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刘永振  王杰  陈香梅  鲁凤民 《肝脏》2014,(10):777-781
感染或既往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肿瘤患者或器官移植者,分别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下,部分患者会发生HBV再激活,引起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导致治疗减缓甚至中断,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我国属于 HBV 感染中(高)流行地区。2006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59岁成年人中 HBV感染率(血清抗-HBc 阳性)为38.9%,表明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为 HBV 携带者或既往感染者[1]。这些人群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存在较高的发生 HBV再激活的风险,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范围超过1/3的人口曾感染过HBV,其中约3.5亿为慢性感染者。我国是慢性HBV感染的高流行区,目前自然人群HBsAg阳性率为7.18%。近年来,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研究已经发现慢性HBV感染者比普通人群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率明显增高[1~3]。肿瘤化疗相关的细胞毒性化学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原本稳定的慢性HBV感染再次激活,并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因此,恶性肿瘤化疗相关的HBV再激活诊治已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临床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特点,方法:71份HIV阳性献血员及89份HIV阴性献血员的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人群的HCV、HBV及HCV/HBV感染情况,结果:HIV阳性献血员的抗-HCIV阳性率为70.49%,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人群的HCV、HBV及HCV/HBV感染情况。结果:HIV阳性献血员的抗-HCV阳性率为70.49%,地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HBV的阳性率分别为8.20%、29.51%、3.28%、44.26%,11.48%、47.54%、1.12%、47.19%、6.74%、47.1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人群的HCV、HCV/HBV感染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HIV阴性献血员相比,HIV阳性献血员的HCV感染率很高,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献血员进行HBV检测而未检测HIV、HCV造成的选择偏倚,可能是中国中部一些省份HIV感染者HCV感染率高而HBV感染并不相应增高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综合性预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2):1135-1138
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母婴垂直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高危人群的性传播、医源性传播、静脉注射毒品等水平传播增多,还有农村地区HBV疫苗接种率低、接种失败、献血员漏检、HBV变异株增多,HBeAg(-)慢性乙型肝炎比例增多存在HBV隐匿性感染等.因此,需要实施多环节综合性的预防策略来有效的阻止HBV的感染.他们分别是:推行大面积的HBV免疫计划确实实施对新生儿(包括农村地区)、高危成年人群及未接种人群的HBV疫苗的接种和接种后监测管理;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与HBV疫苗主动免疫联合阻断包括宫内感染在内的母婴垂直传播和意外暴露HBV后预防;重视对血制品、器官组织和捐献者的病毒核酸检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消毒和HBV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有HBV感染证据,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约占全球人口6%。自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纳入免疫规划管理以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由14%下降至9.09%。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群的营养状况普遍改善,饮酒诱发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达9.09%^[1],因此估计我国约有1.2亿人目前携带有HBV。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罹患有其他系统疾病,诸如肿瘤、肾脏病、风湿免疫类疾病,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这一部分患者治疗的特殊性,如何处理这种合并状态,广大的临床医师还未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跃进  李强  于进红  刘莉  李雯雯  杨霞 《肝脏》2008,13(1):39-41
通常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的疾病,更多见于男性。梁晓峰等报道HBsAg阳性率在男性为8.12%,而在女性约6.85%。为了解我国现阶段慢性HBV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及其临床特点,我们调查了我院2005年住院的慢性HBV感染2381例。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斯崇文 《胃肠病学》2006,11(4):193-194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性、进展性传染病。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为3.5亿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后约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30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  相似文献   

9.
高敏  卢诚震 《肝脏》2011,16(5):420-423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目前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HBV和HCV慢性感染者分别超过3.5亿和1.7亿。由于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所以HBV和HCV重叠感染现象的发生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两种病毒都流行的地区,可达1%~15%。2004年东欧一项研究显示,在随机选择的2200健康个体中发现HBV/HCV重叠感染率为0.6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泰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进一步提高人群HBV感染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产科2013年785名产妇HB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产妇785名,年龄17~49岁,平均27.09±4.24岁。HBsAg阳性的现症感染者33例(4.20%),单项抗-HBs阳性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者218例(27.77%),抗-HBc 阳性的既往感染者196例(24.97%),HBV-M标志全阴的无免疫者338例(43.06%)。与1992年国家实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的孕妇相比,1992年以后出生的孕妇单项抗-HBs阳性率(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显著增高(39.66%和26.82%,P=0.036),既往 HBV 感染率显著降低(13.79%和25.86%,P=0.041),但 HBsAg阳性率(现症感染率)与 HBV-M标志全阴率在1992年前后出生的孕龄女性之间尚无显著差异(P=0.296与P=0.587)。结论泰州地区孕龄女性的乙型肝炎无免疫率以及实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前后的 HBV感染率仍较高。做好孕龄产妇 HBV感染状况筛查,改进与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质量与覆盖率将提高人群 HBV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