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B族链球菌(GBS)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和平板选择性能来评价GBS筛查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和GBS增菌肉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妊娠晚期35~37周孕妇阴道下端及肛周样本242例、中段尿样本15例,同时直接接种及经GBS增菌肉汤增菌后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和GBS筛查平板,观察各培养基上GBS的生长情况。结果直接接种后分别培养24 h和48 h,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GBS的检出率均为7.39%(19/257);而GBS筛查培养基的检出率为24 h 5.45%(14/257)、48 h 7.39%(19/257)。经GBS增菌肉汤增菌后,无论培养时间是24 h还是48 h,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GBS的检出率均为9.73%(25/257);GBS筛查培养基的检出率均为8.95%(23/257)。与直接接种相比,选择性增菌后GBS的检出率明显升高;2种培养基GB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样本先经GBS增菌肉汤18~24 h增菌后再接种至GBS筛查培养基或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24 h即可观察生长结果,GBS菌落易于辨认且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苛养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0份下呼吸道标本,分别在采集后0.5 h、2 h、6 h、12 h、24 h接种于血平皿和巧克力平皿,研究运送时间、运送培养基和不同接种培养基对苛养菌阳性分离率的影响。结果 200份合格下呼吸道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呈现下降趋势,除0.5 h、2 h时间段外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5 h、2 h 2个时间段样本阳性率无差异;含半固体培养基的阳性分离率在不同时间段均高于其他2种运送培养基,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在两种商品化平皿中阳性分离率、生长情况差别不大(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运送时间、运送培养基和接种培养基对于提高苛养菌阳性分离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患者女,2岁,阴道流液(分泌物),外阴痛一周.经查、外阴两侧大阴唇有充血,阴道口有分泌物流出,为暗黄色,以无菌手续取样送检.2细菌鉴定取样接种血平板,麦康凯氏培养基,经37℃,24h培养,在BAP上,菌落中等大小,圆形,灰白色,湿润,边缘整齐.在Mac Conkey平板上为圆形,略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无色湿润、半透明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接种KIA葡萄糖(+),乳糖(-),动力(-).  相似文献   

4.
消毒剂对淋球菌杀灭效果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选择消毒剂对淋球菌杀灭效果的较好检测方法,对不同培养基与接种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用平皿倾注(即将菌悬液接种平皿后倾注琼脂并混匀)接种,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1 mm或不透明;用平板浸润法(即将菌悬液接种平板后轻轻旋转,让菌悬液均匀浸润平板)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酵母浸膏琼脂上生长的菌落<2 mm,菌落计数<2 515 000 cfu/ml,在酵母浸膏血琼脂、巧克力琼脂上者2~3 mm与>3 320 000 cfu/ml。结果表明,对淋球菌用平板浸润法接种比常用的平皿倾注法好,用酵母浸膏血琼脂培养结果与现用巧克力琼脂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绿色气球菌多在败(菌)血症患者的血液中检出,我们从一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中分离出一株绿色气球菌,现报告如下。细菌鉴定留取中段尿,用接种环沾取离心沉淀物接种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5℃24h 培养后,血平板上长出α-溶血,圆形光滑,灰白色小菌落,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未生长。涂片染色为G 阳性球菌,四联状排列。触酶,氧化酶试验均阴性,OF 葡萄糖为发酵型。接种胆汁七叶苷培养基,35℃24h 后,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泌尿系统感染日益增多,临床上进行尿液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卜型菌检查也随之增多。现对我院1998、1999两年间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集方法 嘱患者清洗尿道外口后,取中段尿于无菌管中,立即送检,30 min内接种完毕。1.2 接种方法 用 1/100 ml的定量接种环,取一环尿液,采用分区划线法接种于培养皿上。1.3 使用培养基 普通培养采用血平板人型菌培养使用L-880平板。1.4 感染判断标准 普通培养以生长菌落数乘以100大于 104~5/ml为判定病原菌感染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选择性真菌培养基用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酵母菌的重要性 ,作者比较了普通细菌培养基和沙保罗氏琼脂对酵母菌的分离率。比较研究 共 5 5 8份标本 ,来源于腹部脓肿、伤口和引流液等。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乳糖琼脂平板和沙保罗氏琼脂。沙保罗氏琼脂中加入链霉素和青霉素以抑制细菌生长。所有培养基在 37℃孵育 48h。5 5 8份标本中有 5 0份培养出酵母菌 ,其中 6份纯培养 ,44份混合培养(2 2份只能从沙保罗氏琼脂培养出酵母菌 )。沙保罗氏琼脂被证明是最适用于从含有酵母菌和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标本中分离酵母菌的培养基 ,…  相似文献   

8.
一、分离鉴定过程粪便标本置Cary-Blair 液体培养基送检。将运送培养基混匀后直接划线于SS 琼脂和EMB 琼脂平板,37℃、24小时后,挑取可疑菌落转种克氏双糖  相似文献   

9.
增菌培养基是含7%溶解的马血,万古霉素(10mg/L),多粘菌素B(5mg/L)和TMP(5mg/L)组成的半固体培养基。粪标本接种该培养基经过夜孵育后,再转种于选择性平板,然后在5%O_2、10%CO_2和85%N_2培养缸中,孵育48小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培养平板,一半是由血琼脂,另一半是由麦康盖(Mac Conkey)氏琼脂(以下称麦氏琼脂)合并在一个平皿内组成的.制备方法是:将平皿斜放台上,皿的一半加入马血琼脂,每皿约9ml.待凝固时将皿放平,另一半注入适量麦氏琼脂.所用的标准接种环内径4mm.接种时将环垂直浸入尿液并垂直取出,呈"Z"字形连续横跨皿内两种培养基上划线.然后再将环取水平位置浸入尿中,取较多尿液于两部分琼脂交界上近血琼脂侧划一直线.取4种不同药敏纸片,放在血琼脂近中线上.收到尿液后须迅速接种于平皿上,而药敏纸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者对上颌窦炎的脓液作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50例上颁窦炎病人,男27,女23,15~60岁。脓液多为黄色和暗绿色。就诊前多数患者较长时间用了血管收缩剂,并间断地反复服用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由耳鼻喉科门诊以无菌操作收集脓标本,共50份。每份标本均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分别接种于血平皿、巧克力平板和厌氧用培养基。按常规方法进行培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以来,沈阳某医院先后发生几起输液反应。经反复查找原因,竟从配制输液药物用的蒸馏水中检出绿脓杆菌。调查时,将水样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和普通肉汤管各一。常规培养后,在两种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均产生蓝绿色色素。菌落湿润、大而扁平,边缘不整齐,并在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打开平皿盖时可闻到较浓的芳香气味。在肉汤管的液面上有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3种B族链球菌的筛查方法,探讨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筛查的临床应用。 方法 收集2017年9月-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35-37孕周孕妇阴道/直肠拭子样本1027例,用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产胡萝卜素/β-γ乙型链球菌二分格营养琼脂培养法3种方法进行GBS筛查,分析GBS检出率差异,阳性菌株采用质谱分析进行验证;回顾分析2018年上半年采用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二分格培养法进行孕晚期孕妇GBS筛查情况。结果 3种方法GBS检出率分别为8.67%、12.76%、13.63%,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血平板和联合二分格GBS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P<0.0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及二分格检出GBS菌株经质谱分析验证符合率为99%;孕晚期GBS阳性率与孕妇年龄、高危状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联合产胡萝卜素/β-γ乙型链球菌二分格营养琼脂培养能提高GBS检出率,且操作及判读较为简便,适合孕晚期GBS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种B族链球菌(GBS)的筛查方法在孕晚期孕妇GBS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检的35~37孕周孕妇阴道/直肠拭子样本1 027例,用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产胡萝卜素/β-γ乙型链球菌二分格营养琼脂培养法3种方法进行GBS筛查,分析GBS检出率差异;另选2018年5—6月分离的227株阳性菌株,采用质谱分析进行验证。结果 3种方法GBS检出率分别为8.67%、12.76%、13.63%。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血平板法和联合二分格培养法GBS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P0.05),但前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及二分格培养法检出的GBS菌株经质谱分析验证,符合率为98.7%。结论 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联合产胡萝卜素/β-γ乙型链球菌二分格营养琼脂培养法能提高GBS检出率,且操作及判读较为简便,适合孕晚期GBS筛查。  相似文献   

15.
尿路感染的诊断取决于每毫升尿液中菌落计数达10万以上的细菌尿才有临床意义。然而来自尿道和女阴的污染菌往往破坏了细菌计数的准确性。从尿标本的采集到细菌学检查的过程中污染菌在尿液中还会繁殖。标本收集后应立刻冰冻,可部分避免污染菌生长,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做到.所以需要一个简单而准确地测定细菌尿的方法.作者以往采用尿液细菌计数的方法是:以普通琼脂平板或血平板作为培养基,用接种环(事先测定好接种环的容量、接种环直径约6mm为好)取中段尿标本-环均匀地划线接种在平板上,然后将平板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h进行菌落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细胞实验室出现严重污染情况,进行污染原因调查分析,并探索预防污染措施。方法干预前后3次采集无菌培养室不同方位的空气,培养箱各个层面的气体,净化工作台面棉拭子,净化工作台四个顶角及台面中央同时采集了5个空气点,可疑细胞培养基等进行置入血平板培养基和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即Potato Dextrose Agar)后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结果干预前3次取样24h、48h培养,经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均为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念珠菌。干预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取样培养,未见培养基上克隆生长。结论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消除细胞实验室出现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7岁。1998年9月因呕血收入我院诊断为肝硬化。于10月27日进行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用胃镜治疗)。29日患者突然发高热,体温:392℃,心率92次/分,WBC:221×109/L,N:09。当即抽血做血培养,结果为Streptococcusoralis(口腔链球菌)。临床根据药敏结果,用头孢三嗪治疗,病人体温恢复正常。2 细菌鉴定 血培养采用VITEK需氧瓶并由该仪器监测生长情况,仪器显示阳性,取出接种中国蓝及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该菌在中国蓝平板上不生长,血平板上呈灰白菌落,α溶血。细菌形态为革兰阳性链球菌,成双…  相似文献   

18.
淋球菌对营养要求特殊,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慢。为科学评价化学消毒剂对淋球菌的杀灭效果,采用平板浸润接种法对不同培养基进行比较,以评价杀菌效果的差异。结果,淋球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酵母浸膏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均小于2 mm;在酵母浸膏血琼脂和巧克力琼脂上生长的菌落为2~3 mm,计数回收率高出26%。而平板涂布法的回收菌数低于平板浸润法,其标准差大于平板浸润法。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时,采用酵母浸膏血平板浸润接种方法。观察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和标准菌株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选择抗力较高的标准菌株作有机干扰物试验。用大白兔作为淋球菌感染部位和感染量的试验动物。结果表明,用酵母浸膏血琼脂替代巧克力琼脂培养淋球菌无统计学差异,淋球菌用平板浸润法接种比平板涂布法好。临床分离菌株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略低于标准菌株。在30 g/L牛血清白蛋白的存在下,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浓度是PBS菌悬液的消毒剂浓度的5~6倍。淋球菌可通过皮肤、角膜感染大白兔的泌尿系统,可感染角膜菌量为80 cfu。故建议在30 g/L牛血清白蛋白的条件下,淋球菌经消毒剂处理后,下降5个对数值,作为消毒合格标准较可靠。  相似文献   

19.
胆道感染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需作抗菌治疗。而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及细菌的变异,导致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外科住院的388例胆道感染患者术中抽取或术后通过T管引流收集胆汁约3~5 m l,立即送检。2.菌株鉴定将胆汁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置35°C培养24 h,获得纯菌落后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系统鉴定菌种。3.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纸片和水解酪蛋白胨(M-H)培养基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20.
连接酶链反应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性传播疾病 (STD)中 ,淋病奈瑟菌 (NG)的感染较常见。文献报道连接酶链反应 (LCR)对NG的诊断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通过对STD门诊尿道炎 /宫颈炎患者2 76份拭子标本进行LCR检测和细菌培养 ,评价LCR诊断男性尿道、女性宫颈NG感染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STD门诊尿道 /宫颈炎患者 2 76例 ,有轻重不等的尿道炎 /宫颈炎症状和体征 ,就诊前两周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拭子插入尿道或宫颈内捻转并停留 10s ,取出后立即接种T M培养基 ,然后将拭子置入LCxSTD拭子标本收集及运送试管内 (美国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