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根痛平冲剂中芍药甙和葛根素含量的方法。芍药甙和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1%,97.84%;RSD分别为1.83%,1.91%。该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淫羊藿甙和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家兔主动脉 VSMC 进行传代培养,第4代 VSMC 培养基中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淫羊藿甙或葛根素,72h 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各浓度淫羊藿甙和葛根素都可明显增高 VSMC 的凋亡率,并呈浓度依赖关系,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但是低浓度淫羊藿甙引起细胞凋亡率高于同等浓度的葛根素,高、中浓度时两者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淫羊藿甙、葛根素均有提高 VSMC 凋亡作用,低浓度淫羊藿甙作用似比低浓度葛根素强。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根始载于《本经》,含有葛根素(异黄酮)、大豆甙元、大豆甙、葡萄糖甙等多种有效成分,在临床上应用很广,疗效可靠,现将其药理及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葛根的资源调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属植物在我国共约10种,经调查,其中与药用葛根有关或有毒的共7种。对6种根测定了总黄酮及葛根素、黄豆甙等5种异黄酮的含量,结果其总黄酮含量以野葛最高,依次为粉葛、峨嵋 葛、越南葛、三裂叶葛、云南葛。5种异黄酮在6种根中的含量及比例不同,液相色谱图中,野葛和 粉葛是以葛根素的色谱峰为主,峨嵋葛的主要峰是葛根素和黄豆甙:其余3种的主要峰是黄豆甙,其 中云南葛的根,不但各种成分含量低,而且毒性大。  相似文献   

5.
葛根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崔苏镇彭学莲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葛根为豆科植物葛Puerarialobata(Wild.)Ohwi的根。其根中主要含有的成分:1.多种异黄酮: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2.葛根甙:A、B、C;3.三萜...  相似文献   

6.
愈风宁心片的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文法  闭业范 《中成药》1991,13(10):9-9
对愈风宁心片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显微鉴别,黄酮甙鉴别和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的专属性薄层鉴别等比较完善的鉴别方法,并增加了含量测定项。  相似文献   

7.
葛根黄芩黄连汤煎剂与片剂中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葛根芩连汤的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甙,盐酸小檗碱为质量评价指标,对其煎剂及片剂,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简便,实用可靠,还证明了片剂含量高于煎剂。  相似文献   

8.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糖、降脂,解痉等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葛根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9.
大豆甙抗氧化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根。其根含大豆素、大豆甙(daidzin黄豆甙),大豆甙元(daidzein).葛根素(puerarin)等成分。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压,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颗粒细胞内cAMP的功能等作用[1]。临床上有报道:心血管疾病与脂质过氧化有关.冠心病患者红细胞中SOD含量下降[2]。本文对大豆甙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大豆甙由本所药化室提供。取18~19g昆明种雄性小鼠(河医大动物中心提供)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Vi…  相似文献   

10.
HPLC法同时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和芍药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根痛平片中的葛根素和芍药甙的含量,在C18柱上以甲醇-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1.
陈蕊  陈民辉  蔡梅  王玉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744-1750
目的:建立校正因子法测定葛根素及其注射剂中5种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葛根素为参照物质,建立葛根素及其注射剂中5种有关物质(有关物质A,B,C,D,E)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相对校正因子对葛根素及其注射剂中相应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与有关物质对照品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用校正因子法测定38批葛根素及其注射剂中5种有关物质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能够准确测定葛根素及其注射剂中有关物质A,B,C,D,E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技术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最佳条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葛根素,并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超声提取葛根素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葛根素为化学对照品,波长:250nm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结果:各因素对葛根素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超声次数(超声时间(甲醇加入量(甲醇浓度。葛根素回归方程为:A=-152791.51+868038.61M,r=0.9997。精密度试验RSD%=1.0,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1.3,在5h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是稳定的;重现性试验RSD%=2.39、平均回收率101.0%;结论:超声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是提取葛根有效成分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葛根素脂质体并建立其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葛根索脂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利用透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索脂质体的包封率,在250nm处测定脂质体中的含药量.结果 最优处方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2∶1(m∶m),大豆卵磷脂∶葛根素=12∶1(m∶m);葛根素质量浓度在2.0~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2%;游离药物回收率为98.0%~99.9%,符合要求;空白脂质体透析24h内无渗漏,对葛根素质量浓度测定无影响.结论 薄膜分散法可制备出包封率较高的葛根素脂质体;透析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可行,可用于葛根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一测多评法在冠脉康胶囊多种成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将适合于中药特点的的利用1个对照品同步测定多组分的分析方法首次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中。方法:以葛根素为指标,建立冠脉康胶囊中该成分与大豆苷元及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用校正因子计算大豆苷元及丹酚酸B的含量,同时对一测多评的计算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品牌填料及不同长度的色谱柱进行考查,评价一测多评法在复方制剂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冠脉康胶囊的含量控制方法,方法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一测多评法在不同色谱柱的计算值与外标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本法可不提供大豆苷元及丹酚酸B的对照品,只采用葛根素对照品即可同时控制三者的含量,适合中药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磺丁基醚-β环糊精对葛根素的增溶作用及其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捷  杜君琛  朱兴一  杨凡  王平 《中成药》2012,34(3):454-458
目的 制备和鉴定葛根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葛根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运用相溶解度法考察不同pH条件下磺丁基醚-β-环糊精对葛根素的增溶作用,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和体外溶出度法鉴定包合物.结果 在相同pH下随磺丁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葛根素的溶解度逐渐增加,其溶解度曲线呈A1型.冻干粉末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其在5 min的溶出度可达原料药的6倍.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用辅料,磺丁基醚-β-环糊精能与葛根素形成稳定的包合物,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葛根素口服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为进一步探讨葛根素微乳的吸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MTT实验筛选出葛根素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考察时间、pH值及药物浓度对葛根素微乳吸收的影响。结果 葛根素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的摄取实验中,随着葛根素微乳浓度的增加,葛根素吸收增加。结论 葛根素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主要吸收机制可能是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葛根素含药血清,分为葛根素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从SD大鼠乳鼠颅骨获取成骨细胞,分别用含药血清培养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采用CCK-8检测成骨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药物作用24、48和72 h后,葛根素组D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葛根素组和阳性对照组D值在药物作用48 h达到最高,至72 h后有下降趋势。药物作用3 d和7 d后,葛根素组B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药物作用3d和7 d后,葛根素组B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药物作用3 d和7 d后,葛根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诱导BMP-2表达促进增殖,活化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生物矿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色谱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方法:以乙腈(A)和二次蒸馏水(内含0.05%磷酸、0.05%三乙胺)(B)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葛根素、大豆苷与其它杂质的分离度较好,葛根素和大豆苷的标准回收率分别为95.7%和95.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1.7%。结论:方法可用于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戴红  向阳 《光明中医》2010,25(12):2196-2198
目的建立婴幼儿腹泻颗粒中葛根素检测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以RP-HPLC测定葛根素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一水(10:90),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0.482~4.820μg(r=0.99992),平均回收率98.2%。RSD为1.78%。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婴幼儿腹泻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氮酮对骨平巴布膏中葛根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氮酮对骨平巴布膏中葛根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研究单用氮酮及氮酮与其他透皮吸收促进剂复合应用时对葛根素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分数氮酮均可促进葛根素透皮吸收,氮酮与处方中的冰片和挥发油复合应用时透皮效果更好.结论:骨平巴布膏中加入5%的氮酮能够显著增加葛根素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