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探讨Numelock^TmⅡ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Numelock^TmⅡ polyaxial locking system)治疗关节周围严重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Numelock^TmⅡ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治疗的12例关节周围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远端骨折1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Pjlon骨折4例,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者8例。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切开复位Numelock^TmⅡ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骨膜外固定,术后不再使用其它固定方式,3d后进行主动或CPM辅佐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0~7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150~300ml,平均200ml。12例患者,随访时间10~36周,平均23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结论]Numelock^TmⅡ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稳定性强,螺钉方向可以根据骨折情况调整,对于骨膜的血运干扰较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为关节周围的严重粉碎性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固定提供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锁定钢板国外应用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张功林  葛宝丰 《中国骨伤》2009,22(8):643-645
锁定钢板技术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提供了较好的固定方法。与普通非锁定固定技术相比,锁定螺钉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推动了微创骨折固定技术的运用。锁定钢板的操作比普通钢板要求高,使用锁定钢板要求间接复位骨折块,锁定螺钉必须沿着螺孔的轴线小心地拧入螺钉孔,并确保拧紧。钢板的长度也要仔细选择。随着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年轻患者高能量严重创伤后骨折的增加,锁定钢板的使用很可能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3.
Zimmer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结合了自锁螺钉和围关节钢板技术,是一种同定角度的内固定系统,适用于粉碎性骨折、骨量缺损和骨质疏松等情况.固定角度的钢板和螺钉适用于骨量减少或其他传统螺钉无法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关于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的总论 一、概述 捷迈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及其锁定螺钉技术,主要用于粉碎性骨折、骨质缺损及骨量减少区域的固定角度结构。成角锁定螺钉设计可用于传统骨板和螺钉不能处理的粉碎性骨折和(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42例,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7例,四部分骨折5例,合并肩关节脱位2例,其中33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9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系统。结果本组42例手术患者均获得3~24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30例,良7例,可3例,差2例,全组优良率88%。结论手术中掌握良好复位技术,选择合适内固定即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适应于中老年无骨质疏松三部分骨折,而对于四部分骨折,尤其伴有解剖颈及严重骨质疏松骨折,首选肱骨近端锁定系统固定,可获得满意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合并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伴随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伴随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5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5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时间8-20个月,平均14.5个月,按照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合并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是治疗伴随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多轴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多轴锁定钢板治疗21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7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塌陷及内固定物松动,患者术后6个月Neer评分优良率达85.7%。结论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提供螺钉锁定角度灵活性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是国际内固定研究会基于生物学内固定理念研发的新型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动力加压孔和圆雏形锁定螺纹孔相结合.既能作为单纯AO加压接骨板,用普通螺丝钉对简单骨折行加压固定,也能作为一种内固定支架.运用锁定螺钉对粉碎性骨折行桥接固定.还能对同时有关节内、外骨折或长骨干简单骨折伴发邻近部位粉碎性骨折患者同时进行加压和桥接固定.LCP的临床应用广泛,尤适于治疗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或伴发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LCP具有独特的力学特性,临床上如不遵循LCP手术操作原则而盲目使用,仍会导致手术失败.该文就LCP的结构与力学特点、临床应用效果及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引起骨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也难以获得较稳定的骨折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概率较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往往采用锁定钢板、骨水泥或自体植骨等方法增强螺钉的把持力,以减少内固定失败,获得良好的骨折愈合。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是以坚强固定、早期下床活动为目的,内固定方式往往选择相对稳定的术式或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物选择多采用改善把持力的螺钉、锁定钢板及髓内钉,以减少内固定失败,但各个具体部位又有其特殊性。该文综述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16处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7.8周。按照TAM系统评定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2%。结论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柱结核由于其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大,治疗颇为棘手,腰椎和骶椎结核占脊柱结核比例较大,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病灶清除的基础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对67例L3-S2椎体结核患者施行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 -- 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厚山 《中国骨伤》2009,22(6):405-406
在本期《中国骨伤》杂志发表了10篇与人工关节置换外科相莱的文章。从髋、膝、踝、跖趾关节置换到生物涂层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从无柄髋关节假体设计的改进到手术室人员、器械采样细菌分析,从血友病关节置换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其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3.
埃博拉病毒病( Ebola virus disease)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肌肉酸痛、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伴随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等。埃博拉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人感染后病死率在50%~90%,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 Biosafety level 4, BSL-4)病毒,同时也被视为生物恐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胫骨上段疲劳骨折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富军  杨东奎 《中国骨伤》2009,22(11):807-808
胫骨上段是疲劳骨折好发部位。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骨折线不明显,骨痂和骨膜增生又相当显著,颇易和炎症与肿瘤相混淆,所以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收集我院在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收治的胫骨上段疲劳骨折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股骨颈骨折是老龄人群中的常见骨折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对老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而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骨科临床研究的焦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内固定和关节置换两大类治疗方法,但临床具体选择上尚存在一定的分歧意见。兹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治疗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统计分析,在西方国家约有50%~80%的成人患有腰痛,其中1/4需要就诊。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症是脊柱外科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随着对腰痛的研究,腰椎不稳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功能重建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2000年2月至2006年10月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手术治疗患者1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至2007年,采用自制锁骨骨折复位钳,经皮复位穿针内固定微创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外伤引起的锁骨中1/3骨折,男15例,女7例,年龄36~48岁。骨折类型:横形5例,斜形7例,粉碎性10例。均属新鲜闭合性骨折且未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损伤,致伤因素均为摔伤。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62岁,半月前因胆总管结石于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出现胆漏转入我院。开腹探查术中见胆漏、胰漏、腹膜后脓性坏死物,清除坏死物后行空肠造瘘、T管引流、胃肠减压、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病情平稳,术后第10天突然出现T管及腹腔引流管大量鲜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肝动脉造影见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图1A),肝左动脉发自肝总动脉近端,肝固有动脉较短;以微导管超选至假性动脉瘤远端肝右动脉内,拟行"三明治"法栓塞假性动脉瘤远近端动脉,  相似文献   

19.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徐烁  贺西京  党小伍 《中国骨伤》2008,21(8):630-631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其治疗极其困难。开放胫骨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为Rüedi-AllgowerⅡ或Ⅲ型骨折,不仅骨折移位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更为棘手。自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Rfiedi—AHgowerⅡ、Ⅲ型开放Pilon骨折共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6年至2006年,应用手术、西医常规化疗及中药骨痨片、骨痨汤抗痨治疗踝关节结核56例,随访40例,全部临床治愈,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