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部分颈椎病变伴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患,经对颈椎进行治疗后,患血压也随之好转;而一部分伴发颈椎病变的高血压患,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行颈椎治疗后,血压也随之好转,均提示血压的异常与颈椎病变有关,国内有人将其称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颈型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颈椎病致血压异常等,我们亦称之为“颈椎性血压异常”。可见,颈椎病变可以引起血压异常,是继发性血压异常的原因之一,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就国内近10余年发表的有关颈椎性血压异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报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俊民 《现代康复》1998,2(9):932-933
自1978年以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颈椎病的患,大约有6.7%伴有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及低血压).通过正骨手法治疗,这些血压异常的患,随着颈椎病的好转或痊愈.其血压异常也随之正常,故对这种类型的血压异常。我们称之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发生解剖位移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性血压异常这十问题.我们不仅在临床工作中作实验研究.同时还进行动物实验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源性高血压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一部分伴发颈椎病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行颈椎治疗后,血压也随之好转,均提示血压的异常与颈椎有关。现代研究表  相似文献   

4.
颈椎牵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治疗对颈椎病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对50例伴有高血压、50例不伴有高血压的颈椎病患者分别进行牵引治疗,测量牵引前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非高血压组牵引后患者血压、心率略有下降;高血压组牵引15min后患者血压、心率略有上升,牵引30min后略有下降;两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在牵引15min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非高血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3~5kg,对血压、心率影响小,牵引是安全的。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椎牵引,为确保牵引治疗安全性,牵引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最好牵引开始时重量2kg,适应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及MR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40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影像学有异常的青壮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发现其中非骨软骨性改变明显多于骨软骨性改变,非骨软骨性改变中以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最多(100%)。MR对早期椎间盘变性非常敏感。结论 颈椎非骨软骨性改变特别是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笔者认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MR更能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的的早期变性。  相似文献   

6.
青年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椎病发病年龄前移与生物力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对30岁以上及30岁以下各50例病人颈椎侧位片生理弧度的异常改变的分析,观察青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结果: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期坐姿不良等原因可使颈椎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导致颈椎病发病年龄前移。结论:近年来随着工作方法的改变,与颈椎病发病年龄的前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行颈椎侧位平片中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研究,探讨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方法从早期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例位颈椎片659例,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病片367例,对209其中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再分析比较各型中与异常X线征像的关系,制定出早期颈椎病X线诊断指标。结果209例中Ⅰ型异常59例,占27%,Ⅱ型异常120例,占57.2%;Ⅲ型异常21例,占10%;Ⅳ型异常12例,占5.5%。并提出Ⅰ-Ⅲ型异常不合并其它异常X线征像早期或Ⅰ-Ⅱ型异常仅合并一项轻微其它异常X线征像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指标。结论通过颈椎侧位平片,可以进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在颈椎病的诊断过程中,寰枢外侧关节的异常改变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对我院近几年90例颈椎病患者X线表现进行复查和总结归类,发现有11例患者合并有颈椎寰枢外侧关节的异常征象,并对此征象X线的表现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颈性高血压是指由于颈椎病发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范畴,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2]。颈椎性血压异常的概念提出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床表现高血压约是低血压的10倍,占颈椎病的6.7%~18%,占人群高血压的15%~21.9%,中老年高血压者有83%合并颈椎病[3-6]。资料显示颈椎失紊和环枢关节失紊或半脱位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46%、44%[7]。笔者查阅  相似文献   

10.
罗久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01-4201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颈椎病与颈椎曲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影像有异常的飞行人员患者影像资料,将颈椎曲度分为正常、变直、反曲及过曲4组,并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颈椎曲度正常组13例,变直组34例,反曲组11例,过曲组2例,颈椎曲度异常的发生率为78.3%。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曲度异常可能是引起颈椎病的一个潜在因素,可作为飞行人员颈椎病的一种X线客观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颈椎病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TCD对109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查,患者均有颈椎X片结果异常,并排除脑动脉硬化,对椎-基底动脉收缩峰流速进行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峰流速正常29.4%(32例);异常率70.6%(77例):流速降低44.0%(48例),升高26.6%(29例),其中椎动脉异常33.8%(26例),基底动脉异常16.9%(13例),椎-基底动脉合并异常49.4%(38例)。结论 TCD检测与颈椎X片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对颈椎病诊断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颈型颈椎病真实世界的发病情况以及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与颈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2016年01月-2019年06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中心的155例颈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病例报告表采用Spearman进行颈椎曲度异常与疼痛症状、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颈型颈椎病患者以女性为多,占68.3%:②31~35岁年龄段已成为了颈型颈椎病的多发年龄区间,同时21~25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占据了一定的比重;③从事职员、专业技术(教师、医疗人员)、学生、工人、自由职业的群体是颈型颈椎病的多发人群;④颈椎曲度异常与VAS评分存在相关性(r=-0.192,P=0.017<0.05);颈椎曲度异常与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评分存在相关性(r=-0.368,P=0.000<0.05).结论: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颈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生了新的变化,颈椎曲度异常和疼痛症状、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评分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医梅核气与食管型颈椎病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医拟诊梅核气的中老年患者78例,注行食管钡餐检查,同时摄颈椎正侧双斜位片,对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8例中,食管钡餐检查显示食管后壁有弧形压迹,粘膜无异常改变的62例,占79.4%,同时其颈椎平片上出现颈椎退行性变的多种征象;无弧形压迹,.粘膜无异常改变,颈椎平片未见异常病变的16例,占20.6%。结论:中老年患者食管型颈椎病是引起中医梅核气的一种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疾病,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颈椎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者可丧失工作、生活能力。近年来发现颈椎病还可引起大小便障碍、失明、血压异常、肩周炎等。目前我科采用陈醋离子导入加电脑中频综合治疗于颈椎病效果较好,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颈椎病患者100例,男71例,女29例;年龄30~67岁;病程3个月~1年18例,2~5年75例,>5年7例;X线片均示有骨质增生改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陈醋离子导入加电脑中频,对照组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卧位颈椎保健操治疗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 在老年人群中筛选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采用自编卧位颈椎保健操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9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对入选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经9周治疗后,入选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临床治愈显效率为51.4%,总有效率为94.4%,总体疗效满意。 结论 卧位颈椎保健操对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增强颈椎功能,并且该疗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值得在颈椎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中药热敷疗法治疗颈椎病相关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在服用降压药基础上,观察120例患者应用颈椎热敷疗法治疗前后血压值及波动情况,所需降压药品种及剂量更改情况。结果用热敷疗法治疗颈椎病合并高血压102例,其中显效12例,占11.8%;有效83例,占81.4%;无效7例,占6.9%。总有效率达93.1%。结论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特点为血压不稳,服药效果差,血压变化与颈椎病同步发作。中药热敷疗法以中医经络学及整体观念、生物全息学、动态平衡学为理论基础,治疗颈椎病相关性高血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为掌握最佳手术时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SEP将60 例C6、C7神经根受累的颈椎病患者分为正常组22 例、轻度异常组30 例和重度异常组8 例。入选患者均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手术前后分别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术后正常组、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患者N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恢复(P<0.001),且正常组恢复最佳。结论SEP能够客观反映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变的严重程度,提示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颈椎侧位平片中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研究,探讨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从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侧位颈椎片1391例,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病片735例,对其中419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再分析比较各型中与其它异常X线征像的关系。制定出早期颈椎病X线诊断指标。结果:419例中Ⅰ型异常114例,占27.2%;Ⅱ型异常240例,占57.3%;Ⅲ型异常42例,占10.0%;Ⅳ型异常23例,占5.5%,并提出Ⅰ-Ⅲ型异常不合并其它异常X线征像或Ⅰ-Ⅱ型异常仅合并一项轻微其它异常X线征象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指标。结论:通过颈椎侧位平片,可以进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颈性高血压是指因颈椎劳损、退行性变、外伤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及错位,产生无菌性炎症,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节或椎动脉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脑内缺血,从而导致的中枢性血压异常[1]。随着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颈性高血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及认识。现将我院以颈椎病收入院而经临床确诊为颈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0~2005年以颈椎病入院病人800例,其中70例经临床确诊为颈性高血压。临床主要表现有头晕、视物模糊、耳鸣、颈部酸胀痛、手麻、血压升高、排汗异常等症状,其中3人有过晕厥摔倒史,突然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116例患者的MRI资料。结果共检出退变椎间盘372个,占总数的64%,其中256个椎间盘向后膨出或突出,占69%;生理曲度异常94例,占81.0%,曲度改变多发生于颈椎上段;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变尖53例,占45.7%。结论颈椎椎间盘退变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低场MRI能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的的早期变性和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