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严重程度在美国,冠状动脉疾病占死亡数的首位,每年约有150万心肌梗死患者和52万人死亡。尽管近年来在复苏和维持心脏生命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急性心肌梗死仍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入院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5%死亡。此外,患有心绞...  相似文献   

2.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发病起始于冠状动脉内膜损伤,血液中的胆固醇在受损的冠状动脉内膜沉积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聚集而形成斑块,这些斑块逐渐增大造成动脉狭窄(管腔狭窄>50%),使血流受阻,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据统计,目前我国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约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芬兰的死亡人口中有1/3是冠心病,美国每年有6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隐蔽性,许多人是在事先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急发冠心病.让人猝不及防,而对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便是”无症状”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方法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并出现逐渐年轻化态势,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150万AMI患者,AMI总的病死率为5%~30%,其中半数死亡(主要由于心室颤动)出现于患者得到治疗前,25%的院内死亡发生在最初的48h。因此,AMI治疗关键是尽早、充分、持续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使梗死区域的心肌获得充分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护左心室功能。早期再灌注治疗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能改善AMI患者的急性期和远期预后。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方法及预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吴少玲 《现代保健》2010,(30):183-184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较常见的身心疾病,由于心理、社会、个性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亡人数的20%是死于冠心病,约25%的老年人有冠心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年人突发急性心梗或猝死案例逐年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梗,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梗。在心肌梗死患者中50岁以下的人约占了40%。心肌梗死正在成为危害中青年健康的危险"杀手"之一。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心病仍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病因,占死亡总数的40~50%,在我国的情况也属严重。急性心肌梗死的猝死率较高,据报导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院外的猝死者占77%,多发生于病后2小时。故院前的救治是争取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一般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全世界每年有近2 000万人受到急性心脏事件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新概念。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左室重构引起左心室扩大而导致的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远期心性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仍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病因,占死亡总数的40~50%,在我国的情况也属严重.急性心肌梗死的猝死率较高,据报导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院外的猝死者占77%,多发生于病后2小时.故院前的救治是争取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