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寻求为绝经后妇女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更有效、快捷、安全的方法.方法 将120例绝经妇女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63例采取直接B超引导下取器,乙组57例予米索前列醇片200μg碾成粉末状后置入阴道内,2h后在B超引导下取器.结果 甲组取器成功50例(79.37%),乙组取器成功55例(96.49%);甲组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术后出血时间明显长于乙组(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米索前列醇阴道局部用药后B超引导下取宫内节育器,定位准确,安全性高,可提高取器成功率,器械携带方便,便于下乡下基层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宫内节育器避孕已被广泛使用.60~70年代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中国妇女已相继步入绝经期.曾经置入的IUD因无临床症状常被受术者忽略,加上取器困难又时有发生,易造成严重并发症,故我们对绝经期取器困难作一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取器对象绝经期妇女,年龄40~62岁,平均50.3岁.25例取器失败史者X线诊断18例,B超诊断6例,X线加B超诊断1例.入院前后用预防性抗生素,必要时给小量雌激素.取器前阴道常规消毒,以2%利多卡因棉签作宫颈管表麻,术中扩官至7.5号.1.2取器方法在官腔镜检测后,采用钩取或异物错央取,其中环位正常因宫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B超检测下取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自愿取器者术前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服用米非司酮片25 mg,间隔12小时后重复服用,连用3天,第四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2小时后来站B超检测下取器.结果:120例均一次取器成功,其中未扩张宫颈即顺利取出108例,宫颈棒扩至5号顺利取出12例.5例取出过程中IUD断裂拉直取出.结论:B超检测下取器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减少了取器过程中妇女的不舒适感,提高了取器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殖道常规准备联合B超监视下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困难取出分析,探讨适用于条件有限的基层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且经济、简便、痛苦小的有效方法,我站于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65例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器成功率。方法米索前列醇200μg,阴道后穹窿放入2 h后取器。结果除去1例宫颈黏连较重取器失败;嵌顿严重的3例在B超引导下取环成功外,其余62例均在常规取器下取出。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可提高取器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大临床医师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难取或断裂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取IUD失败60例,先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定形,经阴道取器。结果 60例中59例经阴道取环成功。一例异位于膀胱的开腹取器。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不仅可对难取或断裂IUD精确定位、定形,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又可提高困难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韩敏 《淮海医药》2014,(4):325-32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用于绝经后因扩宫困难宫内节育器( IUD)取出失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扩宫失败IUD无法取出的妇女15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75例。 A组术前4~6 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6 mg,取器全过程均在B超检测下进行;B组术前4~6 h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不用B超检测进行取器术。观察2组宫颈软化,取器成功,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宫颈软化和取器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B组。结论对于绝经后因扩宫困难取IUD失败的妇女,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及扩张宫颈,B超全程监测下取IUD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小,是绝经后取器的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合理取出时间及减少IUD取出困难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大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50例绝经后妇女行IUD手术取器,并使用宫腔镜配合B超进行监控,避免发生取器困难。结果自阴道成功取出150例,其中5例取器困难,给予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后,有4例取出,1例嵌顿较严重,取器失败转院改用宫腔镜取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做好取器适宜时间的临床宣传,做好术前准备及患者教育,减少术中困难。术中可合理应用宫腔镜和B超对IUD进行定位,避免残留环丝滞留体内,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绝经期取器困难的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6例常规取环失败的妇女 ,应用宫腔镜技术诊断定位后 ,用钩取或钳取法取出。结果56例在宫腔镜下观察到宫颈缩窄18例 ,宫颈粘连2例 ,环位正常20例 ,嵌顿17例 ,单纯断裂7例 ,断裂 嵌顿6例 ,残留6例 ,均一次性成功取出。结论宫腔镜能在直视下诊断节育环的位置、形态 ,联合B超诊断可明确嵌顿环的深度 ,从而指导手术操作 ,对于钩取、钳取困难者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经操作孔用异物钳取出 ,所以宫腔镜在绝经期困难取器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一旦发生取器困难应在宫腔镜诊断后取器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生殖器官萎缩,宫颈缩短变硬,失去弹性,致使取器时宫颈无法固定,子宫内口过紧,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本站对绝经3年以上要求取器妇女72例,应用结合雌激素片(倍美力)联合米索前列醇在B超引导下,顺利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广宫内节育(IUD)避孕以来,目前已有上千万的妇女进入绝经期。绝经后因子宫缩小、节育器嵌顿于肌层而取器困难。我站采取B超引导下取器手术,术前补给软化宫颈药物和术时利多卡因宫颈局部封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导视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后IUD取出患者150例,其中95例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导视下取器,55例常规取器,观察术中疼痛程度、取器的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两组术中疼痛、取器困难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导视用于绝经后IUD取出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可明显降低术中疼痛、减少取器困难的发生率,而又不增加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宫内节育器 (IUD)已成为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工具 ,而带器的绝经后妇女应何时取器以及长期放置可出现何种不良反应 ,是老年妇女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宫颈准备、宫口扩张在困难取器中作用 ,提高取器的成功率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来我站就诊的带器绝经后妇女 ,排除妇科肿瘤等疾病患者共 42例 ,其中 45~ 48岁 7例 ,5 0~ 5 9岁 34例 ,6 0岁 1例。2 绝经后妇女取器需注意的问题解除受术者的思想顾虑 ,取得受术者信任 ,使其积极配合手术。做好术前检查 ,常规 X线透视 ,必要时行 B超检查 ,观察节育器类型、位置…  相似文献   

14.
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如无不适或脱落,大部分是在进入围绝经期后要求取器。本文通过对225例围绝经期妇女取器的调查,分析影响围绝经期妇女取器的因素,寻找困难取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张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54-155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的有效方法,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的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方法米非司酮8:00Am.25mg,8:00Pm.50mg,口服连服2d,第3天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2h后取器。结果 50例除1例借助宫腔镜取器外,其余均在常规取器下一次性取出。8例在钩取过程中IUD断裂拉直取出,19例取出时环外形基本正常,23例不同程度变形。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取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何素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97-3297
目的:观察减轻妇女绝经后取节育器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器成功率。方法: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化2小时后取器。结果:158例除1例未成功外,其余均在常规取器下取出。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于绝经后妇女舌下含化取器,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应用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现在已进入绝经期,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宫颈萎缩,IUD的取出则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我们自1993年10月~1999年9月,对198例绝经半年以上来我院门诊取器妇女随机术前给予口服尼尔雌醇4mg一周后取器,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98例健康妇女均绝经半年以上,自愿要求取器,年龄≥45岁。置器年限6~25岁,绝经年限6个月~19年2 方法所有取器者常规妇科检查,排除急慢性阴道炎、盆腔炎,并观察有无阴道出血。B超探查子宫、附件排除肿瘤,确定宫内有节育器,然后按就诊前后顺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IUD取出失败,接受再次取器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对79例首次常规取器失败,改用B超引导下进行再次常规取器操作成功,取器成功率100%。结论对于围绝经期、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改用B超引导下进行再次取器,术者可以在显像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缩短手术时间,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率,有基层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夏洪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60-106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5月~2008年9月来中心要求取节育环(IUD)的绝经后妇女100例。年龄45—56岁.绝经时间6个月~6年,放环时间10—23年,均为金属单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100例取器者均无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血液性疾病及心肺疾患等,无尼尔雌醇及米索前列醇禁忌证.且肝肾功能正常。两组妇女服药前常规B超检查确定IUD位置,妇科检查,血、白带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宫内取节育器(IUD)失败后行宫腔镜取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因常规方法宫内取器失败而行宫腔镜诊断、取器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证实节育器嵌顿或断裂位于宫腔内,并用宫腔镜成功一次性取出;5例宫腔镜检查宫内无异常者,经B超证实残留节育器约0.3~0.6 cm位于子宫肌层内,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电切镜成功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用于困难取器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