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影响及对ICP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ICP孕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的胆酸、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与相应的孕周无线性关系;瘙痒出现的孕周与新生儿出生状况及羊水粪染呈明显相关性(P<0.01),与产后出血量、1 min Aparg评分及5 min Aparg评分无明显相关性;NST正常者与异常者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瘙痒出现时间可作为观察ICP病情程度一项指标。严密监测,并综合评价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ICP孕妇2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血清总胆酸(胆酸升高组)水平升高155例,总胆酸升高合并肝功能异常组(合并肝功能异常组)63例,并与同期170名正常孕妇(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比较3组的血清总胆酸水平、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①合并肝功能异常组的血清总胆酸水平明显高于胆酸升高组和对照组(均为P<0.05);②与胆酸升高组和对照组相比,合并肝功能异常组的孕周较短,剖宫产率高,羊水胎粪污染严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较轻(分别为P<0.05~0.01),ICP组新生儿死亡4例.结论:ICP可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ICP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围生儿顸后不佳,应密切观察,适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孕妇预后较好,但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致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合并症,可使围产儿发病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增加,故此,颇受产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报道近5年收治的128例ICP孕妇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1]。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早产,死产,围生儿病死,产后出血等。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进行胎儿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2例ICP孕妇进行无负荷试验(NST),其中36例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OCT),所有孕妇均进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及肝功能检测。结果OCT和超声脐血流分析结果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6.67%和25.00%,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9.05%和11.43%(P〈0.01,P〈0.05)。NST正常者和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ICP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电子监测异常及脐血流异常高于正常组。ICP组中总胆汁酸大于50μ mol/L的胎儿电子监护异常及脐血流S/D值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OC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对了解ICP孕妇胎盘功能和预测围生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屠秀菊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2):175-175,188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 ,ICP )是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上以皮肤搔痒,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红素水平升高、肝功能异常为特征,孕妇预后较好,但对胎儿预后不良,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使围产儿病率及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 ICP)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以降低胎儿宫内死亡、窒息和早产。方法 将156例IC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母体和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危害极大,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应加强孕期监护,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并发症,产妇通常预后良好,但会出现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甚至突发性死胎、死产。ICP发病率0.8%-12.0%,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我国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和长江三角洲),ICP已被列为高危妊娠,越来越受到重视。ICP对母婴最大的危害是发生不可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终止妊娠即可改善产妇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生化指标,因而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分娩方式对保护母婴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不同分度ICP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石巧丽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603-160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ICP预后良好,但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巩膜黄染、胎儿宫内发育受限、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大出血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收治ICP孕妇83例,无一例发生意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方法对137例ICP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围生儿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者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高于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P〈0.01或〈0.05)、单纯转氨酶升高而胆红素正常(P〈0.01)、低浓度胆汁酸(P〈0.01)、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者(P〈0.01)。结论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胎心监护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为ICP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母儿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ICP孕妇117例(ICP组)及正常孕妇137例(正常对照组)的母血及脐血胆汁酸浓度。结果ICP组母血胆汁酸浓度(36.03±23.25)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84±2.73)μmol/L(P<0.001);ICP组胎儿脐血总胆汁酸浓度(38.79±26.67)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5.61±2.44)μmol/L(P<0.001),且与母血胆汁酸浓度呈正相关(r=0.841,P<0.001)。ICP组围生儿缺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21%vs7.30%,P<0.05)。ICP组中缺氧组母血、脐血胆汁酸水平均高于无缺氧组,(分别为P<0.05、P<0.01)。结论ICP孕妇的胎儿胆汁酸浓度增高,与母血总胆汁酸浓度呈正相关。ICP时母儿均存在胆汁酸的淤积,过高的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ICP围生儿缺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科ICP孕妇300例,分析轻、重度ICP患者围生儿的预后结局,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正常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终止妊娠的孕周为(39.2±1.9)周,轻度ICP组(37.4±1.6)周,重度ICP(35.1±1.2)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轻度ICP组、重度ICP组的胎儿窘迫率分别为2.0%、14.1%、38.0%,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6.7%、17.5%,早产率分别为3.7%、14.7%、80.3%,低体重儿率分别为2.0%、11.7%、21.9%,三组间各围生儿结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ICP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围生儿的预后密切相关,应密切监测重度ICP患者,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孕妇胆汁酸水平分为重度ICP组20例和轻度ICP组20例,并选取同期2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正常妊娠组进行对照。比较三组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三组PLT、APTT、Fbg以及羊水粪染、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ICP组PDW、MPV、PT、D-D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轻度ICP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轻度ICP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ICP组与正常妊娠组PDW、MPV、PT、D-D、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ICP组和轻度ICP组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ICP组高于轻度ICP组(P<0.05);重度ICP组和轻度ICP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ICP组低于轻度ICP组(P<0.05)。三组中均无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结论:重度ICP孕妇体内存在异常凝血及纤溶状态,易导致产后出血,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积极诊治,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姜秀浓  周文红  唐锡尔 《新医学》2006,37(8):507-50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肝损害的病因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47例妊娠晚期合并肝损害的患者(肝损害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与同期200名无合并症的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结果:肝损害组病毒性肝炎占62.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占23.1%;妊娠高血压疾病占4.3%;病因不明占9.5%.与对照组比较,肝损害组的新生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孕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升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损害组中,孕产妇死亡13例,其中11例死于重型肝炎.围生儿死亡16例,其中死于病毒性肝炎及ICP共13例.结论:病毒性肝炎、ICP是引起妊娠期肝损害的主要原因.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晚期合并肝损害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毒性肝炎及ICP是妊娠晚期合并肝损害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寻求较完善的ICP孕妇产前监护及处理常规,使产前监护更趋科学、精确、标准化,从而改善ICP围生儿预后。方法:根据临床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即根据临床指标——血清胆汁酸、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将ICP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再结合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即用羊水指数及无激素试验(NST)],综合评价ICP孕妇胎儿的宫内状态。结果:轻度ICP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剖宫产率、围生儿预后不良,与正常孕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ICP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剖宫产率、围生儿预后不良与正常孕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极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ICP,如无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可以考虑经阴道分娩,但在将进入产程时及产程中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护。中度或重度ICP伴有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异常,围生儿预后不良,应剖宫产及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ICP的治疗效果、产妇及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ICP对产妇的影响不大,且分娩后短时间内症状及体征均很快消失,而围生儿的结局不良,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IUGR)、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围生儿病死率高。结论 加强对ICP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密切观察胎儿的监护,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ICP晚期妊娠60例,正常晚期妊娠25例,测定母体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及围生儿出生即刻脐动脉血气分析值[pH值、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TC、TG、LDL值明显升高,HDL值明显降低,ICP孕妇TC、TG、LDL值与PCO2呈正相关,与pH值及PO2呈负相关,HDL值与pH值及PO2呈正相关,与PCO2呈负相关。结论:ICP孕妇血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具有相关性,血脂检测应列为ICP的常规。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黄引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849-285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8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住院分娩的ICP孕妇170例,根据肝功能各指标高低分为轻-中度ICP组与重度ICP组,对肝功能各项指标与围产儿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CP孕妇肝功能损害越大,胎儿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的发生率越高(P<0.05),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结论:应加强产前门诊对ICP疾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严密监护,一旦时机成熟,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胎儿预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胆酸的变化,为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的血清结合胆酸,分析患者血清甘胆酸(CG)与肝功能、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ICP孕妇CG平均20.58±11.32μmol/L,较CG正常者增加8~144倍,按胆酸轻中重分为3组,发现高胆酸组病情重,发病早和分娩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时间早。且ICP血胆酸高低与肝功能检验的异常程度是一致的。结论测定血清胆酸对诊断ICP、判断病情及预防和积极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临床以皮肤瘙痒、黄疸和胆酸明显升高为特征,该病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和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围产期病死率升高,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本文通过维吾尔族ICP孕妇及其新生儿胆汁酸(TBA)、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