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守栋 《江苏中医药》2009,41(12):61-62
目的:观察比较推拿、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推拿治疗)和对照组(针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测定评定、肩关节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客观评价推拿、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疼痛测定评分、肩关节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针刺治疗肩周炎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但推拿在临床疗效、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明显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舒筋外洗颗粒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活动度(PORM)、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治疗组患者UCL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明显减轻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关节粘连及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步四位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两步四位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后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推拿组治愈18例,占60%,有效9例,占30%,无效3例,占10%;对照组治愈11例,占36.7%,有效13例,占43.3%,无效6例,占20%;治疗前后患者自评量表和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推拿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步四位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舒筋止痛、活血散寒、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作用,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并结合不同体位进行操作,可修复损伤部位、调整关节功能,进而恢复肩关节周围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人,对照组36人,治疗组采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剌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根据肩关节疼痛程度(NR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活动度(melle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后NRS疼痛等级、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均P0.05),同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1例、12例、17例、6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应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值得在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定点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根据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度的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同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止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且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定点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在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手法松解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肩关节黏连手法松解术,术后对照组行常规肩关节康复指导训练演示指导护理,观察组在行常规肩关节康复指导训练演示指导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体内容为点穴按摩与中药熏蒸两部分,予以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的疗效评定、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 ley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ADL、活动度、肌力、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ADL、活动度、肌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的点穴按摩与中药熏蒸能更好的促进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手法松解术后康复治疗,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7):911-912
目的:探讨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与传统针灸配合中频脉冲电疗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两组治疗后都嘱患者作肩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缓解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快、疗效高于传统针灸配合中频脉冲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针疗法和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总体疗效及对疼痛和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腹针疗法,对照组行传统针刺法;分别进行肩关节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的改善相近.结论 腹针针法对肩周炎的镇痛效应与常规针刺法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肩凝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肩凝汤及布洛芬缓释片治疗,两组均给药30 d,观察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肩凝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凝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以功能锻炼为基础治疗,其中试验组100例患者采用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由临床医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试验组97例患者、对照组93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试验组显效率为95.88%,对照组显效率为65.59%,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简式McGill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凝肩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肩部不适及肩关节功能受限,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舒肩汤辅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肩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并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72/75),对照组为84.0%(6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肩汤辅以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针灸疗法更具优势,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肩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筋骨痛消丸配合外用七珠展筋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了用药前后疼痛程度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的对比,观察药物的疗效。结果:筋骨痛消丸配合七珠展筋散治疗肩周炎可以使患者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度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很好的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推拿、蜡疗配合等离子刀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推拿+蜡疗+等离子刀)和对照组(电针+推拿+蜡疗),各30例。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受术者患肩疼痛程度及活动度的评估。结果:治疗组中,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愈显率82.14%;对照组中,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愈显率55.17%。两组比较,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推拿、蜡疗、等离子刀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鳖甲风湿丸对寒湿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120例寒湿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我院制剂鳖甲风湿丸;疼痛严重时口服洛索洛芬。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艾灸、电针、拔罐和肩关节功能锻炼。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月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肩关节耐寒能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肩关节耐寒能力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结论:鳖甲风湿丸对寒湿型肩周炎患者有效,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肩三针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肩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筋通络法推拿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疗程2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以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血清SP、PGE2、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减轻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肩三针能显著缓解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关节疼痛情况,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度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组肩关节屈、肩关节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Ⅰ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自主功能锻炼;Ⅱ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自主功能锻炼。治疗结束后采用简化M cG ill疼痛问卷(SF-MPQ)评定患者疼痛情况,并测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F-MPQ评分中的疼痛感觉、疼痛情感、视觉模拟量表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均有所降低,Ⅰ组疼痛感觉、视觉模拟量表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降低程度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均增加,增加程度Ⅰ组大于Ⅱ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劳氏手法松解术能全面彻底地松解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在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传统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舒筋通络推拿法对肩周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常规组采取舒筋通络推拿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M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CMS评分高于常规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常规组的78.95%(30/38)(P0.05);结论:舒筋通络推拿法与针刺联合应用,能提高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术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肩袖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臂丛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术治疗。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全部完成随访,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随访,最终观察组24例(n=24),对照组22例(n=22)。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UCL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劣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法松解术治疗慢性肩袖损伤安全有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且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臭氧水关节腔冲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12月,采用臭氧水关节腔冲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患者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40~80岁,中位数51岁。肩关节后伸0°~30°,中位数10°;肩关节外展10°~50°,中位数25°。病程1~3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每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肩关节疼痛、活动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治疗前(6.82±2.32)分降至(2.21±0.47)分;肩关节后伸10°~60°,中位数54°;肩关节外展20°~180°,中位数169°;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愈21例、显效1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臭氧水关节腔冲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能够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