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波 《中外医疗》2008,27(28):127-127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抗菌药物引起肠道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茸药物.方法 总结2006年5月~2007年12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抗茼药物种类、联合用药与否等因素有关.以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所致肠道真茼感染的发生率最高.结论 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茼药物,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赢实验结果选择,尽量缩短疗程,减少联合用药,避免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和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本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发生抗菌药物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结果有27例抗菌药物继发深部真菌感染,好发人群为老年患者,好发部位为呼吸道、肠道、泌尿道.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广泛应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抗菌药物.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调查真菌感染发病原因,控制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从2001年10月1日~2002年5月31日对我院妇科住院病人真菌感染目标监控,建立调查表格,发生医院真菌感染者逐一填表登记,而后总结分析。结果:监测期间共发生38例医院真菌感染,其中肠道真菌感染35例,均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肠道真菌感染者中85.71%(30/35)的病例使用过头孢三嗪。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是导致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在女性病人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三嗪,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而及时停用相关的抗菌药物和使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能短期内控制肠道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骨伤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减少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5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骨伤科真菌感染患者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居多,占53.5%;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主要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累计使用种类多、时间长且多为联合用药;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结论 医院真菌感染主要危害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规范抗真菌治疗方法,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5.
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继发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 《中国医药导刊》2007,9(6):502-503
目的:探讨医院真菌感染与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内科60例真菌感染的病人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人是诱发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部位以肠道感染为主,以联合用药者居多。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抗感染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合理选择与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敏 《重庆医学》2006,35(24):2215-2215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5年1~3月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抽取住院号为单号的病历。结果本院住院患者2005年1~3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5%,其中单一用药占51.07%,二联占24.25%,三联占0.96%,≥四联2.24%,与抗菌药物有关的真菌感染16例。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认识水平,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联合用药指征,严格执行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制度厦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06年度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行为,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06年1月~12月我院住院病历328份,分析用药频度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我院使用抗菌药物6大类20多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联合用药率45.3%。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趋向合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桑卫洪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90-1091
目的:了解我院病原性真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162株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都有基础性疾病,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达100%,〉60岁患者占54.3%;真菌感染主要以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高龄患者、严重基础性疾病、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导管留置等是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真菌检测和分析对预防医院内真菌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2003年6月-2004年4月的门诊处方16000张,出院病历140例。以抗菌药物(包括抗细菌、真菌、病毒)应用为依据,调查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类别及使用频率,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抽查门诊处方16000张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为7440张,占47%,调查140例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18例,使用率85%。抗菌药物以单联为主,不合理用药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和给药次数不当。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合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疾患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的病例,探讨分析防止抗菌药物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4月在呼吸内科住院的34例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之后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采取适宜的药物治疗措施之后,观察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发生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部位较为复杂,在患者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后,及时换用针对性的药物,对患者采取病房消毒、专人负责的措施,第一时间将继发真菌感染控制。结论由于患者应用多种抗生素联用来抑制呼吸道的感染,使得菌株的耐药性不断提高,故而容易发生继发真菌感染,配合应用激素有增加继发真菌感染的趋势。积极合理的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控制激素应用、使用针对性药物、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及其他诱因可以有效降低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经验使用。方法:分析2013年第二季度检出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给出建议。结果:临床经验用药更加合理有效。结论:从感染病例分析,多数情况下为耐药菌感染,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引起的真菌感染病例也较多,给后续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在门诊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门诊2004年全年处方49320张,筛选门诊处方按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抗菌药物种类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4%,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21.70%。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对延缓耐药菌株的形成,减少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病历240份,调查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疗程及联合用药的情况等。结果被调查的病历中,二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42.92%,三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14.17%,使用最多的药品为头孢呋辛和左氧氟沙星(共占49.14%),手术后25.83%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7d。结论我院在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使用率过高、术后使用时间过长、联合用药及药物的选择不当等不合理之处,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张俊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0):129-130
目的 分析引起二重感染的原因,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全院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二重感染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年龄、原发病、住院天数、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龄、恶性肿瘤、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长期住院等是引起二重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杰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109-110
目的:了解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类型,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查2007年1-10月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400份,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的选用、用法、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结论:强化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达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对使用药物、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病原学检查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以及主要使用药物。结果在经过用药干预之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程度明显上升,不论是术前、术中还是术后。并且经过用药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并且药物总的使用量也有所下降。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应加强病原学检查,以促进个性化用药,加强对药物的管理,让抗菌药物的使用做到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实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8月入院的100例住院病例为干预组,2011年1月之前出院的100例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我院制订的合理用药干预方案进行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用药无适应证、超级实用抗菌药、给药时机不当、用法用量错误、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抗菌药物费用所占比例等指标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发生率以及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支出比例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长期持续全程干预措施对合理使用抗菌药是可行和有效的,符合卫生经济学高效节约的原则。笔者的经验有利于干预的拓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以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本院42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治疗性创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时间以及应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洪中方  沈健 《嘉兴医学》2001,17(2):104-105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我院2000年11月份儿科门诊处方2153张,分析抗功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及用药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84.39%,二联用药率38.41%。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2年9月一12月出院病历557份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汇总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为82.23%,治疗用药率57.86%,预防用药率36.9%,无指征用药率5.24%,联合用药率54.49%,病原学送检率4.37%。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8犬类27个品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甲硝唑。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不合理用药仍占相当比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整体水平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