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来自笔者所在医院的406例胸腔积液标本常规离心、涂片后观察,其中56例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明确诊断。结果 56例胸腔积液细胞块确诊阳性47例(包括转移性肺腺癌43例,鳞状细胞癌2例,乳腺癌1例,卵巢浆液性癌1例),阴性9例,细胞蜡块联合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癌细胞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者(P<0.05)。结论细胞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涂片。对准确判定病理分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浆膜腔积液传统涂片与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制片的效果.方法 用传统涂片法和TCT法对1320例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785例、腹腔积液535例)脱落细胞学检查送检标本进行涂片、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制作标本的镜下形态及准确性、阳性率.结果 传统涂片对标本的取量有限,细胞形态干瘪,诊断比较困难,由于涂片的薄厚程度不一,肿瘤细胞容易被漏诊;TCT制片对标本的取量大,细胞平铺,细胞形态饱满,单个细胞容易被识别.TCT制片制作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涂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CT制片阅片时间比传统涂片短.结论 TCT制片技术对浆膜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可用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76例胸腔积液病例,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块切片和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进行病理检测。对比不同标本处理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分析目标抗原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常规细胞涂片组的检出率为65.79%,细胞块切片组检出率为100%,前者不能确定的病情程度占比明显较高,P0.05;原发性间皮瘤疾病的WT-1、 CK5/6、Calretinin、 Desmin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而TTF-1、MOC-31、CD51、CK7、 CEA、BerEP4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而在转移性癌检查中,各种蛋白阳性表达率的规律与之刚好相反。结论:胸腔积液标本经细胞块切片处理后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这一临床病理检查方法能有效检查出癌变病发类型及其病变程度,在临床上是值得肯定的临床病理检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恶性肿瘤伴胸腔积液患者运用细胞块制备方法及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积液患者80例,将胸腔积液标本经4℃冷藏过夜后,离心沉淀收集细胞块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病理诊断或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结果:80例胸腔积液标本可疑恶性肿瘤25例,采用细胞块方法检出恶性肿瘤21例,占84.0%,胸腔积液标本直接涂片法检出恶性肿瘤9例,占36.0%,细胞块法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胸腔积液标本采用细胞块法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6):455-458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胸腔积液细胞学标本238例,采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检测(TCT)法及传统手工细胞学涂片法进行细胞学检测,检测结果以病理活组织检查为标准,并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238例胸腔积液标本中,传统涂片法检出73例(30.7%),TCT法检出97例(40.8%)。238例中共检出肺癌80例,两种方法对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尤其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邹萍  胡怀远  宋瑞  张辉  雍祥  吴静静 《安徽医药》2018,22(1):105-108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0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非肺癌患者的痰液、胸腔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刷片共600例,同时进行TCT和传统涂片法(CS)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TCT检测的敏感度为73.0%,特异度为97.5%,CS法检测的敏感度为29.0%,特异度为99.5%,TCT检测的敏感度高于CS法(P<0.05).TCT法在涂片质量、判断癌细胞形态学方面均较CS法好.TCT分类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6.6%.TCT分类诊断和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细胞化学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9.0%.结论 TCT检测法能明显提高肺癌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layer cytologital test,TCT)在尿液、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用传统涂片和TCT制片同时对320例脱落细胞学送检标本(其中尿液228例,脑脊液92例)进行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对癌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并观察其病理结果.结果 TCT制片对尿液、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涂片细胞量极少,核仁不明显,着色较深,存在细胞变形现象;TCT制片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核膜清晰且光滑,染色质匀细,着色浅,可见细小的核仁.细胞质在两种涂片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TCT制片技术对尿液、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提高肺癌胸水细胞学阳性检出率及提供分型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肺癌患者的胸水标本58例,采用液基细胞学和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两种制片方法,观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对48例细胞蜡块诊断为阳性的病例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分型,以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分型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 58例肺癌患者胸水癌细胞检测中,液基细胞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5%、60.00%,明显低于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法的95.83%、90.00%(P<0.05)。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查分型总准确率为95.83%。结论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肺癌胸水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为癌症分型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范春阳  马丽莉  刘进军 《现代医药卫生》2023,(14):2429-2432+2437
目的 探讨传统涂片联合细胞块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诊断浆膜腔积液,尤其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接收的浆膜腔积液标本659例,其中胸腔积液416例,腹腔积液221例,心包积液22例;男389例,女270例,年龄11~102岁,中位年龄64岁。分析传统涂片制片方法、细胞块制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 659例患者中采用单纯传统涂片诊断为良性浆膜腔积液303例(45.98%),恶性浆膜腔积液123例(18.66%),意义不明的、可疑恶性233例(35.36%);659例患者中72例采用传统涂片联合细胞块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其中诊断为良性浆膜腔积液8例(11.11%)、恶性浆膜腔积液64例(88.89%),并进一步确诊了恶性细胞的组织起源。结论 传统涂片联合细胞块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相对于单纯传统涂片不仅能提高阳性标本检出率,还对确定组织来源、确诊肿瘤原发灶有很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16例胸腹水,分别用传统涂片和TCT技术两种方法制片,对比两种制片的效果和阳性诊断率.结果:传统涂片背景复杂、厚薄不均、单个细胞容易漏诊;TCT制片所取标本量大、偶然性小、细胞平铺、背景干净、单个细胞容易识别;传统涂片的恶性诊断率为37.2%,TCT制片的恶性诊断率为45.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T细胞学检查方法在标本的处理、制片和诊断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方法,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并归纳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此次研究之中,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并对纳入的300例患者进行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有效率,并探究临床病理检查中不同细胞的抗体表达情况。结果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的150例患者中胸腔积液阳性检出149例,漏诊、误诊1例,诊断有效率为99.3%,应用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的150例患者中胸腔积液阳性检出124例,漏诊、误诊26例,诊断有效率为82.7%,观察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较高的统计价值;临床病理检查发现,CR在间皮性病变细胞中表达较高,CK7与CEA在腺癌细胞中表达较高,不同细胞中抗体具有交叉表达现象。结论对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临床病理技术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有效率,并能够明显对腺癌细胞、间皮性病变细胞进行区分,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前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最适胸腔积液量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少量胸腔积液(<50 ml)是否与大量胸腔积液有相同的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方法 从79例可疑或者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收集102份胸腔积液样本,每份样本分3种体积(<50、50~100和≥200 ml)送细胞学检测.患者资料和胸腔积液体积对病理学医生设盲.计算不同体积的胸腔积液量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PV)及阳性预测值(PPV).结果 76例患者(74.5%)被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直接涂片/细胞离心制片结果显示,与<50 ml组相比,50~100 ml组和≥200 ml组的灵敏度(分别为P=0.006,P〈0.001)和NPV(分别为P=0.045,P=0.009)均增高.直接涂片/细胞离心制片联合细胞包埋切片的结果显示,仅在<50 ml组与≥200 ml组之间,灵敏度和NPV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P=0.033).而特异度和PPV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取决于胸腔积液的送检量.送检<50 ml的胸腔积液不如体积大的胸腔积液量诊断准确,直接涂片/细胞离心制片和细胞包埋切片时我们推荐200 ml以上的量,只进行直接涂片/离心制片时50~100 ml的胸腔积液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传统细胞学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并免疫组化技术在肺腺癌胸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75例胸腔积液标本同时行传统涂片及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行传统涂片查见异型增生细胞87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测查见异型增生细胞79例,两者联合检出异型增生细胞103例,再行免疫组化CEA、CK、TTF-1、CR、Desimin、Vimentin、P53、NapsinA联合检查后检出肺腺癌细胞32例,其它71例。结论传统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可提高异型增生细胞的检出率,再与免疫组化技术联合可提高胸腔积液中肺腺癌转移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77-478
目的:探讨病理科制作浆膜腔积液细胞块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制作浆膜腔积液标本细胞学涂片后,将剩余标本4℃静置过夜后制作细胞块并镜检诊断,比较两者诊断阳性率。结果:与直接涂片法相比较,采用细胞块法检出率、阳性率均较高。结论:采用细胞块法对浆膜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LPT技术在胸腹水肿瘤细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沁 《安徽医药》2007,11(5):425-426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d-based preparation cytology test system, LPT)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胸腹水标本同时分别采用传统普通细胞涂片法以及液基细胞学方法 进行检查,将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LPT制片与传统涂片相比,前者细胞数量多、核染色质着色鲜明可靠、成团细胞中的单个细胞界限分明,染色背景清晰;传统涂片细胞核染色质着色均一、缺乏立体感,染色背景欠清晰.本组普通涂片确诊癌11例(19%),可疑癌12例(20%),阴性37例(61%);LPT制片确诊癌19例(31%),可疑癌5例(8%) ,阴性36例(60%) ,两种制片方法的恶性细胞确诊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LPT细胞学制片技术能够提高被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分布的集中程度,增强细胞核染色着色对比度,提高恶性细胞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细胞块病理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抽取85例,对患者分别采用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的细胞涂片检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阳性确诊率为100%(85/85),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确诊率为61.18%(52/85)。检测显示,4种常见的腺癌/间皮性肿瘤细胞抗体在两种癌细胞当中均交叉出现。结论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法对胸腔积液的性质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以有效的对造成胸腔积液的肿瘤进行甄别和判断,医护人员能够凭借此方法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以内科胸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测方法结果以及免疫标记染色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恶性检出率(40.00%)比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18.75%)高,不确定性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0%)低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18.75%,P<0.05)。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良性检出率(62.50%、60.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恶性细胞CK-L、癌胚抗原(CEA)、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alretinin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良性细胞中Calretinin、CK5/6、WT-1阳性表达率较高。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均显著比常规涂片免疫组高,阴性预测值低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有效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检出率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 185例体检及门诊病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TCT(2 150例)检查及传统巴氏涂片(2 035例)检查,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活检.结果 TCT检查标本的满意率、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阳性率及与组织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并与组织病理活检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此技术敏感性高于巴氏涂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琼脂包埋法在胸腹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80例胸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胸腹腔积液,制备成细胞涂片及改良琼脂包埋法的石蜡包埋切片。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检验方法对胸腹腔积液阳性(恶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100例胸腔积液中,共有良性胸腔积液42例,阳性胸腔积液58例;80例腹腔积液中,良性腹腔积液21例,阳性腹腔积液59例。改良琼脂包埋法检出阳性胸腔积液54例,阳性腹腔积液51例;细胞涂片法检出阳性胸腔积液48例,阳性腹腔积液47例。改良琼脂包埋法诊断胸腔积液阳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高于细胞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琼脂包埋法诊断腹腔积液阳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高于细胞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理组织学分型中腺癌的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54.00%、53.25%。结论改良琼脂包埋法的石蜡包埋切片对良恶性胸腹腔积液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其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对病理学分型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TCT)在脑脊液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集的60例癌症患者脑脊液细胞,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进行制片,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制片,分析两组的方法的癌细胞阳性检测率及病理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癌细胞阳性检测率为90%,对照癌细胞阳性检测率为5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细胞形态饱满,核膜清晰且光滑,细胞核呈椭圆形、圆形,着色浅,染色质匀细,可见细小的核仁;对照组细胞量极少,着色较深,核仁不明显,并存在细胞变形情况。结论TCT制片技术对脑脊液细胞检测效果极佳,癌细胞阳性检测率极高,临床确诊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