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儿童胸部影像学诊断第5讲新生儿肺部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胸部影像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胸部X线平片,其中床边胸片又占了较大比率,由于床边胸片通常为仰卧前后位摄片,在加上新生儿的特殊生理情况,在新生儿胸片中常会见到较多的变异,正确认识这些新生儿特有的改变而不将其误认为疾病,是新生儿胸部读片的关键之一。另外,新生儿有一些特有的疾病,在仰卧前后位的床边胸片上,其表现会和儿童期直立后前位胸片有所不同,正确认识这些新生儿特有的病变,则是新生儿胸部读片的另一关键。新生儿肺部疾病变化很快,胸部X线平片检查必须注意勤复查,切不可象成人肺部疾病那样,采用1~2周才复查胸片的方法。胸…  相似文献   

2.
430753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X线分析尤静生重庆医药13(6):32~34,1984 作者介绍1例新生儿呼吸困难的X线变化,生后6小时胸正位片见两肺野除左侧肋隔角外,有广泛的,互相融合的斑片状影,右侧密度较高,隐约可见条纹状影。右心缘不清。沿两侧胸壁下部有带状胸腔积液征。隔肌位置较  相似文献   

3.
儿童胸部影像学诊断第8讲 儿童肺炎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肺部影像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X线胸片 ,儿童X线胸片摄片宜采用直立后前位胸片。一些新的数字化的摄片方式 ,如CR和DDR等 ,比传统胸部X线平片有更好的对比分辨率 ,加上其图像可调节 ,对儿童胸部疾病的诊断效果要优于普通X线胸片。儿童肺炎的分类 :儿童肺炎以病变所涉及的部位可分成 2种病理类型 :实质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实质性肺炎又可分成 2种病理类型 :大叶性和小叶性肺炎。儿童肺炎以病原、病因则可分成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霉菌性肺炎、寄生虫性肺炎和过敏性肺炎等。儿童肺炎以炎症病变的特点可分为普通肺炎和…  相似文献   

4.
X线腕片骨皮质分层对诊断佝偻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线腕片对婴幼儿佝偻病诊断具有确定性意义,为了解骨皮质分层是否可作为诊断佝俊病的征象,我们对91例佝楼病患儿在腕关节X线正位片进行分析。发现23例出现骨皮质分层。现报告如下。对氛与方法一、对象0~3岁婴幼儿323例,男175例,女148例,均经摄在腕关节正位X线片,查血生化(钙、磷、AKP),询问病史,检查佝楼病体征。诊断佝楼病91例(28.2%),其中只49例,女42例。二、方法均摄左腕关节正位片,三、诊断标准按卫生部1986年颁布的“婴幼儿佝楼病防治方案”诊断‘’‘。结果一、正常儿与佝楼病儿在腕关节x片骨皮质分层比较见表儿…  相似文献   

5.
长骨X线摄片诊断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性梅毒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环  王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8):750-751,i0001
目的研究长骨X线摄片对早期新生儿无症状性先天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2004年5月收治的26例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性梅毒在作血液梅毒抗体等各项检查同时,行长骨X线摄片检查,并总结分析其临床及X线特征。结果无症状先天性梅毒患儿26例,就诊时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呼吸困难、惊厥等临床表现。入院后发现,24例(92%)已有异常体征和(或)骨质破坏等改变。10例(38%)四肢长骨已存在损害。其中5例为单纯X线骨梅毒征象;骨损害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四肢长骨多发的干骺端炎、近骨端骨质对称性虫蚀状破坏。结论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在就诊时不突出,但多数患儿骨骼、血象、肝脾等已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骨损害的X线有其特征性表现,长骨放射异常可作为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梅毒活动的一个征象。有梅毒感染史或抗体阳性的母亲其出生的新生儿应常规行长骨X线摄片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度倾斜位摄片法在甄别轻度移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块移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收集轻度移位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58例,每个病例均采用传统正位和20度倾斜位摄片.按Finnbogason分类法进行重新评估,并测量不同体位X线正位平片中骨块内侧和外侧的移位距离.结果 全部58例中,Finnbogason分类为B型病例较初诊减少12例,C型病例较初诊增加18例,20度倾斜位正位片中骨块内侧和外侧的移位距离分别为(3.8±2.1)mm和(6.4±2.6)mm,而标准平片骨块内侧和外侧的移位距离分别为(1.7±1.1)mm和(2.1±1.6)mm,两种摄片法获得的内、外侧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儿经重新评估后改用手术治疗.结论 加用20度倾斜位摄片,能更好和快速地显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骨块移位程度,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胸腺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胸腺肥大或萎缩均有其免疫学意义,因而胸腺大小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胸腺的重量一般来说仅能由病理学家测定,为探过其形态大小能否在X线胸片上进行测定,并估计其意义,故对119例35~90天因来健康检查而作胸部正,侧位摄片的小儿胸片进行胸腺测量。根据Gewolb建议,由心-胸腺-胸廓比值(简称CT/T比值)的方法来反映胸腺大小。其测量方法是通过X线胸片上气管分叉处作一与纵隔相交的水平线(a—b),再于右膈顶部作一与胸廓相  相似文献   

8.
伴有或未伴有臂丛神经损伤的一侧膈肌麻痹是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此麻痹只在深吸气时拍的X线胸片上才能发现,否则常常误诊。因此,多主张胸部透视检查,这既可看到呼吸时两侧膈肌的反常运动,又避免了施行不必要的心导管检查。本症在呼吸时可以看到脐的移动,本文强调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体征,即在深呼气末把脐的位置做个固定的标志(比如,用钢笔杆紧贴此时的脐部),吸气时脐离开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湿肺症好发于足月儿,在生后或数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以呼吸困难、吸凹、鼻翼扇动及呻吟为特征,症状轻重不一,预后良好。因已成为新生儿早期呼吸窘迫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新生儿专业医师重视。酒仙桥医院新生儿组自1980年1月~1985年1月五年间为呼吸窘迫新生儿摄X线胸片161例,确诊为湿肺症者37例,占  相似文献   

10.
报道经手术或尸检确诊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9例。均为左后外侧疝,其中5例合并其他部位的畸形,死亡5例中的4例生前未能明确诊断。临床上均表现有呼吸困难与紫绀。此症易误诊,故凡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者,都要鉴别有无先天性膈疝并立即摄X光平片。一旦确诊,即应在短时间内作好术前准备,以便施行紧急手术。影响预后的关键问题是肺的发育程度和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无疑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我院儿科自1984年12月至1986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有X线胸片的共120例.兹将临床特点与X线所见分析如下,并对诊断标准提出探讨意见。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一、一般资料120例为新生儿肺炎中资料完整、摄有X线胸片,并排除吸入性肺炎者。男性76例,女性44例,男,女为1.7:1。发病日龄:生后~7天17例,8~14天35例,15~28天68例。二、临床症状及体征(表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21例婴幼儿纵隔气肿,其中新生儿10例,婴儿11例,其X线表现归纳为二种基本形式:空气是囊状积集和沿组织平面渗透。重点复习了胸腺及其毗邻的解剖结构、胸腺后积气的X线特点,指出以前未曾提及的正位胸片上线形透亮气带插在胸腺和心脏之间的X线征,是胸腺后少量积气的可靠征象。此外,对本病的发生频率、诊断以及转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40例新生儿肺炎住院患儿的胸片进行分析。其中男198例,女142例,最大日龄为30天,最小仅4小时。其基本X线表现为:(1)阻塞性肺气肿。可表现为两肺透光度增强,肋间肺膨出,肺尘疝或肺纵隔疝。此征象系因发病初期末梢细支气管粘膜炎性渗出、水肿使其阻塞,加之新生儿肺与胸廓生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佝偻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佝偻病是一种维生素D缺乏而使钙磷代谢失常的全身性疾病先天性佝偻病即在新生儿时期就有佝偻病的临床、X线表现。为了探讨大庆地区先天性佝偻病的患病率发病因素以及X线诊断,于1983年1~3月对我院妇产科正常分娩的182例新生儿进行骨X线摄片,并对产妇妊娠期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5例出生体重在1000~1500g之间,患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需用呼吸机和吸入氧气浓度在40%或更高的婴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出生8小时内在气管内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100mg/kg),为治疗组(15例);气管内给予生理盐水(1.5ml)为对照组(2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摄X线胸片,并由专门的放射科医生在不了解分组的情况下对这些胸片进行阅读。首先对每张胸片进行评分:包括肺的充气程度、肺的密度和支气管充气的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确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出血及新生儿肺炎各50例胸片X线表现进行分析。胸片提示肺透亮度降低、肋间隙变窄,应警惕早期肺透明膜病,需动态观察,如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诊断更有意义。如肺透亮度降低,相反肋间隙增宽,有片絮影,结合临床肺部湿罗音增多,可诊断早期肺出血。肺炎组胸片示肺透亮度增强,肺门粗乱,如有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更易与肺出血,肺透明膜病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980年~1985年新生儿肺炎100例临床及X 线胸片分析。以日龄计分为早期新生儿(<7天)及晚期新生儿(8~28天)两组;以体重计分为<2500克及>2500克两组。早期新生儿及体重<2500克患儿的症状体征往往不典型;晚期新生儿以及体重>2500克而日龄超过7天以上的患儿,则症状体征渐趋明显。X 线所见支气管肺炎56例,大病灶肺炎33例,大叶或节段性肺炎3例,间质性肺炎7例。其中体征与X 线符合者55例,不符合者45例。并发症或并存症以硬肿症、消化道出血与败血症多见,多数病例表现有高血液粘滞度现象。治疗主要以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静注。除8例自动出院外,全愈87例,死亡5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肺炎在国内居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首位。胸部 X 线检查是诊断和评价新生儿肺炎的重要客观依据。文献中有关新生儿肺炎临床与 X 线胸片征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胸片检查是当前临床医疗工作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影像学方法。与普通X线相比,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装置—DR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图像,具有优越性[1]。如何合理应用DR胸片检查,及早诊断疾病、提高疗效和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州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放射学专家Saskia Hilton教授在京讲学一周,就新生儿常见胸腹疾患的X线诊断问题进行了讨论。现作一介绍。一、X线诊断的基础高质量的X线照片是X线诊断质量的基础。新生儿哭闹不易合作,给投照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摄取胸部照片时更是如此。透视下观察新生儿平静呼吸时膈肌活动快、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