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柴莪退热液灌肠治疗外感高热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外感高热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病症,尽管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尚可,但疗效也不尽人意。我们用自拟的柴莪退热液直肠灌肠治疗外感高热症40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40例均为急诊收留观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3:2。年龄范围在20~73岁,平均年龄35.3岁。病程:发热24小时以内17例,24~48小时14例,48~72小时10例。体温在38.5℃者16例,39.0℃~39.5℃者12例,39.5℃以上者12例。  相似文献   

2.
1986年夏季我们用中药复方退热清暑饮治疗61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病例来源于急诊室及儿科高热门诊。由专人诊治,及时采集病毒分离标本及急性期血清样品。61例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8个月~29岁,其中14岁以下者43例,15岁以上者18例。病程:发病24小时以内者39例,24~ ~48小时以内者18例,48~ ~72小时以内者4例。二、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均有高热,其中39~39.9℃者49例,40℃以上者12例;主要表现: 1986年夏季我们用中药复方退热清暑饮治疗61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病例来源于急诊室及儿科高热门诊。由专人诊治,及时采集病毒分离标本及急性期血清样品。61例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8个月~29岁,其中14岁以下者43例,15岁以上者18例。病程:发病24小时以内者39例,24~ ~48小时以内者18例,48~ ~72小时以内者4例。二、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均有高热,其中39~39.9℃者49例,40℃以上者12例;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来,笔者应用经验方“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3岁32例,4~7岁39例,8~12岁9例,平均4.8岁;病程24小时以内者46例,24~48小时25例。48小时以上者9例;均以发热为主症,伴有咳嗽、咽病或头痛、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体温为38.5~40C.无惊厥。其中初诊体温38.5~39C26例,19.l~39.5C43例.39,6~40C11例;伴咳嗽59例,伴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41例,伴头痛17例,伴纳少院胀11例。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57例,…  相似文献   

4.
四年来,我们应用大叶桉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般情况:158例全为住院患者,男性103例,女性55例;年龄1~5岁25例,6~10岁49例,11~15岁19例,16~20岁35例,大于21岁30例;治疗前病程24小时以内者93例,24~ ~48小时者36例,超过48小时者29例。治疗方法:成人每次服桉叶浸膏片3~5片(每片含生药6克)或用100%煎剂30毫升,儿童6~12  相似文献   

5.
<正> 近25年来,我们在荨麻疹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中,主要是探讨荨麻疹的发病病因及其有效治疗药物,我们根据大量的荨麻疹患者发病时外界不同气候环境及一昼夜24小时不同时间关系,初步把荨麻疹划分为5型,进行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5例,其中男33例,女82例。年龄:5~10岁4例,11~15岁5例,16~30岁49例,31~40岁24例,41~60岁23例,60岁以上者10例。病程:一月以内者25例,半年以内者35例,半年至1年者10例,2~5年者24例,6~10年者9例,11~20年者8例,20年至30年者4例。分型:热型者62例,寒热型者10例,早晚型者26例,寒冷型者16例,高热型者1例。辨证论治 1.高热型:除全身泛发大量的  相似文献   

6.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2年初,采用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130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76例,女54例,年龄15~71岁.病程12~72小时.风寒证82例,风热证48例.  相似文献   

7.
<正> 笔者自1980年至1986年,在门诊用中药治疗小儿高热65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5例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月~1岁者22例,2~4岁者27例,5~7岁者16例;体温38℃以下2例,38~39℃35例,39~40℃19例,40℃以上9例;病程24小时以内12例,48小时以内20例,72小时以内22例,72小时以上11例。治疗方药生石膏末5~30克,麻黄2~10克,桂枝1~6克,酒制大黄1~10克(后下),羚羊角粉0.2~1克(冲服),水煎服。若食滞者加焦三仙、鸡内金、炒莱菔子,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拟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7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住院小儿外感高热症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1岁以下16例,2~6岁34例,7~12岁20例;病程均在2d以内;体温在38.5~39.5℃之间。其中伴扁桃体炎20例,惊厥者6例,咳喘者8例。 2 治疗方法 给予自拟中药退热汤治疗,处方:生石膏30~90g(1岁以下30g,2~6岁60g,7~12岁90g),大青叶、板蓝根各15g,金银花、焦麦芽各9g,柴胡、黄芩、羌活各6g,陈皮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至痊愈。伴有扁桃体炎者加射干、玄参;惊厥者加钩藤、珍珠母;咳喘者加麻黄、苏子。 3 …  相似文献   

9.
1989年2月至1991年8月,我们用自拟“清透和解汤”治疗外感发热8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854例中,男467例,女38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71岁;体温最低37.5℃,最高41℃;均由外感引起,以发热为主证,恶寒或不恶寒。右汗或无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数;发热24小时以内者543例,24~48小时者187例,48小时以上者124例,对体温在38℃以上的614例查末梢血象,其中白细胞总数在6×  相似文献   

10.
<正> 笔者运用安蛔汤加减治疗不同症型的胆道蛔虫患者,均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性别、年龄:137例中,男78例,女59例;6岁以内者28例,6~12岁76例,13~25岁24例,25岁以上者9例。病、疗程:本病发病的时间最短者1小时,最长者12天。止痛时间最短的30分钟,最长的28小时。  相似文献   

11.
解热汤治疗外感高热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运用中药解热汤、治疗外感高热患者61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取于当地外感流行期间患者,其中男33例,女28例;1~10岁7例,11~20岁9例,21岁以上者45例;体温在39~40℃之间者55例,40℃以上者6例;病程1天者26例,2天者22例,3天者8例,3天以上5例。治疗方药薄荷6克,荆芥、羌活各10克,生石膏、马鞭草各30克,黄芩、柴胡各10~15克,甘草5克。每剂煎两次,每4小时服一次,一日服2~3剂。  相似文献   

12.
银翘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2例王绍洁,曲建伟大连市儿童医院(大连116000)笔者采用银翘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2例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8岁;1岁以内21例,1~3岁41例,...  相似文献   

13.
内痔嵌顿是肛肠科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 ,传统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方法 ,待肿胀消退、痔核还纳后 ,再择期手术。近年来 ,笔者采用消痔灵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内痔嵌顿 48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8例中 ,男 42例 ,女 6例 ;年龄 18岁~ 72岁 ,平均38 5岁 ;发病 2 4小时以内者 34例 ,2 4~ 48小时者 8例 ,48~ 72小时者 4例 ,超过 72小时者 2例。致病因素 :为过劳负重者 2 5例 ,过食辛辣食品、饮酒者 13例 ,大便干结者 9例 ,妊娠并咳嗽 1例。临床主要表现 :肛门部剧烈疼痛 ,痔核肿胀脱出不能回纳。其中 32例伴有排便困难 ,1…  相似文献   

14.
外敷退热散治疗高热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从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自拟退热散外敷治疗高热,疗效满意,现将资料齐全的76例治疗结果,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44例,女32例。1岁以下15例,2~6岁30例,7~12岁18例,12岁以上13例。上感27例,腹泻18例,扁桃体炎8例,口疮7例,支气管炎3例,病程在12小时以内38例,24小时以内29例,48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笔者单用中药治疗60例急性高热患儿,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2岁以下16例,2~10岁29例,10岁以上15例;病种:上感25例,化脓性扁桃体炎20例,肺炎15例;病程:5小时以内25例,6~24小时20例,72小时~120小时15例;体温:38℃25例,39℃20例,39℃以上15例。辨证治疗1.风寒型: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无汗,烦躁,舌苔薄白,指纹淡或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药用:苏叶、防风、干姜各9克,桂枝、前胡、陈皮各6克,甘草3克。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感高热症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 ,多起病急骤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笔者采用 999鱼腥草注射液静滴治疗外感高热症 46例 ,并与同期未用该药的 35例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1例均为急诊病人 ,全部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外感高热诊疗规范》中之外感高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6例中 ,男 2 0例 ,女 2 6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36岁 ;体温在 39℃~ 40℃者 38例 ,>40℃者 8例 ;血象升高者 18例 ,血象正常者 12例 ,血象降低者 16例 ;对照组 35例中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17~ 6 8岁 ,平均 30…  相似文献   

17.
石俊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144-144
我院1999年2月~2000年12月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60例,结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外感高热症包括现代医学中某些病毒性或细菌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体温均在38.5℃以上,共90例。诊断按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国家标准应用》(朱文锋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1.2 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6~35岁40例,36~55岁15例,56岁以上5例;病程1d 者25例,2d者22例,3d以上者13例;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22例,肺炎8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泌尿系感染4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  相似文献   

18.
外感高热症是中医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笔者1996年4月~1998年5月以双黄连注射液静脉点滴为主,配服银翘散加减治疗该症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平均375岁。发热至就诊时间最短05天,最长4天,平均15天;其中1天以内11例,2天以内47例,3天以内7例,3~4天3例。就诊时体温均在385℃以上,最高406℃;其中385~389℃25例,39~399℃39例,40℃以上4例,平均393℃弛张热64例,稽留热4例。白细胞数(40~10)×109/L者35例,>100×109/L者33例。中性>007者47例,淋巴>030者4…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年以自拟柴葛清解汤配合西药治疗顽固外感高热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6例均为经西医静滴给药治疗3d以上而未效的外感高热(T>39℃)患者,除外(包括事后)确诊为伤寒、流行性出血热、肺炎等病种.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16岁15例,16岁以上11例;病程3~5d者19例,6~8d者5例,9~11d者2例;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者6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者5例,淋巴细胞升高者10例,血白细胞总数减少者7例.  相似文献   

20.
本组5例均经鼻腔填塞,使用止血药无效后而请中医会诊,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48岁,最大89岁;出血时间最短8小时,最长48小时,出血量约在200~300毫升;鼻衄病因:高热者1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高血压病者3例(其中1例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另1例酗酒后)。平均服中药6.5帖;平均住院12.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