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发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对其发病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前期与性别之间有显著性的关系(P0.05),男性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女性,其中41~50岁和51~60岁之间尤为明显。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危险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为: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其中阴虚质和痰湿质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关系显著,与其他体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和痰湿质占比为81.2%,且阴虚质占比显著高于痰湿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前期发病最危险的人群是阴虚质。结论糖尿病前期体质类型患者中阴虚质和痰湿质占比较高,而阴虚质人数高于痰湿质,因此,提高对糖尿病前期阴虚质患者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延缓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痰湿的角度论述了糖尿病的重要病机 ,认为糖尿病容易产生痰湿 ,痰湿又导致和加重糖尿病。因此 ,临床上要重视痰湿 ,辨证施治 ,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略论痰湿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痰湿的角度论述了糖尿病的重要病机,认为糖尿病容易产生痰湿,痰湿又导致和加重糖尿病。因此,临床上要重视痰湿,辨证施治,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等方面探讨气虚在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的角度分析瘀血痰湿的致病机制,得出气虚血瘀痰湿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因病机,气虚为本,瘀血和痰湿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同时又是主要的病理产物,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益气活血、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合相关文献,从中医理论、现代医学进展、临床观察等方面论证痰湿与糖尿病的关系,从而为从痰湿论治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孟晓嵘  吴秋英  吕绍光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39-2240
综合相关文献,从中医理论、现代医学进展、临床观察等方面论证痰湿与糖尿病的关系,从而为从痰湿论治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之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但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悉心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Ⅱ型)中属痰湿者为数不少,故采用燥湿化痰法治之,收到良好效果。现就从痰湿论治糖尿病36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痰湿体质成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偏颇体质。目前,糖尿病痰湿质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糖尿病痰湿质分布的研究较多,而对其相关实验室客观指标的研究较少。在治疗方面还拘泥于原则,具体治法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早期干预糖尿病痰湿质,调理体质的偏颇,阻止其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常见中医体质类型血糖代谢状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纳入对象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并以5∶1比例随机抽样行OGTT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2h负荷血糖、计算HOMA-IR和HOMA-β指数。结果: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兼阴虚质及气虚兼痰湿质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组2hPG及气虚兼痰湿质组HbA1c水平分别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湿质、气虚兼痰湿质组FINS、HOMA-IR及HOMA-β指数分别与其他四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及气虚兼阴虚质组HOMA-β指数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气虚兼阴虚质及气虚兼痰湿质是该地区糖尿病发病高频、高危体质类型;阴虚质及气虚兼阴虚质的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损伤和痰湿质及气虚兼痰湿质的胰岛素抵抗致胰岛β细胞代偿性高分泌可能是该四类体质的糖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形体肥胖者多见,"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肥胖在中医属于"痰湿"范畴,古人有"肥人多痰"之说.肥胖型糖尿病病理机制大都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气虚,标实乃痰湿内阻.现笔者就众医家对糖尿病痰湿证的认识、糖尿病痰湿证的辨证分型及现代理论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的发生与体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糖尿病体质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要类型,痰湿质最为常见,相兼体质以气虚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多见。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及糖尿病体质类型,主要从饮食、心理、运动、中医药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有助于糖尿病的防治和康复。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活化表达在2型糖尿病痰湿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血小板活化表达在2型糖尿病痰湿型中的临床意义。用单克隆抗体做分子探针,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了34例2型糖尿病痰湿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CD63、TSP,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痰湿型的血小板活化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血小板活化参与了2型糖尿病痰湿型的病理过程,是其潜在的瘀血证的微观指证,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中医学“痰瘀相关”的论点,并认为:血小板活化表达升高是2型糖尿病痰湿型“痰湿夹瘀或”痰瘀同病“的分子学基础,并提示对2型糖尿病痰湿型患者除用健脾燥湿化痰外 ,还应给予活血化瘀及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体质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总结不同中医体质患者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梅州市中医院糖尿病患者主要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占84.7%。(2)梅州市中医院糖尿病患者主要以津伤燥热型、阴虚发热型为主,与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瘀血阻滞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痰湿质患者、阴虚质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州市中医医院糖尿病患者主要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其空腹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并且,痰湿质糖尿病患者更多。可能与患者津伤燥热型、阴虚发热型有关。可供当地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俞亚琴氏撰文报道,通过对30例痰湿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认为:1、糖尿病痰湿产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关系密切,由于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蕴湿生痰,日久阻碍血液运行而形成“痰多而粘”;2.痰湿是本组糖尿病的主要病因,由于痰湿之邪内蕴,临床上反映出苔腻和脉弦滑之特点;3.痰湿实质与血液流变学关系密切,从观察中证实,痰湿型糖尿病所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是血液粘度增高,血细胞的聚集性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气虚痰湿证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纤维胶凝蛋白3、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气虚痰湿组生化指标水平与气虚组、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瘦素、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气虚痰湿组脂联素显著低于气虚组,瘦素显著高于气虚组(P0.05)。结论糖尿病有痰湿证的脂联素较无痰湿证更低,瘦素则更高,提示脂联素、瘦素参与了糖尿病痰湿证的形成过程,其水平变化可能提示本病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从痰湿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卫 《江西中医药》1998,29(5):33-34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现已从原来单纯强调气阴两虚、阴虚燥热辨证,进展到从血瘀、痰湿、肾虚、脾虚辨证。笔者近4a通过对本院糖尿病住院病人的观察,发现痰湿与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运用中以化痰除湿立法,辨证施治,收到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从痰湿论治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华 《河北中医》2009,31(10):1501-1501
糖尿病总属津液代谢异常之疾,其病机大多认为是“阴虚燥热”。但随着国民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痰湿内盛”已成为糖尿病诊治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今就糖尿病与痰湿略陈管见,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痰湿论治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医病机和西医病理两个不同角度探讨了"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湿"的相关性,阐述了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试图揭示痰湿的物质基础及其实质,并从病理方面探讨痰湿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联系,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意在揭示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理实质,提示痰湿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为运用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永山 《新中医》2012,(12):6-7
对糖尿病痰湿证运用化痰祛湿法治疗,从理论依据、痰湿形成原因及病理转归、化痰祛湿法的应用范围、分型辨治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郭良清 《吉林中医药》2013,33(2):111-112
体质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也是其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条件.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其中痰湿体质是糖尿病人群中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治疗上应注重痰湿质早期的治疗,尤其是糖调节受损阶段,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同时,将活血化瘀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后期注重调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