作记忆等神经认知特点进行比较,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晚发抑郁症的抑郁严重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晚发抑郁症组WCST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百分数的得分较高[(61±23)vs.(41±25),(44±27)vs.(27±19),(36±20)vs.(23±16),(28±15)vs.(19±11),均P0.01],WCST的概念化水平应答百分数、Stroop一致组正确数、VFT的得分较低[(36±24)vs.(54±26),(19±3)vs.(20±2),(10±2)vs.(11±2),均P0.01]。老年抑郁症组HAMD-17的阻滞因子与WCST的持续性应答数呈正相关(r=0.38,P0.05),与Stroop一致组正确数呈负相关(r=-0.41,P0.05),与VFT的分值呈负相关(r=-0.52,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中重度晚发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损,尤其是明显的执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及其与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目测类比疼痛定级法(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AI)对正常人、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患者各40人的自传体记忆、情绪和疼痛进行了评估。结果:①正常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多于临床组(P0.05),慢性疼痛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多于抑郁组(P0.05);②正常组的过度概括化记忆明显少于临床组(P0.05),而两个临床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正常组和疼痛组的反应时快于抑郁组(P0.05);④BDI总分与AMT的具体性记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无相关记忆/缺失、反应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都存在过度概括化特征,提示慢性疼痛、抑郁可能通过相同的神经心理机制影响自传体记忆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3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30例对照者(正常组)进行WCST测验。结果研究组正确应答数(115.37±11.67)、概念化水平百分数(60.37±19.37)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完成分类数(1.58±1.43)、总应答数(2.66±1.52)、错误应答数(55.00±13.31)、持续性应答数(32.11±14.71)、持续性错误数(8.76±14.91)、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64.29±15.81)等项目数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情况及经济负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的临床特点及经济负担状况.方法:对180例首诊抑郁症患者,用自编的躯体症状特点及经济负担调查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慢性疼痛等级评价量表,调查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情况、临床特点及经济损害状况.结果: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患者出现率为14.9%,与单纯抑郁症组患者相比,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组的受教育年数低 [(10.1±3.7)vs.(12.0±3.6),P<0.05]、病程长[平均秩次:93.8 vs.71.1,P<0.05]、外院就诊次数多[(3.6±2.9)vs.(2.6±1.8),P<0.01].共病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均高于单纯组[(27.3±9.1)vs.(22.8±5.7)、(1.2±0.6)vs.(0.8±0.3)、(0.7±0.5)vs.(0.4±0.3);均P<0.05], 躯体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头痛/头胀、性欲减退、皮肤麻木较突出.共病组人均间接经济负担高于单纯组,(平均秩次:91.4 vs.71.7,P<0.05),慢性疼痛程度与直接经济负担呈正相关(r=0.32,P<0.01).结论: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可能预示临床症状更重、治疗依从性更差、经济负担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强迫症(n=29)和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n=30),以及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n=30)。所有被试接受威斯康星卡片、连线测验、河内塔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等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定执行功能。结果:威斯康星卡片测验中,强迫症患者总操作时间短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与正常对照接近(P0.05);完成归类数目多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与正常对照接近(P0.05);错误应答数目少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与正常对照接近(P0.05);完成第一分类所需的应答需要的卡片数目多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P0.05)。连线测验中,强迫症患者在连线B的时间和错误数少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P0.05),与正常对照接近(P0.05)。河内塔测试中,强迫症患者的移动次数和出错次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于正常对照(均P0.05)。结论:强迫症总体执行功能水平比精神分裂症水平高,但是概念理解能力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首发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方法对4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48例复发抑郁症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抑郁严重程度,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定执行功能,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比较。结果治疗前首发组与复发组各项执行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差(P〈0.05);分类数首发组高于复发组(P〈0.05)。治疗后首发组除分类数外,其它指标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组各项指标仍较对照组为差(P〈0.05);首发组与复发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首发组均优于复发组(P〈0.05);治疗后,无论是首发组还是复发组,其HAMD17评分及执行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首发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均存在执行功能的损害;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更为严重。药物治疗后,首发、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者睡眠质量及其神经认知功能水平,探讨患者睡眠质量与神经认知及情绪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连线实验(TMT)、数字广度测验(DST)、言语流畅性测验(VL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Stroop色词测验(SCW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对43名抑郁症患者和31名正常者进行评估,患者组同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PSQI总分和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914,-6.120;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TMT-B评分高于对照组(Z=-2.405,P0.05),AVLT即刻记忆(Z=-3.324,P0.01)和延迟记忆(Z=-2.710,P0.0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SCWT评分高于对照组(Z=-1.956,P=0.051),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PSQI总分和AIS评分与HAMD和HAMA评分均呈正相关,PSQI总分与MoCA总分(r=-0.433,P0.01)间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与VLT评分和TMT-A评分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AIS总分与MoCA总分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控制HAMD和HAMA评分后,PSQI总分与MoCA总分间仍存在相关性(r=-0.387,P=0.013)。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其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而且这种关联独立于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验分别测定40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抑郁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并与49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增加,正确应答数明显减少,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治疗8周末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减少,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增加,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HAMD总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患者组WCST非持续性错误与血清BDNF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5),血清BDNF水平与HAMD总分无相关(r=-0.10,P>0.05)。治疗后,WCST上述5个指标与血清BDNF水平及HAMD总分均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及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并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非理性信念等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共入组(40例)抑郁症患者,及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人,对两组均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非理性量表(第2版)、Beck焦虑量表(BAI)与Beck抑郁问卷(BDI)评定.结果 ①抑郁症患者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生活质量总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7.594~-2.433,P<0.001),物质生活维度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628,P=0.532);②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焦虑情绪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t=8.72、7.18,P<0.001),在非理性信念中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及糟糕至极3个维度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t=4.40、4.80、3.46,P<0.01);③抑郁、焦虑症状与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生活质量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814~-0.684,P<0.01);非理性信念中糟糕至极、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3个维度均与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生活质量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523~-0.382,P<0.01);④抑郁、焦虑症状与非理性信念中糟糕至极、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3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0~0.456,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某些非理性信念与抑郁焦虑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某些维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7)评估抑郁及焦虑程度,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评估是否伴有童年虐待(当CTQ的5大临床条目中任何1条达到界值分,在本次研究中即视为伴有童年虐待)。采用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威斯康星卡片分类等多项测试评估被试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在BVMT-R [(37±15) vs.(50±10)]等测试中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s 0. 05);而在WCST错误应答数[(56±34) vs.(38±17)]等测试中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s 0. 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组BVMT-R得分与HAMD总分(β=-0. 52)及躯体忽视(β=-0. 60)呈负向关联; WCST错误应答数与情感虐待(β=-0. 40)呈负向关联,与躯体忽视(β=0. 57)呈正向关联。结论:既往童年期虐待经历、抑郁严重程度可能是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性抑郁患者与非血管性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36例血管性抑郁患者和32例非血管性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血管性抑郁症患者的MMSE总分(χ2=20.56,24.16)及即刻记忆(χ2=2.33,2.97)、短程记忆(χ2=2.18,2.97)、计算力(χ2=3.34,4.42)、语言理解(χ2=2.55,2.99)和表达因子分(χ2=0.77,0.96)分值均显著低于非血管性抑郁症患者组,(P均0.05)。结论血管性抑郁症具有独特的发病特征,其认知功能损害比非血管性抑郁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脑小血管病的患病情况,探讨抑郁症与脑小血管病的关联性,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病情稳定且符合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正常对照97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况测查(MMSE)、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评两组被试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并收集相关病史资料。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数据评估脑小血管病阳性检出率和MRI诊断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与脑小血管病的关联关系。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9±9)岁和(58±8)岁(P>0.05)。抑郁症组有高血压病史者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MoCA总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抑郁症组符合脑小血管病诊断者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83.8%vs.64.9%,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OR=4.4,95%CI:1.07~18.23)、额叶脱髓鞘(OR=2.4,95%CI:1.05~5.42)及MoCA<26分(OR=2.3,9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对355例首发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在基线时评定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作业(VF)、汉诺塔(TOH)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经过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程治疗疗效欠佳者纳入难治性抑郁组,比较难治性抑郁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组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OH平均计划时间和平均执行时间均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难治性抑郁比较,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执行功能受损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