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搏定是钙拮抗剂,临床中主要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笔者于1986年8月至1994年8月,应用异搏定分组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病人36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60例患者中支气管哮喘117例,喘息型支气管炎243例,皆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44例,女216例.30岁以下90例,40岁以下36例,50岁以下60例,51岁以上174例.全部病例接受抗生素等基础治疗,而均未采用激素及其它平喘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溶液治疗82例肺部喘息性疾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支气管哮喘病人78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68例,肺纤维化病例8例、矽肺4例共158例,男性96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16~82岁(49±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支气管哮喘病人4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33例,肺纤维化病例6例,矽肺3例。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16~78岁,平均:52±4  相似文献   

3.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可导致肺气肿、肺心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防治,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6年1月~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8岁以下的病人,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支气管哮喘32例,分别以实用儿科学:1987年4月全国哮喘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5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平均病程2年以上,16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病程3年以上,支气管哮喘平均病程5年以上.1.2 方法 西医治疗方法:卡介苗素针剂(长沙市制药  相似文献   

4.
林春龙 《医学文选》2002,21(6):813-814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呼吸费力 ,痰不易咳出。因此 ,促进气道通畅 ,改善通气功能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采用吉诺通与硫酸镁配伍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32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95例 ,男5 6例 ,女 39例 ,平均年龄 ( 4 7.4± 1 3.5 )岁 ,病程 2~ 30年 ,平均 ( 1 0 .7± 4.5 )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咳痰伴喘息 2年以上 ,每年发病 3个月 ,有肺部干、湿性口罗 音 ,胸片有异常表现。用药前 1周停用除硫酸镁外所有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及其他镇咳化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利用氨茶碱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以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P<0.01).结论 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总结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结果,提倡应用山莨菪碱缓解喘息发作。方法:观察11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用山莨菪碱的治疗结果,分析发病机制、作用机制,总结疗效。结果:本组病例的总有效率为92.8%。结论:山莨菪碱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发作有效。  相似文献   

7.
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于3以下岁儿童,以喘息为主要表现,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该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本研究采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辅佐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5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儿表现为咳嗽、咳喘,严重者发绀;可见肺气肿体征,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吸气时可有中小湿啰音.血白细胞计数多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强.全部患儿无心脏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排除先心病、肺门淋巴结核、免疫缺陷和支气管异物等疾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5个月~3年;对照组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6个月~3岁,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1999~ 2 0 0 1年我们在使用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 ,应用硝苯地平治疗 5 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治疗组男 41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0 .1(3 6~ 72 )岁。对照组 3 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1.3 (3 5~ 73 )岁。1.2 诊断标准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按 1977年 1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 ;急性发作期参照 1992年12月第一届全国哮喘会议制定的哮喘急性发作分度标准。1.3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使用抗感染和解痉平喘药物 ,并补充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7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B组和A组,各35例.A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B组患儿给予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两组患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所对应的体征和肺部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相比较,A组患儿为74.29%,显著低于97.14%(Z=7.791,P<0.05);B组患儿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所对应的体征和肺部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均要显著少于A组(P<0.05);A组患儿心悸1例,B组患儿1例心悸,1例口腔溃疡,未见头疼、水肿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两组患儿在药物孟鲁司特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快速控制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主要探讨CC16、胱抑素C与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2008年1月至12月经我院儿科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为胎龄、性别相匹配、同期在儿科诊治病人20例.抽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对照组全血3m1,分离血清.标本搜集完整后一起用酶联免疫吸附(EIJSA)法检测血清CC16含量、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胱抑素C,数据资料用t检验分析.结果 喘息性支气管炎组30例Cystatin C平均值为1.64mg/L,对照组20例,平均值为2.1 2mg/L,CC16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平均值为74 μg/L,对照组20例,平均值为131 μg/L.两组比较P<0.01.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中,CC16、CysC具有保护作用,半胱氨酸蛋白酶与其抑制物CysC之间否处于失衡状态,可以促发肺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喘息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与其血清总Ig E、肺功能及社会因素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患儿(28 d<年龄≤3岁)共300例,其中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患儿150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而无喘息症状患儿150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总Ig E值、行肺功能检查,比较2组其差异性;并对入选患儿行流调问卷调查,从中分析引起婴幼儿喘息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组中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TEF 25%、TEF 50%、TPTEF/Te、VPTEF/V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患儿喘息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个人过敏疾病史、家族哮喘或过敏病史、既往使用抗生素、被动吸烟、家中养花草有关。结论婴幼儿喘息时其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升高,肺功能水平明显下降;婴幼儿喘息的相关因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个人过敏疾病史、家族哮喘或过敏病史、既往使用抗生素、被动吸烟、家中养花草。  相似文献   

12.
喘息为儿科常见症状,临床上婴幼儿喘息最常见原因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现将我们收治的32例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岁。4个月~2岁者25例,占78%。32例均有喘息气短和肺部哮鸣音。14例有眼鼻痒(表现反复搓眼鼻),12例连续打喷嚏。3例在发病12小时内出现哮喘。22例  相似文献   

13.
李萤 《吉林医学》2013,34(3):411-412
目的:对硫酸镁应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加以分析总结。方法:选择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79例,分为A组与B组,A组45例患者为治疗组,B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以硫酸镁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经治疗,A组患者发热、喘憋以及喘鸣音消失等病症改善时间相比于B组较少,有效率相比于B组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结论:硫酸镁应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 1 998年元月至 2 0 0 0年 1 2月采用普鲁卡因治疗小儿哮喘息性疾病 68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1 1 2例病儿均为住院患儿 ,年龄 6个月至 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68例 ,男40例 ,女 2 8例 ,其中喘憋性肺炎 1 0例 ,合并心衰 6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 5 8例。对照组 44例 ,男 2 5例 ,女 1 9例 ,其中喘憋性肺炎 5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 3 9例。两组病人临床均伴有气促、气喘、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部听诊布满哮鸣音和少量粗湿罗音 ,有的伴有口唇发绀、鼻翼煽动、呼吸三凹征。两组病例在病史、临床体征及…  相似文献   

15.
哮喘性支气管炎(又称痉挛性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目前对本病的看法尚不一致,特别远期随访结果,国内尚未见报导。因此,将我科曾住院哮喘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为喘支)90例,经5~15年随访的情况,初步分析,以供参考。一、病例选择标准1.初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前。2.常伴上呼吸道感染,呼气延长,有哮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伴发持续性喘息是否与气道定植菌、感染菌有关联,其可能的病原体分布和构成与不伴持续喘息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有何异同.方法搜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39例,对照组42例.入选病例均提供基本资料,并行血常规、胸部X线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痰细菌学检测、非典型病原体血清学检测、真菌培养.结果病例组痰真菌培养阳性率为76.9%,细菌阳性率为35.9%,真菌构成中念珠菌21例,曲霉菌10例;而对照组痰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6.2%,细菌阳性率为33.3%,真菌构成全部为念珠菌.结论慢性气道疾病并持续喘息患者的病原学构成以真菌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有细菌感染;其并发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可能为痰真菌培养阳性;曲霉菌可能是导致患者持续喘息的主要真菌菌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腺肽佐治儿童喘息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07例儿童喘息性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加用胸腺肽治疗,按无效、有效、显效计数病例。结果治疗组有效及显效患儿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胸腺肽佐治小儿儿童喘息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红霉素加赛庚啶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喘息性疾病多由于病毒感染或支原体感染、接触过敏原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和高敏反应 ,及时有效地控制气道炎症和高敏反应为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我们于 1998~ 2 0 0 0年采用红霉素加赛庚啶抗炎及抗过敏反应治疗 80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按 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和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 ] ,选择 16 0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其中男 81例 ,女 73例。年龄 <1岁 4 2例 ,~ 2岁 6 7例 ,~ 3岁 5 1例 ,平均 2 .0 5岁。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7天 ,…  相似文献   

19.
作者调查了本科1972年1月~1983年12月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例,其中支气管哮喘17例,占0.15%;喘息性支气管炎18例,占0.16%,似乎此两种疾病在本地区为少见疾病。本文并对此两种疾病进行了临床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1990~1993年我院共收治喘息性支气管炎250例,占儿科同期住院病例的10%,全部病例根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采用平分法诊断,年龄小于3岁,反复发作≥3次,常伴有呼吸道感染,呼气延长,且以哮鸣音为主,吸气时可闻及粗湿罗音。喘息平分法不够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者,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