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用问卷形式对精神科142名从事临床护理的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第一学历多为中专;以自学获得心理学知识者占大多数;在实施心理护理中,精神科护士掌握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护理技能有限;护士与精神病人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病人家属与护士缺乏合作意识;少部分护士缺乏慎独精神。结论:精神科护士正确实施心理护理的对策将有助于解决现存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从事精神科护理的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从事精神科护理的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产生原因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凤丽  王海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75-1176
精神科护士是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存在着其他职业无法想象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使护士极易产生严重的负性情绪。因此,要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本身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根据十几年的精神科护理工作感受,就精神科护士产生的负性情绪做一些浅显分析,提出缓解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我院9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相当部分护士中存在着对职业的消极心理,本文就此问题探讨了消极心理的成因及矫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存在的问题,且提出有效的应对对策,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科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了解其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所存在的问题。结果:10名实施心理护理感到不困难,110名精神科护士认为实施心理护理感到困难;实施后精神科护士心理学知识及技能掌握有限、护患沟通障碍以及患者家属不配合等情况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存在各种问题,对此,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善,可精神科心理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沈曦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76-1878
目的:了解精神病医院护士和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并比较分析。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我院精神科护士30名和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30名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和急诊科护士总的心理状况较好。结论:精神科护士和急诊科护士总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种良好的心理状况,对护士的自身发展以及对患者的护理和社会康复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精神科这一特殊岗位上工作的护士,不仅要承受某些技术、药物、消毒剂以及病毒等对健康的威胁,有时还会遭受意想不到的身体伤害与心理伤害。所以加强职业保护,对每一个精神科护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深入调查,对所受的特殊伤害进行统计、归纳,并着重探讨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姚淑娟 《吉林医学》2013,(36):7758-7758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素质教育的作用。方法:通过描述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对精神科护士进行职业素质的重点教育及方法实施。结果:增强了精神科护士爱岗敬业意识,培养了良好的职业操守。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质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不同医院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生活满意度情况,为人本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BI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同时对精神病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评定。结果:护士职业压力源五个维度中护理专业、工作环境、病人护理方面三个维度,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有显著差异(P〈0.01):NBI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精神科护士与综合医院护士有显著差异(P〈0.01);本组护士的一般生活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精神科护士平均分为3.63,综合医院护士平均分为4.3l,综合医院护士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精神科护士(t=3.43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在人群中工作压力较大,生活满意度低,管理者对此应予以关注。注重护士行为心理管理,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工作压力,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不同医院精神科护士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的工作压力。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同时对不同医院的精神科护士和ICU护士进行评定。结果:护士职业压力源五个维度中,精神科护士和ICU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两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神科护士总压力显著高于ICU(P<0.01)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大于ICU护士。应注重护士心理工作,协助护士舒缓压力。  相似文献   

12.
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桂芬  吴文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922-1923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护理科学的文明发展,要求当代护士特别是精神科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然而,部分精神科护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影响着护理质量和病员的康复,制约了精神科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对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护理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张丹  郭键  李承瑞 《吉林医学》2009,30(4):310-311
目的: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4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相关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维护其心身健康,提高护理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崔凤琢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515-516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使精神病人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缩短病程,早日恢复,回归社会。方法:本文利用问卷的形式对本市两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50名护士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护理人员第一学历多为中专;以自学获得心理学知识者占大多数;在实施心理护理中:精神科护士掌握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护理技能有限;护士与精神病人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病人家属与护士缺乏合作意识;少部分护士缺乏慎独精神。结论:精神科护士正确实施心理护理的对策将有助于解决各现存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盛玲  宋群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96-2896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凡的职业,其护理对象是失去理智、缺乏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如何排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讨论,并介绍一些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侯小林 《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456-2457,2478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群体工作压力源及相对应的心理疏导方法。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18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患者护理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护理人员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急需进行心理干预,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掌握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帮助精神科护士建立工作的最佳心身状态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本专业的工作态度,探讨相关因素,便于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方法以自制问卷对云南省十二个地州、十三家医院从事精神科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2.7%的护理人员继续选择做精神科护士;职业评价居前的项目为:不被重视(62.3%)、受人歧视的职业(37.1%);职业顾虑居前的项甘为:病人出现意外(88.5%);专业知识的需求依次为:心理护理、整体护理、科研论文、内外科知识。结论大部分精神科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但对职业评价不高,工作中最大的顾虑是怕病人出现意外,对现有收入不满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复杂的要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除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如果精神科护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话,不但直接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着护理质量和病员的康复,从而制约了精神科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保持精神科护士具备健康的心理,对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其相关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在我院44名医生及200名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对护理工作总体评价较好,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结论:影响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精神科护士自身职业状况;提示: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和增强安全意识,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的情况及对策.方法:对1 09名精神科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包含一般情况和HBI-GS问卷两部分.结果:高年资护士情绪衰竭方面高于低年资护士,护师的工作倦怠感最为严重,而合同护士成就感低于同一职称的护士,精神科男护士玩世不恭值高于精神科女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学习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应对情绪困扰,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自身职业地位及价值的认可,建议医院管理者关注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支持,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以降低工作倦怠感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