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36种滴眼剂说明书的项目标注情况、单包装容量合理性等进行汇总分析,为滴眼剂说明书及单包装容量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法:收集我院所用的36种滴眼剂的说明书,对其中药品名称、化学成分、性状、药理毒理、药动学、适应证等12个项目进行汇总,并着重对这些药物的容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所用36种滴眼剂的说明书较为规范,除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外,其他项目均存在标注不明的情况;安全信息提示方面,仅有7种标明产品含有防腐剂,有19种未进行开启使用时限提示;容量方面,我院有9种滴眼液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每日平均使用剂量无法在4周内用完。结论:建议相关机构进一步规范滴眼剂说明书,完善说明书修订;结合患者实际用药情况,使滴眼剂单包装容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修赤英 《中国药事》2011,25(2):205-208,F0003
目的回顾我院2007~2009年滴眼剂使用情况,了解3年中滴眼剂的使用类别、频度、价格、每日费用等的变化;分析用药趋势;了解医保、基本药物目录内滴眼剂临床使用比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使用的市场销售滴眼剂品种按用途分成8类,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用药趋势;统计2009年医保报销品种比例和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4版)内的品种数量;对3年中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C)、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排序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抗感染及抗炎、抗干燥及视疲劳、抗青光眼3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占全部在用市售品种金额的85%以上。3年中各类药物使用比例变化不大。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滴眼液中,排序比比值大于1和小于1的品种几乎各占一半,偏离度均在10%以上;每日药费在2元的滴眼剂品种占60%以上。2009年使用的市售滴眼剂品种中,医保报销品种34个,2004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品种19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滴眼剂使用情况,完善眼科药学服务。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门诊滴眼剂的使用数量及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来,门诊滴眼剂使用量上升7.85%,人工泪液类、抗细菌类、非甾体抗炎药类滴眼剂消耗数量排前三位,消耗金额排名前列的有硫酸软骨素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结论国产及多剂量类滴眼剂在门诊滴眼剂销售中占主导地位,抗过敏、降眼压及单剂量类国产滴眼剂较少,有待加快研发。  相似文献   

4.
马永建  魏会宇 《中国药事》2013,(11):1225-1228
目的 回顾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2012年滴眼液使用情况,了解其使用类别、频度、价格、限定日费用等信息;分析用药趋势,掌握我院医保、基本药物目录内滴眼液临床使用比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2年使用的滴眼剂品种按用途分成7类,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用药情况;统计2012年医保报销品种比例和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内的品种数量;对本年中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缓解眼干燥及视疲劳药、抗炎抗感染药、抗青光眼药3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占全部在用市售品种金额的92%以上.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滴眼液中,限定日费用高于5元的滴眼剂品种占30%以上.2012年使用的滴眼剂中,医保报销品种34个,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品种2个,分别占全部品种的69%和29%.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抗感染药应用情况,为全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3年度我院全部门诊处方(22242张)。以抗感染药处方为依据,调查抗感染药的使用率、各科抗感染药的使用率、各种抗感染药的使用频数和金额、抗感染药的联合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抽查的全部处方中,抗感染药处方占50.87%;抗感染药物使用金额和使用频数高低排序依次为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以单用为主,占55.75%;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形式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药剂量和次数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结论:我院门诊抗感染药应用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个别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我院门诊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最近1年内我院门诊所有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处方,统计抗感染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数、使用方法、门诊各科用药特点.用预先制定的"抗感染药物利用调查表"逐项填写,最后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较高(73.6%),用药以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硝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为主.药物使用剂量较合理,但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的依赖性较大.结论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我院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临床用药特点和问题.方法 调查我院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门诊处方中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中口服品种24种,外用品种1种,注射液1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的用药情况和分布,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每个月各20份呼吸内科门诊处方,共240张。以抗感染药处方为依据,对患者使用各类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用药费用、联合应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0张处方中,抗感染药处方共193张。占80.42%;单用处方155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80.31%;二联处方31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16.62%;三联处方7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3.63%。根据处方显示,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结论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够降低感染和炎性反应的发生率。虽然有个别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但全年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10年1~12月的门诊7283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门诊常用的9种第二类精神药品中,8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我院儿科住院病历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儿科出院病历177份,统计分析了病历中抗感染药物的分类、使用频度、总金额、人均金额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各类抗感染药物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抗病毒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单用药占使用抗感染药处方的7.39%,二联占64.97%,三联占26.70%。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1.
我院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在我院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999年门诊处方22036张,对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主要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联用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55.38%,联用率为24.49%(二种21.75%,三种2.64%),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是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与国内报道基本相符,大部分属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余新华 《海峡药学》2016,(3):202-203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干部门诊处方,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4年度干部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统计分析。结果各种药物DUI≤1,均符合临床使用的规定剂量,联合用药基本合理。结论我院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单一、联合用药及剂量基本合理,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药物联合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儿科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并进行分析,以推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本院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对2003年10~12月全院门诊儿科使用抗感染药应用状况,包括抗感染药的种类、数量、金额、年龄等,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病毒类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占27.34%,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占22.64%,青霉素类占17.78%。口服用药频度最高的是利巴韦林。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应用DDDs排序法及金额排序法,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指标,对我院1999-2000年门诊和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DDDs、金额、日用药金额情况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二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律变化不大,但用药随意性仍较大,门诊与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别。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用药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  相似文献   

15.
应用DDDs排序法及金额排序法,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指标,对我院1999~2000年门诊和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DDDs、金额、日用药金额情况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二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律变化不大,但用药随意性仍较大,门诊与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别.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者用药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我院2001~2002年门诊药房处方情况,为合理、有效的门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1年~2002年间门诊药房处方情况按消费结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列出使用频率前20位药品,消耗金额前9位的抗生素类药及常用的前16位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 中成药和抗感染药是我院门诊主流用药,用药频率最高的是阿莫西林胶囊,金额最高的是胃得安片。结论 门诊药房处方分析显示,门诊用药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中成药和抗感染药的用药呈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金额分析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感染药物年消耗金额比逐年下降,消耗前三位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中心2011。2012年门诊用药规律、特点及趋势。方法对2011—2012年门诊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并对2012数据按金额排序及药品类别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与2011年药品种类基本相同,但销售金额较2011年增长了26.05%。眼部用药为主体,占总用药量的70%,抗青光眼类药、角膜营养类及抗炎抗感染类眼药用量最突出。结论眼科门诊用药的情况展现了眼科疾病的发生情况,对预防和治疗眼疾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使用频度较高的依次为氯硝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舒乐安定片。结论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无滥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我院2001~2002年门诊药房处方情况,为合理、有效的门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2年间门诊药房处方情况按消费结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列出使用频率前20位药品,消耗金额前9位的抗生素类药及常用的前16位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中成药和抗感染药是我院门诊主流用药,用药频率最高的是阿莫西林胶囊,金额最高的是胃得安片.结论门诊药房处方分析显示,门诊用药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中成药和抗感染药的用药呈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