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至挥发油体内外抗痢疾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芳  黄庆华  杨振德  许汉林  高清华 《医药导报》2006,25(10):0980-0983
目的观察牛至挥发油对痢疾杆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应用宋内痢疾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F2a腹腔感染小鼠,观察牛至挥发油不同时间灌胃给药后对染菌小鼠的保护作用;体外测定该挥发油对痢疾杆菌不同菌群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牛至挥发油对感染宋内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F2a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对痢疾杆菌不同菌群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和MBC分别为50~100 和125~500 mg · mL 1。结论牛至挥发油是一种抗痢疾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氟哌酸(Nbrfloxacin)属吡哃酸类抗菌药,国内已于1985年合成并通过鉴定。本品属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疗效较好。体外试验对伤寒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32mg/l,相当于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浓度效价。我院自1986~1987年不加选择地用氟哌酸治疗伤寒患者32例,另随机抽选30例伤寒病人用氯霉素加SMZco治疗作阳性药对照,初步证实氟哌酸加TMP对伤寒确有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马齿苋及鱼腥草水提取液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齿苋与鱼腥草水提取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内连续稀释法(几何级稀释法)测定鱼腥草与马齿苋提取液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马齿苋与鱼腥草水提取液(按生药质量浓度)对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抑菌作用分别为500.00mg/mL,62.50mg/mL;15.625mg/mL,250.00mg/mL;31.25mg/mL,125.00mg/mL。结论:马齿苋水提取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抗抑作用最佳;鱼腥草水提取液对肺炎双球菌较好。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敏感试验原理:抗生素敏感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稀释法或扩散法来测定。稀释法敏感试验是将抗生素与肉汤或琼脂培养基混合进行稀释,然后与试验菌孵育过夜,以最低浓度能抑制细菌生长时,称为该试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将最低抑菌浓度与机体血清或体液中可获得药物浓度相比较,  相似文献   

5.
洗必泰的新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必泰作为一种常用的消毒防腐剂,因其具有杀菌范围广、效力强、速度快、毒性小和成本低的特点,因而逐步作为预防和治疗药用于临床。1.治疗急性菌痢刘德兴等在治疗急性痢疾新药“新痢灵”的研究中,为寻找高效、速效、低毒的急性菌痢治疗药物,以130株痢疾杆菌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有13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唯独洗必泰未发现耐药株。故选用该药与抗菌增效剂等组成复方“新痢灵”片(由洗必泰和TMP组成)。用这种“新痢灵”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药柞树叶治疗痢疾,文献早有记载。我们参考有关文献,对15型痢疾杆菌作体外抑菌试验,并与其它抗痢药物对照,结果满意。即试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菌痢100例,并与磺胺脒组对照。今将其疗效初步分析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6种单种中草药及二种复方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Uu)临床分离株的作用并确定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方法临床采集标本后体外培养获得Uu临床分离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株的单独作用及部分联合作用,并测定了其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6种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范围(生药)分别为:五倍子:0.313~1.25 g/L,诃子:1.25~5.00 g/L,黄柏:1.25~5.00 g/L,栀子:0.625~5.00 g/L,赤芍:1.25~2.50g/L,板兰根:10.00~40.00 g/L,五倍子 诃子:1.25~5.00 g/L。五倍子 赤芍:1.25~5.00 g/L。复方中草药八正散对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M IC范围(生药)为:2.50~20.00 g/L,五淋散为:2.50-20.00 g/L。结论五倍子,黄柏,诃子,栀子,赤芍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作用,传统中药八正散及五淋散也有一定的抑制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作用。应进一步研究中药抗Uu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黄连、痢特灵、黄连与痢特灵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黄连和痢特灵以及它们联合应用对4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黄连联用痢特灵对4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比单用低。结论 黄连与痢特灵联用对4种菌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96株肺炎链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96株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  相似文献   

10.
从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叶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鉴定为:D—甘露醇(D-mannitol)Ⅰ、酪醇(tyrosol)Ⅱ、反式对羟基肉桂酸(E-p-hydroxy-cinnamic acid)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 Ⅳ、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roxybenzoic acid)Ⅴ、丁香苦甙(Syringopicroside)Ⅵ。以上六种成分均系首次从紫丁香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抑菌实验表明:Ⅱ、Ⅲ、Ⅳ及Ⅵ的甙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Ⅳ的抑菌活性最强,对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r/ml。药理实验表明:Ⅵ有较强的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沈利君  来谊  俞静玉 《医药导报》2002,21(6):333-334
目的:测定芩银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液体培养基对倍稀释法测定芩银注射液及相关单味药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芩银注射液及相关单味药对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芩银注射液对痢疾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IC、MBC均为1.56 mg•mL 1.结论:芩银注射液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强于其相关单味药,处方合理,佐证了该药治疗痢疾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性腹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连与痢特灵联用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痢特灵、黄连与痢特灵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黄连和痢特灵以及它们联合应用对4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黄连联用痢特灵对4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比单用低。结论黄连与痢特灵联用对4种菌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一种对性传播性疾病(STD)病原体有抑制和灭活作用的体外杀精药物。方法 选用氯已定醋酸盐,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IPPF)认可的杀精子实验方法,对1 0例大鼠精液、1 0例人精液进行了体外杀精试验,并观察了氯已定醋酸盐对白色念珠菌、淋病双球菌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 氯已定醋酸盐与人精液作用最低有效杀精浓度为1 .2 5mg/mL ;与大鼠精液作用最低有效杀精浓度为0 .5mg/mL。氯已定醋酸盐对白色念珠菌(2 8株)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 .1 2 5~0 .50mg/mL ,最低杀菌浓度(MBC)为0 .2 5~0 .50mg/mL ;对淋球菌(2株)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 .0 1 2 5~0 .50mg/mL。结论 初步认为氯已定醋酸盐可望成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阴道杀精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产依诺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国产依诺沙星对526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并与14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了比较。本品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抑制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和伤寒沙门氏菌90%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浓度为0.5mg/L,抑制克雷伯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90%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浓度为1mg/L;抑制沙雷氏菌属90%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浓度为2mg/L。本品抑制流感嗜血杆菌90%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浓度为0.12mg/L;抑制绿脓杆菌90%临床分离株、不动杆菌属90%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浓度为4mg/L;抑制苯唑青霉素敏感金葡菌(MSSA)和苯唑青霉素耐药金葡菌(MRSA)90%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浓度均为4mg/L。本品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和头孢哌酮。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本品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磷霉素与14种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在体外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磷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单独以及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作用于163株MRS菌株,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测定不同作用时间的细菌菌落数、绘制杀菌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学改变,以评价磷霉素和这些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磷霉素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甲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在体外分别联合应用后,MIC值均比单独应用时下降,FIC指数均≤2;联合应用可增强杀菌活性。扫描电镜观察,1/4MIC浓度的阿米卡星或氧氟沙星单独作用于MRS菌时,细菌形态学无改变,1/4MIC浓度的磷霉素单独应用时细菌肿胀、变形,同样浓度两药联用后,细菌发生变形和破坏,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对MRS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尤其能够提高头孢唑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对MRS的杀菌速度。  相似文献   

16.
仙鹤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仙鹤草地上全草分离得到六种抗菌痢成分,经化学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iucoside)Ⅰ、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nin-7-giuco-side)Ⅱ、鞣花酸(Ellagic acid)Ⅲ、咖啡酸(Caffeic acid)Ⅳ、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Ⅴ、槲皮素(Quercetin)Ⅵ。以上六种化合物虽属仙鹤草的已知成分,但作为仙鹤草的抗痢有效成分还是首次阐明。抑菌实验表明:上述六种结晶对福氏和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Ⅰ、Ⅱ、Ⅲ、和Ⅴ活性较强;结晶Ⅰ+Ⅲ,Ⅱ+Ⅲ,Ⅱ+Ⅳ和Ⅰ+Ⅱ+Ⅵ都比原来单一的化合物抑菌效力强,表明这些化合物之间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异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为试验菌株研究千根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通过K-B纸片扩散法及利用连续(试管)稀释法对70%醇提物,水层、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相萃取物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总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0g·L-1.粗分部位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抑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3.13、25g·L-1,水层无抑菌活性.结论 千根草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SMZ/ TMP、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 FQNs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 FQNs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 CCCP在体外能增强 FQNs的抗菌活性 ,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于 FQNs耐药菌株 ,而且也存在于 FQNs敏感菌株 ,但是CCCP对 4种 FQNs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经验上可选用 SMZ/ TMP或 FQNs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采用 SMZ/ TMP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联合或用新型 FQNs治疗。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的确能降低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 MIC,若能保证安全性 ,可望用于临床克服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金樱根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用5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金樱根,用倍比稀释法和抑菌圈测定其抑菌作用。结果金樱根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10、40、10、40mg/ml,金樱根7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10、10、10、20 mg/ml,金樱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20 mg/ml,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无抑菌作用。结论金樱根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有较好抑菌作用,其它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20.
<正> 甲氟哌酸是二类广谱抗菌新药,我们根据协作要求对临床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标本.集分离(?)出41株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大肠杆菌18株,表皮葡萄球菌16株)。同时进行了甲氟哌酸药物的开放性试验,氟哌酸、抗菌优等药物的对照试验。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稀释法,结果:①两组药物抗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试验组甲氟哌酸(PEF)与对照组氟哌酸(NOR)、四环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