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龄期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菌栓形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小白鼠喂饲的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Ⅰ、Ⅱ、Ⅲ龄期的蚤为研究对象,以强毒鼠疫菌感染该蚤后对其菌栓形成率进行了实验观察。Ⅰ、Ⅱ龄期蚤菌栓率分别为3.13%和4.20%,而Ⅲ龄期蚤菌栓率则高达13.79%,它们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因而,作者认为它们在长尾黄鼠疫源地中对于鼠疫动物中流行病的实际意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用小白鼠皮膜长尾黄鼠抗凝血液喂饲鼠疫菌感染的Ⅱ龄期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C.tesquorumaltaicus)的试验结果表明:其菌栓形成持续时间为38天,菌栓率为5.4%;小白鼠供血基本上能反映该蚤种在自然宿主供血条件下的菌栓形成情况;皮膜抗凝血液供血基本上能满足鼠疫菌营养需求,不阻止菌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的鼠疫感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以下简称黄鼠蚤)是长尾黄鼠(Citellus undulatas,以下简称黄鼠)的优势寄生蚤种,我区1955—1980年自该蚤共分离到35株鼠疫菌,占染疫媒介昆虫的27%,被认为是鼠疫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为深入了解该蚤对于鼠疫的作用,我们在新疆北天山犄河县境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疫源地内进行了该种的感染、菌栓形成、传病能力等方面的野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及时发现该地动物鼠疫疫情,防止动物鼠疫传到人间。方法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中有关方法进行。结果 2010年灰旱獭平均密度为0.93只/hm2,长尾黄鼠平均密度为16.5只/hm2;长尾黄鼠体外总蚤指数为9.2,其中方形黄鼠蚤占77%;长尾黄鼠鼠疫间接血凝阳性率为0.65%;共检出鼠疫菌23株,其中1株检自灰旱獭,5株检自长尾黄鼠,12株检自方形黄鼠蚤,4株检自似升额蚤,1株检自宽新蚤;2010年未发现人间鼠疫疫情。结论 2010年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呈高强度流行。动物鼠疫疫情发生后,除加大动物鼠疫疫情监测外,还加强了人间鼠疫疫情监测,有效地防止动物鼠疫疫情传到人间。  相似文献   

5.
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C.tesquo。m.aha。ons以下简称为黄鼠蚤)是新疆灰旱獭一长尾黄鼠双宿主疫源地的主要寄生蚤之一。1982年钱存宁等曾在实验室对经区黄鼠蚤进行了感染率、菌性率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了该蚤的感染率和菌检率。据多方面指征,确认该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那么非鼠疫疫区的方形黄鼠蚤对鼠疫菌感染的反应如何?就我frJ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尚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我们在实验室内对非疫区的黄鼠蚤进行了感染率方面的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工.且黄鼠蚤:采自经多次调查认为不存在鼠疫疫源性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和巴仑台地…  相似文献   

6.
非鼠疫疫区方形黄鼠蚤成龄蚤的菌栓形成能力钱存宁,张晓雪,冯玉明,姜万武,曹鸿翥,黄赤忠(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市830002)在非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寄生于长尾黄鼠的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Citellophilustesquorusaltaicu...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长尾黄鼠体分离的强毒鼠疫菌接种小白鼠,实现了对秃病蚤指名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laeviceps)的鼠疫感染。其感染率,雌性为95%,雄性为98%;其菌栓率,雌性为32.8%,雄性为2.8%。雌、雄性感染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25),菌栓率则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 本实验表明了天山西段B型鼠疫菌对该蚤种的高度寄生适应能力。从而提示我们,在灰早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中,长尾黄鼠与砂土鼠分布区可能相连的地段,有实现向砂土鼠分布区扩散鼠疫,乃至形成新的疫源地的可能,应当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  相似文献   

8.
方叶栉眼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温度16℃、19℃,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进行了方叶栉眼蚤感染鼠疫菌后的菌栓形成能力、生存期限(寿命)及集群呆咬传播鼠疫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蚤不能形成菌栓,平均寿命44.13天,阴转率68.52% ̄76.19%,经多批次集群蚤叮咬大绒鼠不能感染鼠疫,媒介效能为零。证实方叶栉眼蚤在我省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传播媒介,即媒介蚤的地位不能成立,对鼠疫菌的种群延续没有实质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鼠疫疫区长尾黄鼠寄生蚤似升额蚤指名亚种和宽新蚤感染鼠疫菌后,在20 ̄23℃,80% ̄90%RH条件下,持续用小白鼠供血,其保菌时间不超过30d,与鼠疫疫区的这两种蚤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25-9月15日在精河县南山鼠疫自然疫源地,继续开展人类鼠疫和动物鼠疫监工作。长尾黄鼠染蚤率为95.5%,蚤指数为6.5;检验长尾黄鼠424份,分离出鼠疫菌2株,阳性率为0.5%;检验长尾黄鼠血清286份,阳性21份,阳性率为7.3%。监测结果表明,该疫源地黄鼠体外寄生蚤、 蚤指数、病原学和血清学阳性率与历年同期水平相近,若无人为因素干扰,该地区仍会有较高强度的鼠疫动物病流行,应加强监测力度,防止人类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