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痔是多发病、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20~40岁发病多,并随年龄增长增高其发病率。男性比女性多。传统的观念给痔的定义是:直肠下端、肛管、肛门缘内的直肠上、下静脉丛的血管发生曲张形成的团块叫做痔。和食管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一样,痔不仅有血管腔扩张变宽,还有血管长度的增加使血管迂曲。近年来关于痔的病因有新的学说,因而痔的新概念是:肛管粘膜下层内血管垫增生,向下滑脱而成痔。一、病因痔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第一种学说是传统的,在许多书上还占统治地位,第二种学说则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3.
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的“牡痔、牝痔”病名,以病变形态比附男、女外生殖器,保留了牡、牝的原始意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以肛门口以内的肿大物为牝痔,以外者为牛十痔,是牡、牝的引申意义。隋唐时期的“牡痔、牝痔”,或以病变形态命名,或以病变部位命名。唐代名医许仁则对痔的分类趋于完备。牡痔、牝痔命名,主要与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变形态与性征的比附及阴阳思想对医学的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4.
痔康片     
痔康片系江中制药厂最新研制生产的国家中药三类新药。由签草、金银花、槐花、地榆炭、黄芩、大黄等组成,具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清热泻火之功效。本品为口服片剂,采用优质进口原料Opadry薄膜包衣,避免了药片口感的苦涩,并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1药理毒理研究取痔康片对小鼠进行耳壳二甲苯致肿的试验及对大鼠作蛋清所致的脚掌肿胀试验,并用氢化可的松作对照。结果表明,痔康片大小两个剂量组均有极显著的抗炎作用。痔康片小剂量组在30min时可明显减轻蛋清所致大鼠脚掌肿胀的程度。痔康片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  相似文献   

5.
安痔注射液及消痔灵应用后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痔内注射液安痔注射液及消痔灵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与比较。方法:35例内痔混合痔患者中,注射安痔注射液治疗25例、注射消痔灵治疗10例,分别于治疗后的不同时间取活检本,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注射安痔注射液后引起组织发生一种非炎症性的蛋白凝固样变性,血管收缩闭合,此变性可逆,容易“复活”,经过3d-7d,可原位修复,无瘢痕形成,其间不发生明显的炎症、出血、坏死等改变。消痔灵注射后引起的是一种无菌性炎症,组织内出现明显水肿、出血、炎症反应,扩张静脉内血栓形成以及有瘢痕形成。结论:消痔灵引起的水肿;出血及炎症反应等改变均明显重于安痔注射液,7d后的血栓机化、内皮细胞生长不如安痔注射液活跃,且在组织中引起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消肿祛痔汤治疗炎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炎性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消肿祛痔汤熏洗坐浴,对照组用1∶5000PP液熏洗坐浴,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d后,治疗组疼痛、水肿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疼痛、水肿程度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祛痔汤治疗炎性痔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安氏化痔液治疗痔28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希贤  蒋建婷 《中级医刊》1995,30(12):43-43
  相似文献   

9.
毛亚南  陆琳 《九江医学》2004,19(4):51-51
我科自 2 0 0 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6月采用痔吻合器治疗重度痔 5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5 8例 ,其中男 32例、女 2 6例 ;混合痔 4 3例 ,内痔 15例 ;年龄 2 7~ 72岁 ,病程 5~ 37年。对照组 2 4例 ,其中男 18例、女 6例 ;混合痔 19例 ,内痔 5例 ;年龄 2 9~ 6 5岁 ,病程 5~ 4 2年。临床表现 :便血、肛门肿物脱出 ,肛门不适等。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治疗2 1外剥内扎 局麻 ,截石位常规规消毒 ,取V字形切口。2 2PPH 腰麻或骶麻 ,取俯卧位或截石位 ,采用国产痔切除吻合器 ,扩肛并固定扩肛器 ,…  相似文献   

10.
我院肛肠外科于2007年5月-2008年7月,采用宁痔洗液治疗急性痔140例,并与西药治疗126例作对比观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比观察吻合器痔环切除术52例和传统痔核切除术30例的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间术后烦躁、切口渗血、止痛剂的应用、镇痛泵的应用、术后第一次大便时便中带血、尿潴留、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肛周肿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9~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认为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是治疗内痔及混合痔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徐良  郑涛  袁泉  马鸣 《四川医学》2007,28(12):1373-1374
目的 观察PPH手术对重度痔的治疗结果。方法 用PPH法治疗重度痔患者35例,观察其手术时间、疼痛指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并与30例开展Milligan—Morgan术的患者作比较研究。结果 手术时间,疼痛指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PPH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正常生活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痔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提出了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PPH) ,国内称之为吻合器痔环切除术、PPH手术、Lon go手术等。 2 0 0 1年 3月在广州召开的PPH研讨会上 ,夏穗生、汪建平、陈道达等教授和与会代表进行热烈讨论后 ,将其命名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并在 6月全国肛肠外科新进展学习班得到认同。一、理论依据传统治疗Ⅲ、Ⅳ期内痔的方法 ,是Milligan&Morgan手术的改良术式 ,旨在通过切除肛垫 ,使痔核缩小或消失。虽然其手术复发率低 ,但术后疼痛时间长 ,创面愈合慢。有括约肌损伤及肛管狭窄可能[1] 。 1…  相似文献   

14.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oppler-guided hemorrhoid artery ligation,DG-HAL)是20世纪末研发的一种新治疗技术,已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取得成功,此项技术在我国各地均已开展,积累了许多经验。我院于2010年3月开始将此项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立痔止血膏治疗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痔出血患者42例,分为立痔止血膏组(治疗组,21例)和马应龙痔疮膏组(对照组,2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3、7 d后的症状评分、疗效。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肛门坠胀疼痛、痔黏膜充血评分及症状评分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立痔止血膏治疗湿热壅滞型的痔出血患者效果好,见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术(pph)治疗痔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或进口吻合器对35例Ⅲ期、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3分钟,平均住院3天,无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无术后出血,随诊1个月~2年,痔症状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痔上粘膜切除术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的经验。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吻合器治疗30例Ⅲ~Ⅳ度痔患者。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0min,术后出血2例,痔块回缩不全4例,尿潴留8例,肛门疼痛6例,排便习惯短期改变5例。结论PPH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重度痔痔切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采用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重度痔的资料,通过加强术前心理辅导,积极肠道准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处理和远期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加强重度痔痔切闭术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疗效,减轻痛苦,有效地防治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0.
张惠彬 《当代医学》2012,(35):89-90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切闭术与传统痔切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吻合器痔切闭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切扎术.结果治疗组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4.9%,对照组的一次性治愈率为79.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首次排便疼痛发生率、术后一周内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切闭术与传统痔切扎术治疗痔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吻合器痔切闭术的疗效要优于传统痔切扎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