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窦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原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按“病毒性脑炎”收治的231例病例,总结临床症状,脑电图,脑脊液,鼻窦片的特点,分析治疗效果,查找诊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1例病例中,临床确诊的单纯病毒性脑炎患者137例,病毒性脑炎合并鼻窦炎患者48例;单纯鼻窦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31例,其他15例。结论病毒性脑炎和鼻窦炎早期症状相似,如不认真检查易出现误诊、漏诊,许多病毒性脑炎患者往往合并鼻窦炎,有的以病毒性脑炎就诊的患者最后确诊为鼻窦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鼻窦炎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关系密切,及时治疗鼻窦炎症,可能会降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于2007至2008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收治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传染性疾病,且易引起胰腺炎、脑膜脑炎等多脏器受累。我院从2002~2005年共收治住院流行性腮腺炎病人558例,按文献诊断标准,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5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脑炎是比较少见的疾病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工作者重视。早在1905年Batten就以“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症”报告过,后来因发病常与感染有关,故有人称其为局限性小脑脑炎”。也有人把其视为散发脑炎的一个分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脑受损症状,缺乏特异的病原学诊断)。我院神经内科从1975年~1981年间收治小脑脑炎10例,现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Biekerstaff和Cloake1951年报道3例表现为嗜睡、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提出病变部位在中脑,称之为中脑炎(mesencephalitis)或菱脑炎(rhombeneephalltis)。Fisher(1956)报道3例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尚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称为Fisher综合征。后将这种疾病称为Biekerstaff脑干脑炎(Biekerstaff brainstemeneephalifis,BBE)。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病毒病—尼帕病毒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在马来西亚 Kinta地区养猪农中暴发过一次脑炎流行 ,有 1人死亡。由于这个地区是日本脑炎的流行区 ,尽管临床症状不典型 ,当时认为还是由日本脑炎病毒所引起的。 1 998年该地区又发生了一些高烧、有脑炎症状的病例。这些病人都是养猪农或是从事猪肉加工的工人。 1 999年 3月在新加坡屠宰场猪肉加工的工人中也发生了类似的病例。 1 999年 5月马来西亚卫生部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 CDC)合作 ,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报告了 2 58例成人脑炎病例 ,病死率达 40 %。这些患者都是养猪农和猪肉加工厂的工人。从死者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及宣武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例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在疾病初期、发展过程以及病程后期的临床表现不一,且逐步严重,疾病初期以精神行为异常尤为常见、发展过程则以癫痫发作较为常见、病程后期则是以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为常见;多数患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蛋白升高等;53例中48例患者脑电图检查异常,主要发生在颞、额、顶部。结论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容易出现误诊,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和脑脊液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抗体检测等结果综合分析,以减少早期误诊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散发性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为主,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我院从1992年2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散发性脑炎14例,其中采用光量子血疗综合治疗7例,取得初步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4例病人均按散发性脑炎诊断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编,临床疾病诊断标准,第一版,1987:379~380),并经临床确诊,排除了其他疾病。 血疗组:7例,男3例、女4例,<9岁2例,<19岁2例,<29岁3例,平均16.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病原诊断准确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102例进行分析,通过其血MP-IgM检查了解肺炎支原体病原的感染情况,并将其症状、临床体征以及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占8.82%,其中无菌性脑炎患者5例,脑膜脑炎患者3例,脊髓炎患者1例;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相关脑病患者中,仅1例患者在患病早期有呼吸道感染,余8例均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9例患者中55.6%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伴随有呼吸道症状,100%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发热史,平均(7.01±2.15)d;其血常规检查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进展快,病情严重,临床症状非特异性等特点,应避免将其误诊为其它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研究,对患儿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并进行治疗.结果 在47例患者中,学龄前儿童患病比例最高,可达63.83%(30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比例最高,为82.97%(39例),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抽搐;39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脑炎患儿32例痊愈,其他患儿预后较差,死亡2例.结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易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发作,一般为呼吸道病毒引起,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虽然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率低,但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与脑脊液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与脑脊液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屏南县医院儿科陈兴长,张小芬病毒性脑炎是一组与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将我院1992~1995年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就脑电图与脑脊液检查结果对...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析了1968~1987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医院收治的462例脑炎患儿的病因学.脑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是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的、表明脑组织受累的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微生物学诊断标准是对多种常见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的补体结合抗体滴度至少有4倍增长.在这20年期间.儿童脑炎的年发病率为8.3/10万(2.5~19.8/10万).在462例1月龄~16岁的脑炎患儿中,有312例(68%)出现临床症状或微生物学检查结果阳性.在全部病例中,儿童期疾病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相似文献   

13.
<正> 散发性脑炎是一组具有脑炎症状而原因又不明的疾病。由于临床上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又缺乏特异性病原学的检查方法,加之本病病理改变不一,临床征象复杂,所以常易将散发性脑炎误诊为其它疾病;同时也易将其它疾病,如脑瘤和精神分裂症等误诊为散发性脑炎。其误诊率平均为13.87%。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笔者所见资料完整的3例脑瘤病人误诊为散发性脑炎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对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周围神经系统损害40例,散发性脑炎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2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脊髓炎2例。结论:带状疱疹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多见。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可累及多器官受损,其肺外并发症中MP脑炎是MP所致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类型。本院儿科自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的MP感染患儿422例,其中并发脑炎或脑膜炎35例,占8.29%.  相似文献   

16.
李国艳 《贵州医药》2004,28(7):615-616
脑膜脑炎患者易继发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临床上以结核性脑膜脑炎引起的低钠血症多见,且与其它类型脑膜炎比较,结核性脑膜脑炎所引起的离子紊乱持续时间长,难以纠正。但在脑膜脑炎患者中,离子紊乱的发生与脑脊液蛋白的关系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本文对20例结核性脑膜脑炎和17例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 应用比色法测定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NO2/NO3值以反映NO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含量,并与2 0例同期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中NO与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重症组较轻症组更高(P<0.01),NO、TNF-α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急性期比恢复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NO与TNF-α均显著增高,其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它们参与了脑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治方法,为有效治疗病毒性脑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2004~2007年本院收治的18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发病情况,并进行辅助检查,给予吸氧、镇静、止痉、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营养供给、抗感染、营养脑神经药物等综合性治疗。结果本组患儿180例,痊愈156例;死亡12例,8例死于病程中持续昏迷、抽搐、消化道出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好转12例,但出院时仍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癫痫2例,智力倒退5例,颅神经麻痹3例,语言障碍2例)。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霞 《中国处方药》2014,(6):136-137
目的总结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48例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儿均进行了科学的护理,总结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48例患者中,彻底治愈37例,明显好转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愈率,降低这种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为这些患儿后期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病毒性脑炎指的是由于受到多种病毒感染从而造成脑实质性病变症候群,是临床常见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病死率、致残率,且病程非常凶险~([1])。此病症临床症状有呕吐、发热、头痛等等,在疾病恢复期和急性期间,患者往往还会出现继发性癫痫症状,且种类多样,极易诱发其他并发症,严重损害了患身体健康~([2])。鉴于此,本文以67例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为例,详细分析了疾病临床特点及药物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