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总结在静脉麻醉下被动手法锻炼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僵硬效果和经验。方法 2001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于术后活动范围小于70°,行膝关节初次置换和翻修的患者19例,于静脉麻醉下行手法被动整复,分别于术后1周,3周,6周门诊随访。结果 19患者中18例获得整复后第6周门诊随访,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为-2°(伸)~93°(屈),平均87°,合并膝关节血肿3例,无骨折、韧带断裂病例。结论静脉麻醉下被动运动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因功能康复不足导致的关节僵硬有效措施;静脉麻醉具有快捷、毋须椎管穿刺特点;注意操作过程的手法力度和循序渐进,防止骨折、韧带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术患者的最佳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总结2010年1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快速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采用微创小切口)患者200例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经验,内容包括术前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卫生宣教以及体位指导,术后指导患者床上负重锻炼和下地负重行走锻炼。结果:20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7~10天康复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患者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康复出院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前,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的成功率为80%~90%,有10%~30%的患者术后有持续性膝关节疼痛和不稳[1].因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案强调即刻的完全活动度、恢复神经肌肉功能及早期完全负重,所以,术后早期是移植物固定的薄弱环节.现已知不同固定部位的生理特性不同,胫骨固定部位的骨密度较股骨低,移植物的受力方向与胫骨隧道共线,而仅在膝关节弯曲100°时与股骨隧道共线,不同位置(胫骨或股骨)和组织类型(软组织或骨栓)的固定方法不同.本文就ACL重建中使用的移植物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9-02间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实施心理支持、疼痛干预、功能锻炼指导等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末次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获随访10~12个月,末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能缩短康复时间,进一步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3.16±21.49)d,术后负重时间(99.54±29.17)d。患者均获随访9~12个月,依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判标准: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67%(26/3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早期实施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关节纤维性僵直手术及围手术期、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26例膝关节纤维性僵直患者,采用髌骨外上方小切口,辅助关节镜下行关节内粘连松解,并结合徒手推拿松解.术前进行心理宣教,术后第2天开始经止痛泵维持在CPM机上行慢速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并行主被动伸屈膝功能锻炼、髌骨内推训练.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8~3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2°增至113°,平均提高81°.无皮肤坏死、创口裂开、肌腱断裂、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膝关节僵直围手术期及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新鲜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修复髋关节损伤的手术技术与初步结果。[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5月,对3例股骨头和(或)髋臼骨缺损采用新鲜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技术修复,外科脱位暴露髋关节,清除损伤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将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制备成适合大小,嵌压固定于缺损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卧床12周,非负重下下肢功能锻炼。术后6周髋关节屈曲活动度达110°。术后3~6个月,由部分负重逐步恢复完全负重行走。术后随访(10.67±1.15)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SF-12功能评分、心理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移植物与宿主骨愈合,无移植物松动、移位及塌陷。[结论]新鲜异体软骨移植术是修复髋关节缺损的新方式,初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对2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使用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同时制定系统的康复锻练计划,包括术前心理指导,早期进行股四头股等长收缩锻炼、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及腘绳肌等长练习;术后及时观察患肢情况,教会卡盘可调式支具应用方法;麻醉期后即指导功能锻炼。结果26例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屈伸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0~96分。提示加强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经验.方法 执行正确的术前指导与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相结合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1周内活动范围均达90°,术后2~3周去拐行走,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后进行早期全面康复锻炼,是保持手术效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有效方法。对于处于不同帕金森病阶段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作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帕金森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假体选择、术后并发症、术后血栓预防、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分析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45例63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0例(15膝),女35例(48膝);年龄45~64岁,平均(54.76±5.54)岁。术前常规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检查,准确测量股胫角大小,根据术前股胫角决定胫骨外侧截骨量,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大部分行腓骨中段截骨,部分病例行上胫腓关节松解。术后第2天即行功能锻炼,2周开始无负重下床活动,术后8~10周开始负重。术后第2天、8~10周、半年、1年及以后每年1次拍片复查,对全部病例术前、术后3~5年、术后10~14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疼痛、畸形、功能和运动范围。结果 :43例(61膝)进行了10年及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术后8~10周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术后10~14年HSS评分平均76.24±5.27,优27膝,良25膝,可7膝,差2膝。术前与术后3~5年、术前与术后10~14年VAS、HSS、KSS比较有差异,术后3~5年与术后10~14年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侧间室关节炎)只要手术指征掌握适当,术后积极锻炼,其中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点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下肢机械轴力线的变化趋势。方法纳入自2018-01—2019-06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摄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并测量下肢机械轴力线,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1周时测量下肢机械轴时呈轻度外翻位,而术后3个月内逐渐呈内翻趋势。术后1周时14例膝关节即可完全伸直测量下肢机械轴,下肢机械轴呈轻度外翻(-0.89±2.00)°;术后3个月时测量下肢机械轴呈内翻(1.89±1.33)°,术后12个月时内翻(2.21±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12例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测量下肢机械轴,下肢机械轴呈轻度外翻位(-1.08±2.27)°,与术后1周膝关节即能完全伸直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术后1周)摄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下肢力线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术后真实下肢力线,建议至少3个月后待患肢能够承载正常的生理负载量后再拍摄此类X线片评估术后冠状位机械轴力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襻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4月对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关节镜下Endo Button双襻固定,术后2~4周开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膝关节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术后8~12周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5~115 min,平均79.5 min。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4.8 d。1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8月。12例均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末次随访骨折均愈合,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44.5±2.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2.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83,P=0.000)。结论关节镜下Endo Button双襻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翻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内翻型关节炎患者41例(53膝),年龄49~68岁,平均(57.23±4.29)岁,男19例,女22例。手术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关节镜手术清理后,取胫骨结节内侧切口,在胫骨内侧开放截骨,调整力线后钢板内固定。术后3 d下床不负重活动,术后4周部分负重,8~10周完全负重。对全部病例术前、术后1年、术后3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恢复情况,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及主观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60.23±10.7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3.74±20.62) ml,术中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1~5年随访,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截骨处8~12周愈合,术后膝关节负重力线明显改变,膝内翻得到矫正,关节疼痛减轻。VAS评分术后1年优于术前,术后3年优于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KSS评分术后1年优于术前,术后3年优于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膝关节内翻型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等速肌力锻炼系统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测量肌肉力量评估等速肌力训练对运动员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需行重建手术的30例运动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6~2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6.5个月。随机分成训练组15例(等速训练患侧肌力)和对照组15例(常规康复训练)并分别进行功能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行肌力测试。结果术后12周、24周训练组在60°/s、120°/s测试屈肌及伸肌峰力矩值都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康复力量训练对运动员ACL重建术后肌肉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收治的患者,共纳入54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的30例纳入观察组,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的24例纳入对照组,通过卡方检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出院时间、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长、膝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完全负重下地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测量患者术毕和术后12个月的内翻角(TPA)、后倾角(PA)和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失血量、出院时间、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0.549,P 0.05);观察组完全负重下地锻炼时间(t=20.549,P 0.05)和骨折愈合时间(t=20.095,P 0.05)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毕和术后12个月的TPA、PA和ROM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HSS优良率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44,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51,P 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型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方案因其复位准确、固定牢靠等优点,可早期进行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从而有效降低术后膝关节僵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微创关节镜下经皮张力带治疗髌骨水平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2月~2003年2月,对16例髌骨水平骨折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闭合复位,观察髌骨关节软骨面平整后,经皮平衡打入2支克氏针,皮下导入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不做外固定,2d后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1周后采用CPM关节被动活动和主动屈曲锻炼相结合进行术后功能康复。结果 16例全部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终末随访平均94.3分。术后1膝遗留膝关节运动后疼痛,可忍受,全部患膝屈曲活动130%以上,无伸直受限。结论 微创关节镜下经皮张力带固定髌骨水平骨折,手术创伤少,术后康复快,能较满意地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是治疗髌骨水平骨折另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顾德帅  朱刃  俞文俊  张黎文 《中国骨伤》2018,31(10):903-906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0(45.0±2.0)岁,所有骨折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后6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评估手术预后,术后12个月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手术时间(50.2±10.1) min,出血量(20.3±5.2) ml。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6.0±0.5)个月。术后6周VAS评分为1.8±0.4,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120.6±1.5)°。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时间(3.0±0.8)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95.6±0.6。结论:可吸收线网兜样编织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够恢复髌骨解剖形态,可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快速康复,愈后效果良好等优点,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半月板损伤手术围术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12—2016-04间在新密市中医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5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锻炼指导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术后均获12个月随访,未发生关节腔积血、感染、关节肿胀等并发症。末次随访依据Ikeuchi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对患者功能康复效果进行评价,本组优良率为96.43%(54/56)。结论膝关节镜半月板损伤手术的围术期,开展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失败后分期行翻修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例骨隧道明显扩大的重建ACL失败患者采用一期自体髂骨植骨填充骨隧道+二期ACL翻修术治疗。记录术后膝关节的稳定及活动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阈值(TTDPM)试验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6周,膝关节屈曲125°~135°,伸直-5°~0°;患者均可扶双拐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术后3个月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行走。术后1年,MRI复查显示ACL均信号良好,连续性完整。Lysholm评分、IKDC评分末次随访时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TTDPM试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隧道明显扩大的重建ACL失败患者采用一期植骨+二期ACL翻修术可恢复膝关节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