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之一.HP在人群中的流行不但取决于患者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人经济状况,而且与年龄有一定关系,据文献报告[1],儿童是受HP侵袭的易感人群.为了解海岛地区儿童及青少年HP感染现状,探索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关系,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8年8月至1999年7月对舟山市入托、入学儿童及征兵应征青年进行HP感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兴寿 《医药与保健》2003,11(10):33-33
世界上约有50%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简称HP),儿童是首次获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从婴幼儿开始就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7岁儿童感染率为30%,9岁约为40%,11~12岁接近50%。7岁以上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如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给他们做胃镜检查,绝大多数患有浅表性胃炎,极少数患有萎缩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存在的时间越长,对胃黏膜的损害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采州地区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体检过程中对部分人群行14C—尿素胶囊吞服后用YH04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呼气卡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所检人员总阳性率为60.60%,HP感染阳性率男性组为59.70%,女性组为62.30%,男女组别HP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的HP感染率有显著差异,年龄越大,HP感染率越高。结论:HP感染率无性别差别,随着年龄的增加,HP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学龄前儿童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90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幽门螺杆菌分型儿童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各检测指标与中间型及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较大,且幽门螺杆菌分型对其表达的影响也较大,应重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治疗与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徽和广州两地农村儿童少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209名20岁以下儿童少年进行HP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安徽和广州两地农村HP感染率分别为52.5%和29.6%(P<0.005);平均抗体水平分别为1.99±0.42和1.70±0.43(P<0.005).父母均为阳性的子女HP感染率为47.8%,平均抗体水平2.10±0.54,明显高于父母均为阴性子女的感染率(24.1%)和平均抗体水平(1.77±0.53)(P<0.005,P<0.01).结论两地间HP感染率及平均抗体水平有差异.子女HP阳性与父母感染有关.HP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高危人群,亦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HP感染与许多胃肠外疾病关系密切,尤其是对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影响较大.为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我们进行一些临床研究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方法]对近几年来用胶体金法检测的1059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结果按不同人群进行分析,同时将胶体金法与14C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法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体检人群HP现症感染42.3%,门诊就诊病人HP现症感染45.7%,儿科儿童组HP现症感染22.5%;胶体金法与14C-UBT符合率达99.03%。[结论]体检人群与门诊病人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儿童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胶体金法是一种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筛查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危险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是引起儿童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内、外等相关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如不给予根除治疗,将终身持续存在,甚至影响成人期的健康。本文就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成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相关疾病患者,其Hp感染是在儿童期获得,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Hp感染,感染的高发年龄在10岁左右。儿童是Hp感染的易感人群,并且Hp感染与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成年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的关系愈来愈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1]。为了解淮南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笔者采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elicobacter pyloristool antigen,HpSA)检查法,于2003年2月~2005年1月对该地区小学健康儿童进行了检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淮南市田家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VIP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14呼气试验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数目,静脉采血测定幽门螺杆菌抗体和甲功五项指标,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甲状腺结节数目和大小。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对象中幽门螺杆菌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及其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在FT3、FT4、TSH水平和甲状腺结节大小、结节是否多发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TPOAb和TGAb两个抗体滴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是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P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 (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之一。 HP在人群中的流行不但取决于患者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人经济状况 ,而且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据文献报告 [1 ] ,儿童是受 HP侵袭的易感人群。为了解海岛地区儿童及青少年 HP感染现状 ,探索 HP感染与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关系 ,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于 1998年 8月至 1999年7月对舟山市入托、入学儿童及征兵应征青年进行 HP感染的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舟山市 1998年入托体检儿童 10 14名(入托少儿组 ) ,年龄 3~ 6岁 (…  相似文献   

12.
<正>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等。因此,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2023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地区中青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方法]健康查体的中青年人群434例,其中男性370例,女性64例,进行13C呼气试验评价HP感染状况。[结果]人群总HP感染率47.7%,男性稍高于女性(48.1%vs 45.3%)。随着年龄增加,HP感染率逐渐增加,50~55岁组感染率最高,达59.7%,HP感染程度分层以中度感染所占比例较大,达35.3%。[结论胜利油田地区中青年人群HP感染率水平较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HP相关疾病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1-3].HP的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有关,且有家庭聚集性,不同国家、地区、人群感染率有明显差异.为了解拉萨市居民HP的感染情况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对西藏军区总医院1351例随机就诊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贫血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18名4~14岁儿童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同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 儿童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25.7%,4~7岁与7~14岁年龄组分别为14.5%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章的血红蛋白值为(97.9±6.9)g/L,低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值(128.8±7.3)g/L(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82.1%,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为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影响血红蛋白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对幽门螺杆菌(HP)的人群感染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HP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在胃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与胃癌发病有关的病原体。为了解邹城市饮食服务行业人群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酶链吸附测定)法对饮食服务行业查体人员,进行了幽门螺杆菌尿素酶(HPu)抗体的检测,并对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2857例健康体检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现状.方法 对2010年2月-2011年6月医院健康体检2857名健康人员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分析.结果 2857名健康人员中HP感染1683人,感染率为58.9%,年龄分布以30~39、40~49岁为最高峰,分别为75.7%和78.5%,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9.5%及33.2%,工人和知识分子感染率分别为61.1%和45.6%.结论 HP感染与年龄、性别及职业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中老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8月对南京市鼓楼区935例居民进行尿素14 C呼气试验测定,分析其感染率;同时应用调查问卷开展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幽门螺杆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35例居民中366例(39.14%)HP阳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消化道疾病史、消化道不适、是否吃辛辣和方便食品与HP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发现消化道疾病史与HP感染负相关,而吃辛辣和方便食品与HP感染正相关(P0.05)。结论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全国水平低,但感染仍普遍存在,应加强对消化道疾病的筛查与治疗,大力宣传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积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1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和检测的必要性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于50%,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区域分布差异很大,感染率3. 1%~73. 3%,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较高。中国自然人群感染率为54. 76%,儿童总感染率为29%(胃癌低发区总感染率为20%,胃癌高发区达55%),  相似文献   

20.
王红灵 《中国校医》2019,33(1):12-14
目的 观察高校教职工人群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加强对其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 空腹采集教职工体检人群静脉血,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抗体滴度,观察其感染情况。结果 人群HP总阳性率为43.3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5.82%,女性阳性率为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段分组比较其感染情况,各年龄组阳性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但只有41~50岁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年龄组和51~6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且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群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