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厚性幽门狭窄(HPS)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为了探讨常规体表超声在HPS诊断中的价值,从2002年8月~2004年3月,笔者对12例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生后出现呕吐并进行性加重的患儿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特点。结果与结论8例临床可疑患儿超声均诊断为HPS。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进行检测的结果 与X线造影检查结果 对照,以探讨高频超声检查与X线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X线造影下诊断为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各径线,观察胃腔情况,并与X线造影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例X线造影检查疑似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经超声检查后排除;其余32例高频超声诊断为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高频超声测得幽门管长度为20.3±3.31mm,X线造影下测得16.2±3.68mm,与胃镜下测量相比较,超声下测量较为准确,X造影下测得的幽门管较短.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 .  相似文献   

4.
岳湘竹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61-126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的28例CHP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及胃蠕动和排空情况等超声指标。结果28例患儿术前均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后3d之内进行丁术,均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其中1例合并幽门前瓣膜,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便快捷,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可作为常规及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呕吐患儿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者进行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测量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临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患儿,其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诊断标准,并与手术结果相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凼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呕吐患儿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者进行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测量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临床怀疑先天性凼门肥厚性狭窄的患儿,其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诊断标准,并与手术蛄果相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凼门肥厚性狭窄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及X线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的超声及X现检查结果分析。结果 106例患儿超声确诊99例,X线造影确诊101例。结论超声及X线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上无明显差别,超声检查操作简便,避免使患儿接触放射线,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个别超声诊断不满意的患儿再进一步行X线消化道造影。  相似文献   

8.
吴梦琦 《工企医刊》1997,10(2):47-48
肥厚性幽门狭窄(Hypertrophic)Ploric stenosis简称HPS)是婴儿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易造成胃梗阻潴留。我院对临床怀疑HPS患儿进行B超检查并与X线钡餐(GI)检查及手术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206例,同时选取在本院做儿童保健的正常婴幼儿10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超声测量值的差异;比较超声测量值与手术测量值的差异;以及超声评分诊断CHPS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CHPS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幽门管明显增厚且呈梭形低回声,浆膜层为高回声,黏膜为强回声,幽门管腔为无回声,幽门管横切面呈"靶环征",纵切面呈"宫颈征"。CHPS患者的超声评分、幽门管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高、幽门管直径高于正常对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99.77、45.34、29.24、38.42,均P<0.05);两组的胃体部肌层厚度的差异无显著差异(t=0.99,P>0.05)。CHPS患者幽门管长度、幽门厚度、幽门管直径、幽门管肌层厚度的超声测量值与手术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62、0.57、1.82、1.78,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评分诊断CHPS的阈值为4.49、灵敏度85.92%、特异度77.00%、约登指数0.629、ROC曲线下面积为88.82%。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可根据超声动图,超声测量值和超声评分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0.
鲁莹  马岩  张晓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4074-4075
目的:了解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1 ~ 2012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消化系统患儿中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幽门狭窄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两年间消化系统手术共1114例,其中肥厚性幽门狭窄40例,占3.59%,处消化系统疾患的第5位,但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占第2位.结论:肥厚性幽门狭窄在小儿消化系统手术疾病中占有重要比例,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LOKA SSD-1000型B超诊断仪,对临床疑有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患儿进行B超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准确率(98.8%)明显大于临床诊断,并且具有特异性,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62.1%),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128例中,有83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包括1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42例幽门无异常,3例超声检查为幽门痉挛。结论: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检查,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具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新生儿及婴儿呕吐乳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B超在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焰  赵辉  翟宇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114-1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LOKA SSD-1000型B超诊断仪,对临床疑有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患儿进行B超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准确率(98.8%)明显大于临床诊断,并且具有特异性,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62.1%),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128例中,有83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包括1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42例幽门无异常,3例超声检查为幽门痉挛.结论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检查,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具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新生儿及婴儿呕吐乳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21例CHPS,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进行了X线钡餐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法加以比较,选取30例健康婴幼儿幽门的测量作对照组,并对其测值与CHPS组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证实的21例CHPS,超声及X线检查完全正确。超声测量CHPS幽门管的长度≥16mm,幽门管直径≥14mm,幽门管壁厚度≥4mm。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钡餐检查对CHPS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但前者既可实时显示幽门管狭窄的程度、胃的蠕动及其内容物的动力变化,又可清晰显示肥厚幽门管壁的厚度。结论 高频超声是CHPS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通过对120例患儿的影像学检查,达到确诊的目的。结果经过手术证实,120例患儿全部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结论影像学检查适用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  相似文献   

15.
陆煜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22-3123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探讨X线检查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计算X检查结果的诊断敏感度。[结果]①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X线检查发现有胃排空延迟35例(100.0%),胃扩张31例(88.6%),胃食管反流26例(74.3%);"鸟嘴征"30例(85.7%),"线样征"29例(82.9%),"肩样征"25例(71.4%),"双轨征"22例(62.9%),"蕈伞征"20例(57.1%)。②上述5项征象,以任意2项阳性即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以任意3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88.6%;以任意4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65.7%;以5项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31.4%。[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典型X征象包括狭窄、细长的幽门管以及肥厚压迫的幽门环肌。使用任意3项阳性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标准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导致部分患儿延误诊治。对呕吐患儿及时行胃肠造影检查,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将我院2002年至2005年经胃肠造影检查并手术证实的1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军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0):44-4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对37例CHPS婴幼儿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检查结果与40例正常同龄婴幼儿对比。结果 CHPS患儿幽门肌层厚度为4.2~5.7 mm,幽门管长度为14.3~22.4 mm,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CHPS超声图像非常典型:沿幽门管横切面扫查,图像呈"环状征";沿幽门管纵切面扫查,图像呈"子宫颈"征;幽门腔呈线样稍强回声;胃腔多见大量潴留物,通过受阻,可见逆蠕动。结论高频超声能对CHPS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CHPS)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 ,是由于幽门的环形肌肥厚 ,使幽门管腔狭窄 ,发生上消化道不全梗阻 ,占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第 3位。本文总结了 1998~ 2 0 0 0年外科住院 6 2例CHPS的超声表现 ,均经手术证实 ,现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病例为 1998~ 2 0 0 0年本院外科住院患儿 ,共 6 2例 ,男 5 7例 ,女 5例。年龄 10天~ 3月 ,平均 2 4天 ;其中足月儿 6 1例 ,早产儿 1例。呕吐时间 <10天 6例 ,10~30天 4 9例 ,>30天 7例 ,均有渐进性溢奶。 5 0例患儿呈喷射性呕吐 ,为胃内容物及奶块 ,有 1例呕吐物为胆汁 ;…  相似文献   

20.
商国志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650-465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机械性幽门梗阻,以喷射性呕吐、低体重、营养不良、代射紊乱、水电、酸碱平衡失调、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特征,应及时纠正,尽早手术治疗,我院采用七氟醚或异氟醚全身麻醉下行幽门成形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