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目的总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经验,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7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侵蚀性葡萄胎42例,绒癌5例。平均发病年龄31.5岁,47例治疗均以化疗为主,其中单纯化疗41例,化疗加手术治疗6例。侵蚀性葡萄胎治愈率97.6%(1/42),绒癌治愈率100%(5/5)。结论临床上将病理、血HCG以及B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化疗对恶性滋养细胞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滋养叶细胞所分泌,测定HCG含量是监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最好的标志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和肿瘤诊断。作者自1985~1991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110例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的血清HCG进行了测定,并着重对恶性肿瘤患者HCG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全部病例均系本院妇产科住院及门诊治疗随访患者。110例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中葡萄胎15例,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45例,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50例。上述病例均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20~50岁,平均29.6岁,20~40岁者100例占90.9%。病程最短者16天,最长达193天,恶葡及绒癌病程较葡萄胎长。恶葡转移者19例(肺转移16例,阴道转移3例),  相似文献   

3.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手段.我院将两者联合应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化疗后的疗效观察,旨在探讨其在鉴别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价值以及化疗后的疗效评价.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情况 选自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住院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以下简称观察组),其中侵蚀性葡萄胎20例,绒癌12例.年龄19~45岁.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后及每次化疗后测血β-HCG并作CDFI检查.以同期住院的20例良性葡萄胎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4.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手段.我院将两者联合应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化疗后的疗效观察,旨在探讨其在鉴别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价值以及化疗后的疗效评价.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情况 选自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住院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以下简称观察组),其中侵蚀性葡萄胎20例,绒癌12例.年龄19~45岁.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后及每次化疗后测血β-HCG并作CDFI检查.以同期住院的20例良性葡萄胎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D)检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疾病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及PD检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2例,并以正常妊娠20例作对照。结果 CDFI恶性滋养叶肿瘤表现为丰富而敏感的彩色血流,PD为低速的动静脉血流。正常妊娠为不甚敏感的点状或多条状的不规则血流,PD为单相或双相的低速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DFI和PD检测可做为一种新的方法,不仅可对滋养叶细胞肿瘤作出早期诊断,亦可用于观察化疗效果,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病例:患者,28岁,孕2产0,主因:人流术后1月,阴道大量出血1天,于2008年12月12日急诊人院。既往月经规律,2008年1月因早孕患良性滋养细胞肿瘤外院清宫,此后定期监测血HCG,2008年6月血HCG恢复正常,月经周期规律。同年11月初,查再次妊娠,确诊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至11月底干净,  相似文献   

7.
游离β-HCG检测在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与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了滋养细胞疾病与肿瘤患者血清中的HCG及其游离β-亚单位(F-β-HCG),计算F-β-HCG/HCG比值,并与正常妊娠标本比较。结果,妊娠组于妊娠第5周后F-β-HCG/HCG比值平均为1.18%(0.07~5.90%);葡萄胎组为4.25%(0.08~11.00%),显著高于妊娠组P〈0.005;侵蚀性葡萄胎组为7.d7%(0.30~21.20%)显著高于妊娠组与葡萄胎组,P〈0.005;绒癌组为11.25%(0.80~30.00%),显著高于妊娠组与葡萄胎组,P〈0.005。提示,在葡萄胎和滋养细胞肿瘤时F-β-HCG显著增高,检测F-β-HCG,计算F-β-HCG/HCG比值有助于滋养细胞疾病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例死亡分析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死亡使用化学药物治疗滋养细胞恶性肿瘤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致死仍有发生。现报告4例如下。1临床资料例1,14岁。停经4个月,阴道流血少许,初诊为中期妊娠。1982-02-22行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葡萄胎清宫术后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持续不降至正常或下降后再次升高患者是否存在恶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完全或部分性葡萄胎彻底清宫后患者随访,发现21例患者清宫术后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持续不降至正常或下降后再次升高,对该类患者进行阴式超声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定期检查,记录检查时间,记录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数值结果,超声检查中是否异常病灶区,病灶区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21例患者中子宫肌层回声增粗或可见低回声结节,血流丰富,阻力指数〈0.4,血β-HCG增高;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β-HCG恢复正常,两指标呈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异常血流图像和脉冲多普勒检测RI低值是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临床及时化疗干预以及对检测火燎效果、选择化疗方案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超声CDFI及PW检测与血β-HCG联合应用,既能提高诊断符合率,又可作为评价化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图像分析技术对滋养细胞肿瘤DNA定量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3例滋养细胞肿瘤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和比较.结果:从正常绒毛→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DNA含量和非整倍体细胞呈增高趋势.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明显高于良性葡萄胎和正常绒毛,有显著性差异(P<0.01).良性葡萄胎高于正常绒毛,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绒毛膜癌高于恶性葡萄胎,但两者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图像分析仪对滋养细胞肿瘤DNA定量分析,可对该肿瘤的诊断、化疗、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48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四物汤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对比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24例进行四物汤治疗,将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上者4例;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下8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12例。治疗组患者,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正常,经期正常连续3个月以上为痊愈,20例;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在3个月以下者为好转,3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1例。结论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补血调经第一方的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和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Y)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4例PSTT及1例ETT病例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PSTT和ETT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伴HCG轻一中度升高.PSTT瘤细胞呈片块状或条索状穿插于子宫肌层平滑肌束间,常浸润血管壁;ETT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位于玻璃样物或肿瘤坏死物中,呈地图样外观.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对HPL、Mel-CAM、PLAP及p63的表达有差异.治疗手段以全子宫切除术和术后化疗为主,预后较好.结论 PSTT与ETT是罕见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T),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但临床表现及惰性生物学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不同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MMP-2/TIMP-2及VEGF的表达情况,观察比较它们的表达特点,分析与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正常绒毛;40例葡萄胎组织,30例手术切除的恶性葡萄胎组织,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对其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以上不同组织中MMP-2、TIMP-2、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从正常绒毛→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MMP-2的阳性率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与MMP-2正相关.(2)TIMP-2的阳性表达在滋养细胞疾病内部不同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MMP-2/TIMP-2组合同时阴性表达在良性葡萄胎中占65%(26/40),在恶性葡萄胎中占16.67%(5/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阳性表达伴TIMP-2阴性表达在良性葡萄胎中占2.5%(1/40),在恶性葡萄胎中占56.67%(17/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MMP-2和VEGF共同参与了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MMP-2/TIMP-2两者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探讨HCG、β-HCG RIA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IA.结果:①良性胸腹腔积液组无1例假阳性.提示HCG、β-HCG RIA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异性高.②HCG、β-HCG单项检测阳性率:恶性胸腔积液组HCG 55.64%(44/79),β-HCG 62.02%(49/79);恶性腹腔积液组HCG 43.58%(34/76) ,β-HCG 66.66%(52/78);恶性心包积液组HCG、β-HCG均高达92.30%(12/13).③HCG、β-HCG阳性与脱落细胞阳性符合率,HCG达65.93%(60/91)、β-HCG达73.62%(67/91);HCG β-HCG双阳性符合率达47.25%(43/91).④79例脱落细胞阴性病例中,HCG、β-HCG阳性者分别占50例及60例,阳性率分别达63.29%及75.94%,其中尤以脱落细胞阴性的6例恶性心包积液者,HCG、β-HCG检测均呈阳性.⑤122例腺、鳞癌病例分组分析表明,无论是HCG、还是β-HCG检测总阳性者在两组间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恶性胸腔积液组腺、鳞癌患者HCG检测结果表明,腺、鳞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2.17,P<0.05,提示恶性胸腔积液鳞癌患者以选用HCG为佳.结论:作者认为,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含心包积液)的性质,在排除妊娠情况下,若单项HCG或β-HCG阳性应高度怀疑恶性的可能,若HCG、β-HCG双阳性时,则可作出恶性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扫描电镜技术在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40例葡萄胎进行观察,其中良性30例,侵蚀性10例,同时以10例正常早期胎盘绒毛和5例早期胎盘绒毛水肿变性作对照。将患者血、尿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作为监测指标,当葡萄胎后12周内血尿HCG不下降至正常时视为恶性。结果 (1)30例良性葡萄胎的血、尿HCG于葡萄胎12周内降至正常,10例侵蚀性葡萄胎中的9例于葡萄胎后12周内超过正常,1例转变为子宫绒毛膜癌。(2)良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微绒毛扫描电镜图像呈细长,或形成“网状”,或“杵状”,或“小撮”。侵蚀性葡萄胎滋养叶细胞微绒毛融合形成“斑块状”,或“球状”、“杆状”,或“棉花团样”。结论 扫描电镜技术可用于预测良性与侵蚀性葡萄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子宫阔韧带ETT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月经紊乱半年入院,B超提示盆腔包块,手术标本见肿块位于子宫左侧阔韧带。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及膨胀性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CK、CK18、p63、CD10呈弥漫强阳性表达,EMA、HCG、PLAP、PR、E-cad呈局灶阳性,α-inhibin、HPL、ER、desmin、SMA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0%。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ET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滋养细胞肿瘤,可发生于子宫阔韧带,具有独特的生长方式及组织学、免疫学表现,尚需与绒毛膜癌、上皮样平滑肌肉瘤、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eclin-1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正常绒毛、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组织共1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分析各组组织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eclin-1在绒毛膜癌和侵袭性葡萄胎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葡萄胎和正常绒毛(P0.05);化疗耐药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例中Beclin-1高表达,且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eclin-1可能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进展和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葡萄胎恶变的辅助指标和化疗耐药评估候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GTD)早期诊断及化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例GTD进行CDFI、CDE检测,观察其血流情况及用PD检测病变区血流速度,测算RI值. 结果 CDFI显示病变区血流异常丰富,CDE显示更丰富的血流信号.PD检测出低阻血流,RI=0.41±0.07,化疗前后相比CDFI、CDE和PD改变明显,RI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CDFI、C DE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诊断及观察疗效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时间免疫荧光分辨技术对40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Free β-HCG及PAPP-A.结果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患者的血清Free β-HCG、PAPP-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血清Free β-HCG值与对照组接近,而PAPP-A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Free β-HCG、PAPP-A联合检测滋养细胞肿瘤有较大的诊断意义,特别是对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及其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0-2007年间共5例ETT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K18、p63、α-抑制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泌乳素(HPL)、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Ki-67等免疫表型特征.对所有病例随访11~50个月,并简要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例ETT病例均为生育年龄妇女,平均年龄33岁,发生率占同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0.48%(5/1037).镜下见肿瘤由相对一致的单核滋养细胞排列成结节状浸润生长,肿瘤细胞巢中可见玻璃样物质.肿瘤坏死较常见,典型者可呈地图状坏死.肿瘤细胞CKl8、p63弥漫阳性,HCG、HPL、PLAP灶性阳性或阴性.α-抑制素表现为阳性或阴性.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核分裂象达15/10 HPF,发病1年后死亡,另1例发生肺转移,2年后死亡.结论 ETT是一种罕见的滋养细胞疾病,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核分裂象高与发生肺转移的病例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