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化疗第6天骨髓象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诱导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64例AML(<60岁)患者首疗程用HOAP方案治疗,对第6天骨髓中白血病细胞(MBC)<0.40并骨髓白血病细胞减少指数(MBDI6>50病例(A类)仍用原治疗方案,MBC>0.40及/或MBDI6<50病例(B类)当日调整化疗药物.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率达82.8%,1疗程CR率67.2%.结论用本法指导AML诱导化疗有提高CR及1疗程CR率的价值,并未增加治疗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基础研究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对白血病患儿的治疗以联合、交替、个体化为原则,进一步规范对白血病患儿化疗疗程、加大化疗强度。白血病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和5年无病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有所改善,国外报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3.
王学文  应江山 《江苏医药》1993,19(3):128-130
分析米托蒽醌、鬼臼乙叉甙和阿克拉霉素等二线化疗药物对12例(14例次)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再缓解率(CR 2和CR 3)为71.4%。1例两次复发垂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一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 3)。3例高危型(WBC≥100×10~9/L)复发性AML 采用MAE 或Acla·AE 方案后均取得完全缓解。MAE 和Acla·AE 联合化疗为再诱导的高缓解率方案。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为主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40年前急性白血病(急白)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的疾病,中数生存期诊断后仅2个月,大多在6个月内死亡。1948年Farbar首先应用抗叶酸制剂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急白,开辟了白血病化学治疗途径,但完全缓解(CR)率低于15%,生命延长不及一年。近10多年来,化疗药物逐渐增多,联合化疗迅速发展,使急白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今,国外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CR率已达95%以上,8年生存率达56%;成人急淋CR率达80%以上,中数生存期在41个月以上,50%以上病例的生存期在5年以上;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CR率达70~80%,5年生存率35~40%。我国急淋化疗的CR率与国外  相似文献   

5.
曹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08-30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组采用同样化疗外予康复新液口服,20mL/次,3次/日,连用14天,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为53.3%,总有效(OR)率为79.9%,对照组CR率为46.7%,OR率为76.7%,两组CR率、O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损害、感染发生率、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较好,能提高AL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全身放射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这种疗法作为巩固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疗后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从1990年8月至1991年5月对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全身放射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EB2期(MDS-EB2)患者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4例。≤14岁患者13例,> 14岁患者25例。所有患者给予二线化疗方案联合西达本胺治疗,成人给予西达本胺20 mg,患儿按实际体重/50 kg×20 mg给药,均口服,每周2次,连续给药1~3个月。计算患者总反应率(ORR)、完全缓解(CR)率和部分缓解(PR)率,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和染色体、基因的不同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ORR为55%, CR率为37%。≤14岁患者ORR和CR率分别为69%和46%,均高于> 14岁患者(48%和32%),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不同性别和病种的患者, ORR和CR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病程≤2个疗程未缓解(NR)的患者,其ORR和CR率分别为80%和53%,均高于病程> 2个疗程NR/复发患者(39%和26%),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MLL-PTD基因突变患者10例, ORR为60%, CR率为30%。染色体不同、基因突变或无突变患者的ORR和CR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西达本胺联合化疗能有效改善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ORR和CR率,在儿童中应用效果优于成人,早期应用效果优于晚期,在MLL-PTD突变患者中应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老年白血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巍  孙致信 《安徽医药》2007,11(9):822-824
目的分析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治疗与预后。方法总结38例老年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L)23例,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15例,按个体差异采用小剂量化疗、标准剂量化疗和姑息治疗。结果AL完全缓解(CR)率38.9%,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CR率4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505)。AL化疗组的CR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姑息治疗组(P<0.05)。小剂量化疗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剂量组(P<0.05)。高LDH组的CR率低于正常LDH组(P<0.05)。结论老年白血病对化疗耐受差,生存期短,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应强调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方法确诊后即采用HA—C方案诱导化疗;复治者46例,均曾经HA、DA、HAA、HAE、AA.MA等方案化疗1~4疗程未达CR,改用本方案化疗。结果HA.C方案完全缓解率为76%。结论HA方案基础上加用cy组成HA—C方案,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方案相对较经济,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中外文献对2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经CAG方案诱导治疗后NR,随后HA方案化疗1疗程,仍然未达CR;1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经DA方案化疗1周期达PR。2例均因疗效欠佳而放弃治疗,1例病死,1例间断输血维持。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较为少见,AS常于1020年后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上以化疗、最佳支持为主,但缓解率较低,预后较差,有条件者可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地西他滨和减低剂量伊达比星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以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伊达比星引导化疗的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总共有7例患者接受本方案化疗,4例CR,1例PR,总反应率71.4%,CR率57.1%。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感染。结论证实本化疗方案有较好治疗反应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黄黎 《江西医药》2004,39(1):29-30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往往经过多年长期化疗,体质较差,免疫功能极其低下,且以往用过多种化疗药物治疗,对化疗药物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选择治疗方案非常困难。我院近5年来应用MEA方案治疗18例难治性白血病,取得较好疗效,完全缓解(CR)率50%,部分缓解(PR)率22.2%,总有效率72.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3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CAG方案化疗2疗程的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CAG方案诱导化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率53.8%(7/13),部分缓解率7.7%(1/13);化疗2疗程后完全缓解率69.2%(9/13)。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感染。结论 CAG方案用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有效率高,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不严重,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70%左右,近20年来,由于新的抗白血病药物不断出现、新的化疗方案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ALL的预后明显改善。目前小儿ALL的完全缓解(CR)率可达95%以上,5年以上持续完全缓解(CCR)率可达65%~8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连续三周化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2018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8例,应用方案COMP,COAP三周疗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2例,应用方案HOAP,COAP或COMP三周疗法,并给予DA方案作强化,鞘内注射MTX,防治脑膜白血病,坚持巩固、维持治疗3年。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期内总显效率达89.47%、ANLL达95.16%, CR率为62%,其中临床治愈、生存达10年以上者3例,中位生存达28月。结论:连续三周化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是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强化疗期间的感染控制及支持对症治疗,并坚持巩固、维持治疗,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给予VICP方案(长春新碱2mg/d,第1,8,15,21天;IDA10mg/d,第1~3天,第15~17天;环磷酰胺600mg/d,第1,15天,第22—28天;泼尼松40~60mg/d,第1—28天)。结果15例患者中,第1疗程获CR12例,CR率80%;PR1例,总有效率86.7%;NR2例。结论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应用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及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甲酸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为(10.21±3.63)d,完全缓解(CR)率为96.0%,3年内死亡率为4.0%,达CR时间为(30.21±5.31)d,对照组分别为(16.21±5.32)d、88.0%、12.0%、(44.62±6.32)d,观察组的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CR率高于对照组,3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达CR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高白细胞、骨髓抑制、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AL)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难治AL 22例,复发AL 14例.丙戊酸钠、沙利度胺口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联合MEA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联合大剂量Ara-c+COP方案.结果 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难治AL中完全缓解(CR)12例,复发AL中再次达CR 6例.结论 丙戊酸钠与沙利度胺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两药联合化疗对于治疗难治复发AL是有益的,可以改善疗效,提高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对初治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使用IDA联合Ara-C方寨诱导化疗的儿童ANLL 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5例患儿CR17例:PR3例、NR3例;2例早期死亡,总CR章78.9%.第一疗程CR率65.21%,总有效率86.95%。随防23例中16例(69.57%)持续缓解。儿童使用IDA的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出血、感染、口腔粘膜炎,心脏、肝毒性较轻。结论 IDA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g/L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ml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每日一次静点,持续静滴6小时,4—8周为一疗程。结果 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CR率高,不良反应轻,与全返式维甲酸(ATRA)和其它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