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IMT患者超声图像,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0.5~76.0岁,平均年龄45.1岁。分析病变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有无转移等特点。仅有5例腹腔IMT和2例盆腔IMT进行增强CT检查,余14例只做了超声检查。结果位于腹腔7例,位于盆腔4例,位于泌尿道2例,位于前臂、颈部、甲状腺、眼眶、阴囊、腹股沟、锁骨下、小腿各1例。13例瘤体最大径5 cm,8例瘤体最大径5 cm。14例瘤体边界清楚,7例瘤体边界不清楚。15例瘤体为低回声,6例为囊实混合回声。14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7例血流信号丰富。仅1例IMT发生腹腔大网膜多发转移,余20例IMT未发现转移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MSA、Desmin,其阳性率分别为100%(21/21)、100%(21/21)、100%(21/21)、47.6%(10/21)。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IMT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其有无转移等,但超声图的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7-2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表现,并对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间质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内呈均匀低回声,血液运行不丰富;较大者形态不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并可见液性区,血液运行丰富。平滑肌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呈均匀低回声.肿瘤部位消化道壁结构完整。平滑肌肉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楚,呈不均匀低回声;有坏死出血时声像图可见液性暗区。神经鞘瘤呈球状,形态规整,边界清楚,由黏膜下层向胃腔外生长,肿物部位黏膜连续完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超声检出率为100%.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4%.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8%。结论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腹腔或盆腔占位,后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诊断进一步证实。结果临床彩超所见腹腔或盆腔占位,后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证实来源为胃、小肠或结肠良恶性肿瘤27例,其中小肠及胃平滑肌肉瘤各3例,空结肠恶性间质瘤5例,胃及结肠腺癌14例,胃淋巴瘤2例。27例病人中26例行纤维内窥镜检查,15例病理活检为恶性肿瘤(15/27),1例病理回报炎症(1/27),10例未见明显占位(10/27)。结论临床彩超在诊断腹腔或盆腔占位中的价值应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在某些病例中甚至优于经典的纤维内窥镜和钡餐及气钡剂双重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孕期(孕11~14周)不同的超声异常指标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价值。方法对159例孕11~14周超声发现异常的胎儿进行绒毛或羊水核型分析,比较不同的超声异常指标所对应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结果最常见的早孕期超声异常指标依次为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全身皮肤水肿、颈部淋巴水囊瘤、鼻骨缺失或显示不清、心脏畸形和静脉导管a波倒置。NT增厚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4.5%(39/113),主要为21三体、18三体和45,x。全身皮肤水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76.7%(23/30),以45,X、18三体和21三体为主。颈部淋巴水囊瘤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2.5%(10/16),以45,x和21三体为主。鼻骨缺失或显示不清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71.4%(10/14),以21三体和18三体为主。心脏畸形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72.7%(8/11),以21三体和18三体为主。静脉导管a波倒置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0.0%(4/8),其中21三体2例、18三体和45,X各1例。结论NT增厚、全身皮肤水肿、颈部淋巴水囊瘤、鼻骨缺失或显示不清、心脏畸形、静脉导管a波倒置是最常见的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早孕期超声异常指征。全身皮肤水肿、心脏畸形、鼻骨缺失或显示不清、颈部淋巴水囊瘤是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的4种指征。这些指征同时出现得越多,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乳腺髓样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50.92岁;其中典型髓样癌35例,非典型髓样癌21例。患者手术前行乳腺超声检查,先用灰阶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再启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肿块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分析肿块血流阻力指数(RI),最后检查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结果乳腺髓样癌发生于左侧乳腺者占57.14%,高于右侧乳腺的4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髓样癌最大径平均值为2.39cm,略小于非典型髓样癌的2.52cm(P>0.05)。与非典型髓样癌比较,典型髓样癌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多伴后方回声增强,钙化较少见。乳腺髓样癌血液供应多较丰富,该组32例典型髓样癌、18例非典型髓样癌进行了CDFI检查,血流Ⅱ/Ⅲ级者分别占65.63%、61.11%(P>0.05),其中20例进行了多普勒频谱分析,RI>0.70。结论典型髓样癌与非典型髓样癌在肿块的边界、回声均匀与否,有无钙化及后方回声增强等超声表现明显不同,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姜阳 《医学信息》2019,(20):172-174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62个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超声诊断,比较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结节分型的诊断率、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率、良恶性结节超声诊断指标(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低、无声晕、有钙化、纵横比≥1)发生率、良恶性结节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50例,62个甲状腺结节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72.58%)和恶性结节(27.41%)超声诊断率分别与术后病理诊断率69.35%、3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恶性结节超声诊断指标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低、无声晕、有钙化、纵横比≥1发生率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信号分布少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准确率高,对患者无创伤、操作简单,且可显示良恶性结节超声征象特点,为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胆囊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晚孕来我院行超声检查的23560例孕妇胆囊异常情况、随访胎儿染色体及产后胆囊情况。结果(1)胎儿胆囊异常率为0.91%,其中胆囊缺如、胆囊增大、胆囊内异常回声胎儿分别占0.69%、0.21%、0.01%;(2)31例超声提示胆囊增大胎儿染色体检查发现整倍体5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染色体异常率为29.03%;(3)3例超声提示胆囊异常回声胎儿,2例在胎儿出生前异常回声消失,1例产后无特殊情况;(4)27例超声提示胆囊缺如胎儿产后出现胆道闭锁7例(25.93%),胆囊增大2例(7.41%),其余均为正常。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监测胎儿胆囊情况对于及早发现胎儿胆囊异常、染色体异常等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产前检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三角区神经鞘膜瘤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频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颈三角区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6例颈三角区神经鞘膜瘤患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肿瘤大多边界清楚,外形尚规则,内部为分布不均匀的暗淡粗光点或伴数量不等的不规则液性暗区,常使颈动脉、静脉受压移位,45例颈总动脉及其分支和颈内静脉位于肿瘤的浅面偏外或内侧,其中15例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扩大,13例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在瘤体下部呈“杯状”分离。CDFI显示肿瘤内血供多数Ⅰ~Ⅱ级。超声诊断正确率为95.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三角区神经鞘膜瘤诊断方面有一定的特征,其效率高、无创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蔡俊红 《医学信息》2009,22(8):1587-158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肿物的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特点,以提高乳腺肿瘤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方法 对乳腺肿物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物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并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在乳腺肿物声像图诊断中,以肿物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及内部血流的多少是肿物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组大多数恶性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物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同时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血流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不能检出或检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对乳腺肿瘤性质的判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8例肝细胞癌胆管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超声诊断本病的依据及与胆管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749例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胆管转移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肝细胞癌胆管转移约占全部阻塞性黄疸病例的2.4%,超声诊断本病的符合率约66.7%(12/18)。主要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分布欠均匀,部分(10/18)肝内可见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斑块;胆总管上段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在扩张的胆管下端可见较规则的实性肿块,以椭园形等回声居多(11/18);肿块与胆管壁的界限大多清楚(15/18),胆管壁无增厚及回声增强,胆管腔无鼠尾状狭窄。结论:肝细胞癌胆管转移有其特征性图像,有别于胆管癌,若结合CDFI或介入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网膜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经手术及穿刺活检证实为大网膜恶性肿瘤的32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9~88岁,平均年龄53.7岁。回顾性分析术前全腹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大网膜呈大片或结节状增厚,呈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回声。32例病例中,28例腹腔内常可发现腹腔局限性或大量腹水,占87.50%(28/32)。24例超声发现的大网膜恶性肿瘤中,17例有彩色血流信号,占70.83%。32例大网膜恶性肿瘤中,8例超声检查同时发现网膜外转移,占25.00%。结论超声对大网膜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超声声像图表现复杂多变,判断性质需结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包块诊断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对盆腔囊性和囊实性包块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39例新疆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包块患者,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39.5岁。术前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检查,进行影像学诊断,术后经手术和病理全部证实,并回顾性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的影像学诊断和定位准确率。结果 39例患者中5例为女性盆腔包虫(2例单囊型,3例多囊型,且1例伴包虫囊肿破裂),MSCT诊断正确率为80%(4例),定位准确率为100%(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为60%(3例),定位准确率为40%(2例);25例为囊实性卵巢囊腺瘤(7例为单囊型,18例为多囊型),MSCT诊断正确率为88%(22例),定位正确率为84%(2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60%(15例),定位正确率为52%(13例);4例为较大子宫肌瘤囊性变,MS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100%正确诊断,MSCT定位正确率7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准确率50%(2例因肌瘤较大,位置特殊而定位失败);5例为卵巢囊腺癌,MSCT诊断正确率为80%(4例),定位准确率为80%(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为60%(3例),定位准确率为60%(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包块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MSCT定位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83例腹型HSP患儿,其中男性49例,女性34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7.72岁。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腹型HSP患儿的超声表现。结果病变肠管以小肠为主,肠壁肿胀,内部可分层,血流信号增多,呈乏蠕动状态。可出现盆腔积液或淋巴结增大,肠系膜回声改变等伴发表现。结论儿童腹型HS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可对受累肠管进行细致观察及时随诊,有助于早期提示该病,并可以用于观察其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超声检查可作为儿童腹型HSP的常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4.
尹淑红  王淑云 《医学信息》2018,(18):157-159
目的 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病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经病理或手术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病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乳腺纤维腺病的大小、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及有无后方衰等,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观察病变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在乳腺纤维腺病超声表现中,病变的边缘前后回声光滑、左右边界欠清有尖角形成、部分内部见纤细分隔、后方回声正常、缺乏血供为最重要的特征。结论 熟悉超声图像特点可以提高对乳腺纤维腺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滤泡状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15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3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3.7岁.采用二维和彩色超声检查,重点分析甲状腺肿块内部和边缘回声特点、血流分布特征、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形态.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腺瘤89例,滤泡状腺瘤44例,滤泡状癌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寻找超声诊断一般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对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进行观查。结果彩超对各型甲状腺肿瘤均有较特征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良性肿瘤周边有环状低速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内部较丰富的高速血流信号分布。对照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75%。结论彩超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 )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0月1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及随访。结果:GIST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17例GIST中,9例(52.9%)发生于胃,6例(35.3%)发生于小肠(其中1例伴肝脏转移),1例(5.9%)发生于直肠,1例(5.9%)发生于左半结肠系膜根部。 CT检查呈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完整。 GIST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117阳性者16例(94.1%),CD34阳性者15例(88.2%)。2例胃间质瘤患者于术后1年死于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尚未发现明显远处转移及复发征象。结论:对于疑似GIST患者,可采用胃镜、超声胃镜、B超、CT等多种手段以明确诊断。对于确诊患者,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等采用适合手术治疗,以降低其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