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储博慧 《医疗装备》2009,22(7):76-76
呼吸机常规的清洁消毒不仅包括与患者直接接触过的外部气路即呼吸机管路,还包括其主杌外表、内部气路和气源过滤网。呼吸机管路通过气管插管与病人的呼吸道粘膜相接触,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极易作为医院内感染源,故此清洗消毒方法是否妥善,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清洗消毒器处理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天约有20-25台呼吸机在监护病房使用,对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及消毒至关重要。2006年6月医院开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呼吸机管道进行集中回收,统一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我院将全院所有科室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的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程序,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将我院ICU、RICU、NICU等科室使用后的呼吸机外置管路作为清洗消毒对象,采用瑞典洁定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及其配套使用的管路清洗架、鲁沃夫多酶清洗剂及纯化水清洗消毒设备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需使用无粉的无菌手套、一次性无菌无纺布包装袋、消毒标签等物品.  相似文献   

4.
邹联洪  徐晖  文辉  郭鑫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0):1262-1264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机消毒现状,分析不同级别医院呼吸机消毒管理水平的差异。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2017年4-6月对全国范围内286家不同级别医院的呼吸机管理工作人员调查医院呼吸机消毒管理现况。 结果 73.43%的医院呼吸机日常消毒和维护主要由护士负责,三级医院主要采用环氧乙烷方式对呼吸机外部管路消毒,二级医院主要采用酒精浸泡消毒,44.41%的医院进行呼吸机内部气路消毒,对呼吸机内部气道消毒的三级医院(三甲医院46.43%、三乙医院50.00%)比例高于二级医院(二甲医院36.07%、二乙医院40.00%)。分别有70.63%和72.38%的医院能够做到消毒重复使用呼吸机细菌过滤器或更换一次性呼吸机细菌过滤器,对呼吸机细菌过滤器进行消毒或更换的三级医院比例(三甲:分别77.38%和76.19%;三乙:分别69.05%和78.57%)高于二级医院(二甲:分别59.02%和62.30%;二乙:分别46.67%和53.33%)。 结论 与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在呼吸机气道管路消毒和维护方面的水平和意识较低,需加强呼吸机气道管路消毒方式、理论水平的学习,制定和执行呼吸机消毒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和保障呼吸机管路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影响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效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效果的因素.方法 认真把好呼吸机管路在回收、预处理、摆放方式、清洗消毒程序与方式、合理干燥时间、呼吸机管路消毒效果监测的每个环节的质量.结果 提高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使影响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效果的因素减少,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0%,保证呼吸机管路在有效的时间内安全使用.结论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提高了呼吸机管路的清洗质量,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500件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消毒,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采用目测法及采样监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500件呼吸机及其配件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消毒处理后,目测法观察合格率达到99.8%,采样监测结果均无菌生长,细菌检测阳性率为0。结论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标准规范程序对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清洗消毒,能切实保证消毒质量,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螺纹管为直接接触患者气管黏膜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必须要达到高水平消毒,呼吸机管路一旦污染,不仅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增加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和住院费用,还会导致医院感染的聚集性暴发。自2007年以来,医院供应室开始接收科室患者使用过的呼吸机管路,进行统一的消毒灭菌。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改进,清洗机93℃6min消毒后使用;清洗消毒后环氧乙烷灭菌后发回科室,现将3种方法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宛淑兰  阿荣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572-3573
呼吸机管路及加湿器的清洗与消毒与医院感染率有直接的关系,实践工作中对呼吸机管路及加湿器清洗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改进,积极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前常见的呼吸机内气路在结构大致可分3种类型:(1)吸气和呼气管路均可拆卸进行清洁彻底消毒.(2)内气路系统不能拆下进行清洁消毒,在气路出口处有细菌过滤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效果。方法对250件呼吸机管路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干燥及包装,采用目测法及采样细菌学检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50件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后,经目测及采样细菌学检测,均符合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 CFU/g或100 cm^2)。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呼吸机管路实施集中处理,能够确保清洗消毒质量,避免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V)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导致高病死率,高残率和高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为了规范管理,保障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确保临床患者的医疗安全,减轻临床护工的工作负担,我院自从2010年初开始将全院的呼吸机管路集中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TP检测法及微生物培养法两种检测法对呼吸机外置管路清洗消毒的监测效果,以加强呼吸管路的清洗消毒,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对清洗消毒干燥后的呼吸机外置管路及无菌存放4周的呼吸机外置管路,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及微生物培养法进行清洗消毒效果评价及细菌含量的检测.结果 在两个时间段采用两种检测方法,ATP数值≤2000 RLU微生物培养未检测出细菌及致病菌,合格率达到100.0%.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可对呼吸机外置管路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3.
有效控制呼吸机院内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支持系统——呼吸机应用前必须强调对重复性使用的部件进行卫生消毒灭菌,对一次性使用的细菌病毒过滤器,病人通气管路等按特殊卫生环保条例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诸如SARS疫区.医院控制感染中心应配合临床医学工程师及医护人员以科学的态度切实做好对呼吸机的清洁、卫生、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呼吸机管路的效果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方法处理呼吸机管路,与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方法比较,可以提高清洗质量,减少化学污染。通过对清洗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及附件细菌培养监测,证明采用热力消毒方法,更加保证了消毒质量。1材料与方法1.1采样抽取呼吸机管路两根,1根长管,1根短管。将每根管路内分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我院消毒供应室2009年3月依据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为了保征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效果,对全院实行管路统一清洗消毒,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清洗消毒灭菌呼吸机管路的效果。方法对患者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分别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法(对照组)与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酸化水浸泡消毒法(观察组1)和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EO灭菌法(观察组2),于消毒灭菌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比较,对照组:耗时53分钟,合格率为90%,而观察组1:耗时60分钟,合格率为100%,观察组2:耗时413分钟,合格率为100%。结论采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同时加上酸化水浸泡消毒处理呼吸机管路,效果快速、安全、有效,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果海青 《医疗装备》2011,24(9):73-73
呼吸机是医院重要的急救类设备,在临床救治急、危重症及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但因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时有发生,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08年5月开始担任全院30余台呼吸机复用管路的清洗消毒工作,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了消毒效果和使用安全,对预防与控制医院交叉感染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的落实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规范医疗机构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制定统一评估表,对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现场评估。结果17所奥运定点医院中,呼吸机数量≥50台的10所,均建立了清洗消毒制度和登记并能进行消毒效果监测;11所医院科室存在自行处理使用后的呼吸机,无法完全达到指南要求,存在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结论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技术指南,医院统一对呼吸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是降低通过外源性途径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全自动清洗机消毒呼吸机管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全自动清洗机对呼吸机管路消毒的方法,并讨论其无菌保存有效期。方法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消毒呼吸机管路,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在2种不同温度、时间、操作方法条件下的合格率;无菌室内保存30d后再采样。结果 消毒温度在92~93℃,清洗10min,烘干程序40min,全过程104nfin。条件下,监测结果均无菌生长,合格率达到100%。消毒后无菌保存30d后再采样,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结论 按全自动清洗机标准、规范的消毒程序对呼吸机管路消毒,能保证消毒质量,减少了人为操作的不规范性;消毒后可无菌保存30d。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呼吸机管路细菌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点与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入我院NICU 106例新生儿,从上呼吸机治疗第1~7天行呼吸机管路及附属部件和病儿气管深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同时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研究组56例,对照组50例),采用2种不同消毒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方法,比较不同消毒方法优劣. 结果呼吸机管路细菌阳性率随通气天数增加而增加,上机≤3 d细菌监测结果均为阴性,>3 d、≤7 d细菌培养有64例阳性;采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管路及附件细菌培养监测有8例阳性,需重新消毒灭菌,采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细菌监测均为阴性. 结论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更换消毒时间应在1~3 d内为宜;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消毒应采用初步浸泡消毒,严格清洗后干燥经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灭菌,才能确保无菌,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