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外鼻部位于面部正中,其形态异常影响容貌,而严重鞍鼻畸形给患者带来痛苦。在治疗上主要是充填物整复局部外形。我科自1985年以来对15例严重鞍鼻畸形行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引起鞍鼻及鼻的缺损性畸形的原因较多,如萎缩性鼻炎,鼻的特殊感染,鼻中隔脓肿软骨坏死及外伤性或肿瘤摘除术后,均可造成鼻部畸形。这类患者由于鼻的畸形造成沉重的精神上的负担,甚至引  相似文献   

3.
病例:郭家强,男,24岁,未婚,农民,淮安藉。6岁时鼻部长期感染,遗留鼻部严重畸形。1982年5月4日入院就治。体检所见,全身发育良好。鼻部:鼻梁凹陷,右鼻腔粘连右鼻翼,右鼻翼塌陷,小柱和中隔完全缺失,上唇受牵外翻上翘,肥厚臃肿。诊断为鞍鼻合并鼻小柱缺损畸形。见照片(1)。手术:  相似文献   

4.
鼻缺损或畸形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容貌,亦影响正常鼻功能.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鼻部咬伤造成鼻尖及鼻翼缺损、鼻腔暴露、及鼻底朝天的,鼻骨骨髓炎引起鼻梁塌陷、鼻前庭闭锁、以及鼻部肿瘤需要连同鼻尖、鼻  相似文献   

5.
鼻部畸形特别是鞍鼻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某些鼻腔疾病、鼻外伤或先天性外鼻发育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鞍鼻或其它外鼻畸形,此类患者求治心切。近年来随着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日益广泛,经过一些学者的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证实,高分子材料硅橡胶,是一种体内植入埋藏的良好材料。为了寻求一种简易良好的外鼻整形法,数年来我们与晨光化工研究院二分厂等单位协作,研制了一种注射用的有机硅凝胶,本品呈液态,注入组织内即凝为固态,有良好的整形效果。本研究第一阶段由1976年至1979年,用GN502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1982年以来,应用医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对7000多例鼻部低陷畸形、颏短小者进行整形整容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迄今未见有癌变发生,感染率亦极低。 从美学观点看,鼻的形态在于和谐美,与额、唇、眼、颧部和面形的宽窄取得对称。矫正鼻梁畸形应综合整复鼻的长度、高度、角度、鼻尖、鼻柱突的形态,鼻翼的弧度,呈现挺拔(高度)、秀丽(长宽度)、鲜明(角度)的鼻型。 1、长度 理想的鼻长度为面长的1/3,成人一般在6cm左右。严重的鞍鼻用手术矫正可使鼻伸长。抬高鼻根,提高眉尖、加厚鼻柱突,亦可起到伸长鼻长度的效果。 2、高度 在鼻梁低陷处植入支撑组织,使鼻梁增高,是矫治鞍鼻的主要措施,加  相似文献   

7.
鞍鼻畸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鼻部发育缺陷和外伤畸形 ,往往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和精神上的痛苦 ,很多患者有强烈的美容欲望。我科总结以往应用固体硅胶隆鼻的经验 ,于1996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间严格选择单纯性鞍鼻患者 ,或低鼻者应用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隆鼻术 4 8例 ,效果较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4 8例 ,男 17例 ,女 31例 ,年龄 17~4 3岁 ,平均 2 4岁 ,均为单纯性鞍鼻或低鼻患者 ,其中 4 6例为先天性发育畸形 ,2例为外伤性鼻根部塌陷 ,畸形程度轻重不一 ,填充材料用料 2~ 4 g不等。1.2 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鼻硅胶假体在治疗陈旧性外伤性重度鞍鼻与轻度歪鼻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对陈旧性外伤性重度鞍鼻畸形与轻度歪鼻畸形的16例患者,利用硅胶整形块雕刻成单个适宜鼻硅胶假体,将其置入鼻背。结果所有患者均置入单个自行雕刻的假体进行矫正,手术时间45~85 min,平均(60±7)min。所有患者随访3~36个月,术后切口瘢痕隐蔽,鼻部外形良好,无假体移位、外露等并发症。1例患者由于拉合胶布过敏,术后第2天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予以去除拉合胶布,术后第5天水泡吸收消退;3例患者术后鼻部及眼部皮肤组织肿胀明显,给予马栗种子提取物片促进消肿治疗;其余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均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单个硅胶鼻假体治疗外伤后重度鞍鼻畸形,或伴有轻度歪鼻畸形的患者,手术操作简单,耗时少,费用低廉,无继发损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
总结21例严重鞍鼻畸形整形的经验,一般采用鼻翼鼻尖部蝶形切口;鼻根部宽阔的严重鞍鼻或鼻尖缺失者,采用鼻背部“V”形切口。鼻支架发育不全植入自体骨填高鼻梁,鼻小柱短小者植入物修成“L”形,植骨用螺钉或钢丝结扎固定。鼻梁短小者,鼻背皮肤“V-Y”向下推进延长鼻梁,严重者整个鼻下部向下推进,鼻背部骨膜下移修复鼻腔衬里缺损。结果鼻深增高0.65cm,鼻长度延长0.7cm。表明鼻背皮肤“V-Y”向下推进可有效地延长鼻梁,鼻背部骨膜向下推移可修复鼻腔衬里缺损,采用肋骨垫高鼻梁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21例严重鞍鼻畸形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21例严重鞍鼻畸形整形的经验。一般采用鼻翼鼻尖部蝶形切口;鼻根部宽阔的严重鞍鼻或鼻尖缺失者,采用鼻背部“V”形切口,鼻支架发育不全植入自体骨填高鼻梁,鼻小柱短小者植入物修成“L”形,植骨用螺钉或钢丝结扎固定。鼻梁短小者,鼻背皮肤“V-Y”向下推进延长鼻梁严重者整个鼻下部向下推进,鼻背部骨膜下移修复鼻腔衬里缺损,结果鼻深增高0.65cm,鼻长度延长0.7cm,表明鼻背皮肤“V-Y”向下推进可有效地延长鼻梁。鼻背部骨膜向下推移可修复鼻腔衬里缺损,采用肋骨垫高鼻梁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积血,常见于鼻部外伤,鼻骨骨折或中隔发生骨折,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甚至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其有可能自行吸收,或可能并发鼻中隔膜脓肿,甚至出现鞍鼻畸形,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置。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积血,常见于鼻部外伤,鼻骨骨折或中隔发生骨折,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甚至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其有可能自行吸收,或可能并发鼻中隔膜脓肿,甚至出现鞍鼻畸形,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面部邻近部位皮瓣在外鼻部分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39例因外伤或鼻部肿瘤术后造成外鼻部分组织缺损患者,在局麻或全麻下清除创面或病变组织,选取面部邻近部位皮瓣进行修复。结果:3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受区、供区Ⅰ期愈合,患者较满意。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鼻外观良好,无明显瘢痕及畸形,修复组织触觉、痛觉存在,色泽、质地、光化性损害程度与周围皮肤组织相似。鼻部生理功能正常。随访期内鼻部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面部邻近部位皮瓣修复外鼻部分组织缺损效果良好,遵循鼻部美学分区,皮瓣设计合理,鼻外形美观,无明显畸形及继发性瘢痕形成,患者对修复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报告患者 ,男 ,2 7岁 ,汉族。主因鼻塞头痛 1年半 ,伴涕血、听力减退半年 ,鼻变形于 2 0 0 0年 2月 15日入院。患者于 1年半前出现鼻塞、头痛 ,按副鼻窦炎治疗 ,无缓解 ,于半年前症状加重伴涕中带血 ,双耳听力逐渐减退 ,2个月前出现低热 ,体温 37~ 38℃ ,鼻逐渐变形 ,鼻梁下陷 ,呈鞍鼻 ,无皮疹、关节痛。既往体健。查体 :T 37℃ ,P 88/min ,R 18/min ,BP 17/11kPa ,发育营养良好 ,精神佳 ,皮肤淋巴结无异常 ,头颅无畸形。鼻 :畸形呈鞍鼻 (鼻梁下陷 ,鼻尖上翘 ,鼻翼外翻 )。鼻道分泌物潴留 ,有结痂 ,鼻中隔后缘肿胀 ,充…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鼻骨骨折常伴有鼻中隔软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等多部位骨折、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通气功能,还可导致外鼻畸形。影响患者容貌的美观。因此,正确诊断和整复鼻部骨折是十分重要的。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诊治因外伤引起鼻部骨折患者14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面裂鼻畸形是指累及鼻部亚单位的先天性颅面裂隙畸形,表现为鼻部组织的部分或完全缺失。其中以正中裂(Tessier 0号面裂)、旁正中裂(Tessier 1号及2号面裂)及眼裂(Tessier 3号面裂)为主。面裂鼻畸形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融合失败及外胚层渗入两种假说。临床上可根据鼻部亚单位理论对鼻畸形进行分析,进而制订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对合并眶距增宽的鼻背畸形,可通过眶间/鼻背截骨术对眼鼻进行同期修复,并选择合适的假体置入物或自体软骨移植物以增加鼻背高度。鼻翼畸形可选择局部皮瓣、复合组织瓣结合耳甲腔软骨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但目前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亟待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以改善面裂鼻畸形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歪鼻是指鼻梁或鼻尖偏曲面轴中线0.2 cm以上所致的外鼻畸形[1].其表现为外鼻尤其是鼻尖与鼻根的偏斜,常常与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8.
鼻高耸于颜面中央,易受外伤。鼻外伤的性质和程度,视作用于鼻部物质的性质和暴力的程度而定。锐器多造成鼻部裂伤,而钝器除致组织挫伤外多同时造成鼻骨、上颌额突,鼻中隔三部单独或同时发生骨折,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早期处理,日久多遗留鼻部畸形和鼻功能障碍。鼻外伤鼻部骨折的早期处置,应该满足三个基本要求:(1)不留外鼻畸形,(2)保持鼻腔正常功能,(3)杜绝感染,并应尽量争取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9.
毋哲生  石丽亚 《新疆医学》1995,25(3):171-172
鼻锥和鼻中隔紧密相连,故鼻部的畸形常伴有鼻中隔的畸形,在做鼻部整形术时必须同时处理鼻中隔。我们于1989~1992年采用鼻内切口行鼻中隔鼻成形术矫治鼻畸形2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8~39岁。按凌荧的分型法,属偏斜型即单纯性歪鼻者8例,扭曲型即鼻根和鼻尖均位于面轴中线上而鼻梁弯向一侧、偏离中心呈“C”形者15例,歪扭型即鼻尖和鼻梁向不同方向偏离中线呈“S”形者2例。先天性9例(多为单纯偏斜型),外伤性16例(多为扭曲型)。术后观察6个月~3年,手术效果均良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王文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16-317
鼻骨骨折为鼻部最常见的创伤,由于外鼻的解剖特点突出,应为面部最高点,且缺乏周围骨质的支撑,比较脆弱,容易遭受各种暴力,或机械性创击而致伤。如果复位后得不到很好的护理,将会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导致复位失败,严重者将使患者出现鼻梁塌陷或偏斜,将造成后天五官畸形,不但给本人生活带来极大痛苦,还将会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笔者将我科2008—2012年5年中有完整的门诊及住院病例中,以鼻部外伤为主诉的初诊患者,通过对病人主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