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人C-反应蛋白和IL-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复合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patients,DM)患者急性高血糖状态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acuteCreactive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调节作用。方法:选择96例DM患者随机分为4组,DM对照组(B),低(C)、中(D)、高(E)剂量复合抗氧化剂组。复合抗氧化剂为大豆异黄酮、VC和VE的混合物。另选24名健康对象为正常对照组(A)。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观察各组在0、1、2、4、6h血清中CRP和IL-6的变化。结果:DM组和C组CRP和IL-6水平于OGTT后1h达峰值,显著高于OGTT0h(P<0.05)D组女性和E组OGTT后1h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OGTT0h(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复合抗氧化剂可抑制2型DM患者CRP和IL-6的表达,女性可能较男性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藜麦对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A),模型对照(B),藜麦低(C)、中(D)、高(E)剂量5组。喂养6w后,检测FBG并进行OGTT试验;取肝组织及血清分别测定小鼠HG、果糖胺及Ins含量。结果藜麦干预后各剂量组FBG均有所下降;E组血糖曲线下面积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相比,D、E组HG含量较高,各剂量组果糖胺含量较低, E组Ins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膳食中给予一定量的藜麦可降低血糖,尤其以藜麦E组降血糖效果较为明显。[营养学报,2019,41(3):261-26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剂量卡托普利和辛伐他汀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2009年,将体重200 g的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E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3个药物干预组,干预组糖尿病造模后分别给予其低剂量卡托普利(A组)、辛伐他汀(B组)、卡托普利和辛伐他汀(C组),2个月后观察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形态学指标。[结果]大鼠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1个月时A组、B组、C组、D组均高于E组,A、B、C组均低于D组(P0.01);2个月时,A组、B组、C组、D组均高于E组(P0.01),A组、B组、C组均低于D组(P0.01或P0.05)。血糖浓度,A、B、C、D组均高于E组(P0.01);甘油三酯浓度,A、B、C组、D组均高于E组(P0.01或P0.05);总胆固醇浓度,5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胆固醇浓度,B、D组均高于E组(P0.01),A组、C组与E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浓度,A、B、C、D组均高于E组(P0.01);肌酐浓度,A、B、C组均低于E组(P0.01),D组与E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卡托普利、辛伐他汀及二者联合使用对糖尿病肾病有预防作用,但联合用药并不比单独应用更好。  相似文献   

4.
核桃油和核桃油复合维生素E对大鼠血浆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观察不同剂量核桃油和核桃油加维生素 E(核桃油复合 VE)对大鼠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  80只 Wistar大鼠 ,雌雄各半 ,用高脂饲料制作动物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然后将动物分为 5组 ;核桃油低、高剂量组 ,0 .3g/kg bw、1 g/kg bw;核桃油复合VE(核桃油和 VE的比例为每 3g核桃油中含 0 .2 g VE)低、高剂量组 ,0 .3g/kg bw、1 g/kg bw;对照组以 1 ml/kg生理盐水灌胃 ,实验各组均每天灌胃油剂一次 ,连续 4w。结果 :  1 .核桃油和核桃油复合 VE对大鼠摄食及生长发育均无影响。 2 .核桃油能明显降低的雄性高脂血症大鼠血中的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升高载脂蛋白 AI( Apo- AI) ,明显降低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中的 TG水平 ,升高其 Apo- AI。 3.核桃油复合 VE能显著降低雄性高脂血症大鼠血中的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 ,高剂量核桃油复合 VE还能升高其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提高动物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 AAI) ;对雌性大鼠除与雄性大鼠有类似的作用之外 ,还能明显降低血中TG和 Apo- B水平。结论 : 核桃油和核桃油复合 VE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血脂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富硒超氧化物歧化酶绿茶对糖尿病大鼠降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富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绿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效应.方法:30只四氧嘧啶制作成功的Wistar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组)、普通绿茶组(C组)和富硒SOD绿茶组(D组),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在常规饲料自由进食饮水的基础上,A组和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C组和D组分别给予普通绿茶粉溶液和富硒SOD绿茶粉溶液灌胃.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糖耐量(OGTT)、糖化血清蛋白(GSP)、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D组大鼠分组喂养后30、60和90 d FPG和0.5、1.0、1.5、2.0 h的OGTT测定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C组和B组(P<0.05,P<0.01);而C组分组喂养后60和90 d后,FPG和1.5、2 h的OGTT测定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B组(P<0.05,P<0.01);C组GSP含量显著低于B组,D组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C组和B组;C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D组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与B组、C组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普通绿茶和富硒SOD绿茶均具有降血糖效应,但富硒SOD绿茶效果更好,其降糖效应可能与其改善糖尿病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 探讨锌和 /或维生素 E(VE)减轻糖尿病 (DM)大鼠氧化应激及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 对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 ,补充锌和 /或 VE,6 w后观察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血清丙二醛 (MDA)、血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 锌和 /或 VE可以降低血糖、MDA、NO和 ET水平 ,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总抗氧化能力。结论 : 补充锌和 /或维生素 E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 ,保护内皮细胞 ,影响血 NO和 ET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长期酒精摄入对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基因表达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摄入酒精剂量分别为0、0.8、1.6和2.4g/(kgbw?d)。给予酒精18w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第19w末,断头处死,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β功能指数(HBCI)。提取胰腺总RNA,半定量RT-PCR测定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清胰岛素下降,中、高剂量组HBCI及胰岛素基因表达均降低;雄性大鼠OGTT高剂量组0和1.5h血糖升高,空腹血糖高剂量组升高,低、中剂量组空腹血胰岛素升高,随着剂量增加,HBCI及胰岛素基因表达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长期高剂量酒精摄入可导致胰岛素mRNA基因表达改变,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强度体能考核对新兵血细胞和电解质等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干预作用,为抗氧化剂在新兵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80名新兵为对象,分4组,每组20名。对照组不服用药物,其余3组于考核前3 d分别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C+维生素E。检测体能考核前、考核后即刻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和血钾(K~+)、钠(Na~+)、氯(Cl~-)、乳酸(LA)的水平,观察抗氧化剂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考核后WBC、PLT、CRP、LA水平均显著高于考核前,RBC、Hb、K~+水平显著低于考核前(P0.05,P0.01);VC组、VE组、VC+VE组WBC、CRP、LA水平均显著高于考核前(P0.05,P0.01);备组考核后Na~+、Cl~-水平均显著低于考核前水平(P0.01)。VC组、VE组考核后WBC、CRP、L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考核后,RBC、Hb、K~+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考核后(P0.05,P0.01);VE组与VC组考核后备项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VC+VE组考核后WBC、CRP、PLT、LA水平明显低于VC和VE组,RBC、K~+水平显著高于VC组和VE组(P0.05)。结论 VC、VE对改善运动性贫血及电解质紊乱、促进血乳酸的清除有一定作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的研究,为T2DM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病程在5年以内的T2DM患者11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生活方式干预组)29例,B组(吡格列酮组)30例,C组(金芪降糖组))30例,D组(金芪降糖联合吡格列酮组)29例。4组均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药物并调整胰岛素用量,每2周检测1次指血血糖,将空腹血糖(FPG)控制在6~8 mmol/L,餐后血糖(PPG)控制在8~10 mmol/L,6个月后比较4组治疗后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全天胰岛素用量情况,用SPSS 22.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后4组BMI、Hb A1C、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间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27,P0.01),A组F-Ins[(21.00±5.14)m IU/L]高于其他3组[分别为(13.59±4.33)、(14.68±3.56)和(11.08±4.11)m IU/L],D组F-Ins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治疗前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31,P0.01),A组HOMA-IR(6.55±1.84)高于其他3组(分别为4.11±1.32、4.49±1.09和3.41±1.32),D组HOMA-IR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治疗前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03,P0.01),A组胰岛素用量[(37.52±4.34)IU]多于其他3组[分别为(25.10±5.13)、(29.23±3.15)和(21.31±4.25)IU],D组胰岛素用量低于B、C组,B组胰岛素用量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芪降糖与吡格列酮都可改善T2DM患者的IR,减少全天胰岛素用量,两药合用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正常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探讨MPV与FPG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门诊1 108人健康体检者(男性470人,女性638人)按照FPG水平分A、B、C、D、E组,其中A、B、C为正常空腹血糖组,D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E为糖尿病组,分析MPV水平与FPG水平及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E组MPV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组,D组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空腹血糖组中,较高空腹血糖C组MPV值明显高于较低空腹血糖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与正常空腹血糖(A、B、C组)、D组及糖尿病E组的FPG水平均显示一定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0.25、0.28,P0.05)。结论 MPV水平在不同FPG水平人群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当出现空腹血糖受损时MPV水平较正常血糖组显著升高,MPV与FPG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男、女冠心病及绝经前、后四组病人,分别测定其血糖、血胰岛素、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分别测定不同年龄组健康妇女的OGTT及IRT。结果:育龄组OGTT及IRT水平较低,与男、女冠心病组及绝经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年龄<40岁及绝经前妇女的OGTT及IRT水平较绝经后妇女低,其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绝经前后妇女的OGTT及IRT的显著差异,推测可能与雌激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IR)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杨萍  魏袆  牛瑶 《现代保健》2014,(7):48-5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优泌乐)与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本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泌乐组和优泌林R组,比较两组各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优泌乐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较优泌林R组短,胰岛素用量也较少,餐后血糖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餐前血糖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优泌乐和优泌林R均能安全、有效的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但优泌乐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餐后血糖控制更佳,所需胰岛素量更少。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在初诊和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初诊的T2DM患者(NDM组)和64例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ODM组),两组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构成等均匹配,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1)NDM组的血糖达标时间(GT)、胰岛素最大剂量均低于ODM组,P均<0.05。(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N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BMI;而在O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年龄、FBG、病程,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治疗前FBG和餐后2h血糖、病程。结论初诊的T2DM患者可能较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对胰岛素泵降糖效果更满意。影响两组患者GT及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桑蚕蛹油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观察桑蚕蛹油以及添加维生素 E(VE)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 雄性成年 Wistar大鼠 5 0只 ,按血脂水平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桑蚕蛹油组、桑蚕蛹油 +VE组及红花油组 ,分别喂饲各组饲料。 6w后 ,测血脂水平和相关指标。结果 :  (1 )实验 3 w末 ,桑蚕蛹油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 ,与红花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意义 ,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显著高于红花油组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显著低于红花油组 ,这些变化一直持续至 6w末实验结束。 (2 )桑蚕蛹油组大鼠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活性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和红花油组。(3 )桑蚕蛹油组大鼠肝脏 TG水平、肝脏指数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 ,与红花油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意义 ,而肝脏 TC水平显著低于红花油组。 (4 )桑蚕蛹油 +VE组大鼠血清 VE水平显著升高 ,过氧化脂质 (MDA)水平显著降低 ,并且血清 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桑蚕蛹油组。结论 : 富含 α-亚麻酸的桑蚕蛹油在降脂方面比红花油更有效 ,加入 VE后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并较未加VE者具有更强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至12月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93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24~28周均直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单纯空腹血糖异常为A组,餐后1h或2h血糖异常而空腹血糖正常为B组,空腹及餐后1h或2h血糖异常为C组,分析三组孕妇妊娠结局及胰岛素使用率的差异.为分析不同指标血糖异常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将单纯空腹血糖异常为空腹血糖组,单纯OGTT1h异常为OGTT1h组,单纯OGTT2h异常为OGTT2h组,分别将三组的空腹血糖、OGTT1h血糖、OGTT2h血糖与相应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937例GDM孕妇中,A组323例(34.47%)、B组436例(46.53%)、C组178例(19.00%).A、B、C三组在早产、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的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6.72、12.00、6.29,均P<0.05);两两比较,C组的早产、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χ2值分别为4.37、4.61、5.78、4.89,均P<0.05),A组和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χ2值分别为4.75和11.86,均P<0.05),而A组和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99,P>0.05),A组和B组在早产及产后出血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03、0.00,均P>0.05).三组在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妊娠高血压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94、0.39、0.56,均P>0.05).三组胰岛素使用率比较,C组明显高于GDM A组,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81、5.44,均P<0.05);在相关性比较中发现,在诊断的GDM孕妇中,OGTT中的空腹血糖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2,P<0.05);而OGTT1h及OGTT2h血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08,0.01,均P>0.05).结论 GDM孕妇空腹血糖异常合并l项或两项不同时间点血糖异常,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加,OGTT空腹血糖值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检测及新生儿体重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根据OGTT异常情况进行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发生过程的影响,为人类1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0只大鼠采用STZ造成糖尿病模型,其中1,25(OH)2D3组(n=10)造模前4周接受1,25(OH)2D31μg/(kg·d)溶于0.05 ml花生油灌胃,STZ对照组(n=10)造模前4周采用花生油灌胃,0.05ml/d。STZ对照组和1,25(OH)2D3组均于实验第5周开始第1天腹腔注射福氏完全佐剂(CFA),0.5 ml/只,第2天按30 mg/kg STZ枸椽酸溶液腹腔注射,以STZ对照组全部成模为准,停止造模;成模后2周处死。其余8只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花生油灌胃,0.05ml/d,灌胃4周,不注射STZ。观察1,25(OH)2D3对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对胰岛素、血糖的影响。结果 STZ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造模成功,1,25(OH)2D3组10只大鼠中6只成模,造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组血糖曲线下面积(AUC)为(21.301±4.699)mmol·h/L,明显低于STZ对照组[(31.183±4.567)mmol·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组胰岛素AUC为(1.105±0.356)μg·h/L,明显高于STZ对照组[(0.472±0.162)μg·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1,25(OH)2D3水平与胰岛素AUC呈正相关,而与血糖AUC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17,P=0.04;r=-0.562,P=0.02)。结论 1,25(OH)2D3对STZ所致SD大鼠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PPARgamma Pro12Ala polymorphism has been associated in several studies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Weak hints are availabl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PPARgamma Pro12Ala on postprandial metabolism. In 708 men, aged 45 to 65 years the PPARgamma2 Pro12Ala genotypes were determined and postprandial TAG, insulin, glucose and NEFA after a standardized mixed fat meal and insulin and glucose after a glucose load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total sample, we did not find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genotype on the postprandial metabolism. In the subgroup with BMI <30 kg/m2,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TAG and insulin levels as well as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Ala12Ala group than in the Pro12Pro group after the mixed meal. In contrast, the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insulin levels and HOMA after the OGTT. To investigate if differences between a fat-containing meal and OGTT are caused by adiponectin, we examined a BMI- and age-matched subgroup.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genotypic groups. The effects of the PPARgamma2 polymorphism on insulin sensitivity are mediated by affluent dietary fat. We did not find evidence that adiponectin as a fatty-acid-dependent adipocyte factor is a causative factor for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25-羟维生素D不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早期于本院就诊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确诊妊娠时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空腹胰岛素(FIns),于孕24~28周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血清25-(OH)D水平分为25-(OH)D正常及不足组,比较GDM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相关指标的差异;按照OGTT的血糖值,将GDM孕妇分为不同时间点血糖正常及异常组,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OGTT血糖值的关系。结果:血清25-(OH)D不足组中的GDM发生率及HOMA-IR均高于25-(OH)D正常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低于25-(OH)D正常组(P0.05);糖耐量指标中,服糖后1、2h血糖异常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空腹血糖异常组与正常组间血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妇血清25-(OH)D不足可以降低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重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早期检测,对GDM的发生可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