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013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医院感染监测,了解新生儿病房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实现"零容忍"。方法:根据不同体重和有无病理情况分为新生儿病房组和母婴同室组,针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两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新生儿病房组共监测317例新生儿,虽然实施了有创操作如使用呼吸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等,由于管理措施得力,无院感病例发生;母婴同室组共监测1 683例新生儿,均为正常足月新生儿、无器械使用,出现3例医院感染病例。结论:新生儿病房收治低体重、有异常情况和较高感染风险的新生儿,医护人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相关指南、制度和措施,实现"零容忍";母婴同室护理感染风险相对较低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病房管理上较宽松,出现3例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效控制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加强手清洁与消毒,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针对性护理.结果: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控制感染因素,是预防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茹 《医学争鸣》2005,26(Z1):71-71
0引言 自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婴同室在全国已逐步推广.我院自2000年实行母婴同室,我们体会其优点是:及时按婴儿的需要喂哺,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新生儿心理和智能的发育.但产妇和家属在护理新生儿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窒息、呛咳、烫伤、捂被综合征等,加之母婴同室病房探视人员较多,对病区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管理方面,应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母婴同室1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溢奶误吸、意外伤、捂被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提升,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做好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及防范工作,可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护理工作难点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难点所在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破解的措施对策.结果 强化技术操作规范,健全落实管理制度,推行人性化管理和风险管理,增强感染控制意识,对相关护理难点的解决成效明显.结论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对破解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护理难点,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伟娴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86-1087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分娩的114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母婴同室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进行研讨,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然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相关因素有产妇消毒、卫生观念不强、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产妇或家属新生儿抚育知识掌握不足、护士经验不足、护士人员配置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有:健全护理规章制、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采取相应预防措施,1143例产妇中未曾发生1例护理安全问题。结论:母婴同室是增强母婴交流,加强母乳喂养,促进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有效方法。但是母婴同室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应给予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对新生儿感染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中分娩且母婴同室病例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调查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增强母婴交流,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施新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12-3113
目的: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减少污染源,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采用监测调查与管理措施。结果:使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率降低到0.81%。结论:加强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全面管理,保证产科质量达标,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于1993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实行了纯母乳喂养及24h母婴同室。针对新生儿各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功能低下,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而母婴同室之后来往人群多,病原微生物较易繁殖。我们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对母婴同室病房的管理,从护理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收到理想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过程中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随机将122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61例,A组新生儿沐浴时常规护理,B组新生儿沐浴时应用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B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过程中,应用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后,可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母婴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提高母乳喂养,这对预防新生儿疾病,增加母子感情有促进作用.由于母婴病房是开放式管理,探视人员增多,而产妇和新生儿抵抗力弱,这势必会增加产妇和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为了确保母婴健康,针对母婴病房的特殊性,我院制定了严格的预防控制母婴病房院内感染的制度措施,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住进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2组产妇产后SDS评分、婴儿护理知识掌握度、产后护理知识掌握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婴儿护理知识掌握度、产后护理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增强产妇的自护能力,改善产后心理状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地处高原,住院患者大多都是少数民族,陪护及探视人员较多,做好病房的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能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我院产科为了建立和巩固母乳喂养,加强母婴接触,采用母婴同室是我院产科的住院方式.由于产妇和婴儿均属于易感人群,为了避免发生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在母婴同室病房,产妇和新生儿是易感人群,为了保证母婴健康采用消毒隔离的方法保护易感人群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我们总结出较完善的一套消毒隔离管理措施,降低了母婴同室的感染率,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20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2月(试验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程序化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新生儿护理风险项目清单及其各种类型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入院首次护理风险评估由专业组长执行,各班风险评估及其管理责任由带班组长负责,登记此期间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并与2010年3月-2011年2月做历史对照.结果 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12例,其中皮肤损伤3起,输液外渗8起,其他1起,护理投诉8起;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41例,其中皮肤损伤12起,输液外渗25起,其他4起,护理投诉25起.两组护理缺陷及投诉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可增加护理风险管理的预见性,避免风险评估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的新生儿1984例,采用回顾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1 984例新生儿中发生感染15例,感染率为0.756%;其中呼吸道感染4例,新生儿脓疤疹11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由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个体原因引起.绪论 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管理,加强健康宣教,从而减少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母婴同室与新生儿感染杜世华,金红主题词婴儿.新生.疾病/预防和控制;母婴护理;病房中国图书分类号R174.6;R473.72本文对我院1994年9~12月份平产分娩的母婴同室新生儿204例与1993年同期平产分娩的非母婴同室新生儿243例感染情况作对...  相似文献   

18.
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称之为早期新生儿.由于产后七天是产妇产后在病房观察和治疗的时期,所以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产妇的同时也承担着护理新生儿的重任,以下是笔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母婴同室病房产妇90例为对照组,9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对母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泌乳起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母婴同室病房中有益于母婴健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称之为早期新生儿.由于产后七天是产妇产后在病房观查和治疗的时期,所以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产妇的同时也承挡着护理新生儿的重任,以下是笔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