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镇肝养血汤治疗中老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中老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自拟镇肝养血汤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等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48例中总有效例数为44例,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46例中总有效例数为34例,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4,P<0.05)。结论自拟镇肝养血汤治疗中老年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2.86%、47.14%,高于对照组的11.43%、31.43%;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所致眩晕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门诊的脑动脉硬化所致眩晕、失眠症患者20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2组.治疗组108例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100例服用盐酸氟桂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所致眩晕、失眠症的疗效与盐酸氟桂利嗪相当,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应用养血清脑颗粒4g,口服3次/d,并联合应用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4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25例,应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5天。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眩晕症,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封茂燕  李爱民 《中国药房》2012,(20):1875-187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4g,tid。2组均连续用药3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并记录2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组脑血流速度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2组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更好地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和脑血流速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坤养血颗粒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3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给予参坤养血颗粒治疗;对照组药物流产后不给予止血缩宫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坤养血颗粒对于控制药物流产后出血情况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简要分析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脑供血不足眩晕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等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疾病时,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3年1月入选眩晕症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同时联用纳洛酮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B6+三磷酸腺苷(ATP)+地塞米松5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5 d。结果治疗组中显效51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92例COPD所致慢性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对于部分症状轻已耐受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只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42例给予抗感染、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应用等治疗。疗程2周,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3.79%(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COPD所致慢性呼吸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后患者头痛、头晕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脑梗死后出现头痛、头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DP)]水平,治疗前后头痛评分、头晕程度,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MARAA、MARAD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MARAA、MARA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为(1.36±0.22)分,低于对照组的(3.52±1.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489,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头痛、头晕患者的治疗,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低头痛头晕程度、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前庭功能受损、耳蜗症状、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CSA评分显著降低,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FS-CSA评分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ET和CGRP水平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片用于治疗颈性眩晕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升高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ET、CG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8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病因。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疗法,根据患者病因治疗。观察患者病因调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痰湿39例(48.75%)、肾精不足15例(18.75%)、肝阳上亢11例(13.75%)、气血亏虚9例(11.25%)、肝肾阴虚6例(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5)。结论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包含痰湿、肾精不足、肝阳上亢等,根据病因采取有效的中医疗法,可改善患者基本症状,加速其康复,对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天麻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  相似文献   

15.
赵延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08-1809
目的 探讨针灸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结束后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仅采用口服养血清脑颗粒。结果治疗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缩短(P〈0.01),随访半年、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灸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通神复脑丸联合长春西汀佐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服通神复脑丸,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 观察组未严格执行治疗方案1例、中途退出1例,对照组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养血滋阴中药颗粒联合逍遥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肠神经递质血清P物质(SP)、一氧化氮(NO)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逍遥丸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养血滋阴中药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