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节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凋亡,探讨凋亡在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继发性死亡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横断伤和钳夹伤模型,于术后1、3、7、14d通过透射电镜及Tunel法检测视网膜节细胞的凋亡。结果 视神经横断后7d及14d,挤压伤后14d,Tunel法显示RGCs出现凋亡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凋亡特征改变。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RGCs出现凋亡,提示凋亡在视神经损伤节细胞继发性死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大鼠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节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研究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凋亡,探讨凋亡在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继发性死亡中的地位。方法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横断伤和钳夹伤模型,于术后1、3、7、14d通过透射电镜及Tunel法检测视网膜节细胞的凋亡。结果视神经横断后7d及14d,挤压伤后14d,Tunel法显示RGCs出现凋亡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凋亡特征性改变。结论视神经损伤后RGCs出现凋亡,提示凋亡在视神经损伤节细胞继发性死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雪旺细胞在视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牛建军  王一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50-5352
雪旺细胞是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胶质成分,可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细胞黏附分子。研究证明,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如果雪旺细胞视神经的移植成功,视神经损伤的再生会有所突破。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临床医学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属于有丝分裂后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旦形成就失去了分裂的能力。因此,其再生问题远较其他组织复杂和困难。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研究已进行了百余年。周围神经纤维损伤后可以再生,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神经的再生能力却十分困难。早期观察到不能再生,后来证明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纤维不像周围神经那样能生长到较远的距离。人们注意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微环境有差别。目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不具有支持和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细胞及其外基质成分。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对雪旺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次玻璃体内注射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轴突(视神经)在坐骨神经移植物中再生的影响。方法:20只金黄地鼠,除设立正常对照组2只外,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CNTF 2μg组(B组)和CNTF 1μg组(C组)各6只,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到切断的视神经眼球端,使视神经在移植物中再生,手术后分别立即将2μL生理盐水,含CNTF 2μg的CNTF溶液2μL,含CNTF 1μg的CNTF溶液2μL注射到手术侧的玻璃体内。利用荧光金标记轴突再生的视网膜节细胞,通过计数节细胞的数量来观察CNTF对视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A、B、C组再生的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平均分别为4932、8596、7338个,B、C组的阳性标记节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次玻璃体内注射CNTF能促进视神经在自体坐骨神经移植物中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雪旺细胞是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胶质成分,可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细胞黏附分子。研究证明,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如果雪旺细胞视神经的移植成功,视神经损伤的再生会有所突破。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临床医学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属于有丝分裂后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旦形成就失去了分裂的能力。因此,其再生问题远较其他组织复杂和困难。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研究已进行了百余年。周围神经纤维损伤后可以再生,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神经的再生能力却十分困难。早期观察到不能再生,后来证明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纤维不像周围神经那样能生长到较远的距离。人们注意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微环境有差别。目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不具有支持和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细胞及其外基质成分。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对雪旺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视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组成,因其周围无许旺细胞,属于中枢神经,故损伤后不能再生。1985年So和Aguayo进行周围神经视网膜移植成功,彻底改变了视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的观念。目前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采用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这些因子具有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作用。②基因矫正治疗与基因调控治疗通过改变宿主基因的表达,减少疾病所产生的效应,减缓疾病病程进展或提供对疾病的保护。③神经干细胞移植与组织工程化许旺细胞移植。但这些治疗方法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如何及时有效地减少节细胞的凋亡和提高节细胞的存活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神经的再生与修复,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肠上皮细胞凋亡与肠缺血损伤及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肠黏膜缺血损伤及再生修复的特征及规律,以及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小肠缺血及再生修复过程中肠黏膜结构、黏膜隐窝上皮细胞分裂活性及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lh,肠黏膜损害加重,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黏膜隐窝上皮细胞分裂活性降低;肠黏膜再生ld、3d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黏膜隐窝上皮细胞分裂活性增加,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肠黏膜结构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 肠上皮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肠再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其研究结果与进展也倍受关注.周围神经损伤后一般可以自发的进行轴突再生以及突触重建,而视神经受损后则不能自发再生,主要是受视神经本身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科学工作者对阻碍视神经修复再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促进其再生的可能途径从促进再生因素和抑制再生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造血抑制物及其与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培养法,亲和层析法,DNA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AAⅠ)患者血清在体外抑制正常人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及促进正常人CD34+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2例患者血清在体外均可明显抑制正常人BFUE及CFUGM的增殖,这种抑制活性存在于血清IgG片段中,为非补体依赖性。患者血清及IgG片段在体外均可加速正常人CD34+细胞凋亡,其中IgG较血清的促凋亡作用更为显著(P均<0.01)。经研究证实这种IgG可特异性吸附于CD34+细胞表面。经甲泼尼龙治疗后的恢复期血清上述作用消失。结论:某些SAAⅠ患者血清中存在促进CD34+细胞过度凋亡的造血抑制物IgG,造血细胞过度凋亡是患者发病机制之一。甲泼尼龙对这类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是神经科学界普遍关心的前沿热点,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如视神经减压或药物的效果尚不理想。如何最大限度地修复患者损伤的视神经,以期达到功能重建,对恢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细胞替代的视神经.视网膜修复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凋亡在视神经压迫性损伤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TUNEL凋亡原位染色法检测视神经压迫性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形态和数量。结果 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凋亡阳性细胞数于钳夹 2 ,4 ,8,16 ,2 4 ,4 8,72h分别占细胞总数的 10 .7% ,12 .9% ,14 .1% ,15 .8% ,2 0 .3% ,34.5 % ,4 1.2 % ;②伤后 2 4~ 4 8h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快速期。结论 本实验模型可造成明确的视神经和视网膜损伤 ,较贴近于临床视神经管内持续高压状态。推荐临床视神经损伤确诊后 ,如需手术减压应在 2 4h内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造血抑制物及其与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培养法,亲和层析法,DNA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SAA-I)患者血清在体外抑制正常人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及促进正常人CD34^+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2例患者血清在体外均可明显抑制正常人BFU-E及CFU-GM的增殖,这种抑制活性存在于血清IgG片段中,为非补体依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造血细胞凋亡的活性,及其对造血细胞PML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析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体外抑制正常人骨髓BFU-E、CFU-GM增殖及促进其集落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共聚焦免疫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与正常人骨髓造血细胞共同培养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所形成集落细胞内的PM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和8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血清在体外均可明显抑制正常人骨髓BFU-E、CFU-GM的增殖;SAA组、NSAA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作用后集落细胞内均表达一定量的PML蛋白,SAA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具有诱导造血细胞凋亡的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作用后PML蛋白在造血细胞内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4.
BMP-4通过Smad等信号转导系统将细胞表面信号转入细胞核。BMP-4调控早期胚胎发育;BMP-4诱导成骨、促进骨胶原生成、骨痂的形成和再塑,从而使骨完美修复;BMP-4是维持神经健康和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使新生的神经元迁移到颗粒细胞层分化为成熟的颗粒神经元,还刺激胶质细胞合成神经营养因子;BMP-4诱导内耳感觉上皮祖细胞分化为毛细胞,还参与了内耳神经纤维的形成和发育;BMP-4通过Msx2促进了牙胚的发育和调控釉结细胞的凋亡;BMP-4调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BMP-4调控多种组织的增殖分化,提示BMP-4有望成为干细胞治疗的调控因子,在器官再生、修复、定向重构等再生医学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视神经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功能减退或凋亡引起。RGC凋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最终共同通路。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然而单纯降低眼压并不足以防止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进行性损害。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对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有一定作用,本文从这个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免疫抑制治疗对大多数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较好的事实,有力地提示此类患者机体内存在免疫紊乱情况。体外研究发现,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活化的T细胞能分泌IFN-γ和TNF,它们可通过激活Fas抗原介导CD34~ 造血干细胞的凋亡机制来抑制造血。T细胞克隆性分析研究证实,在此类患者中存在自体CD34~ 细胞反应性,自身MHC限制性的T细胞克隆。虽然对部分化学制剂和病毒如何造成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导致造血衰竭的机制还未完全了解,但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可认为,免疫介导的造血破坏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免疫功能紊乱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的研究已证明,外周轿及骨髓T细胞细胞克隆性增生或淋巴细胞亚群和功能异常,多种与造血有关的正负调控因子分泌异常,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及由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在AA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AA易感性与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的关系也倍受重视。本文就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三七皂苷对人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观察三七皂苷(PNS)对造血细胞促进凋亡相关蛋白(Daxx、Fas)和抑制凋亡的核转录因子(NFkB、c-Rel)表达的影响,探讨PNS促进造血细胞增殖,支持生长存活的作用机制。采用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PNS对人骨髓红系、粒系祖造血细胞(CFU-GM、CFU-E)的增殖作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涂片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状况。同时,用PNS处理粒系HL-60、红系KS62、巨核系CHRF-288和Meg-01 4种细胞株后,提取胞浆蛋白和核蛋白,Western免疫印迹观察Daxx、Fas、NFkB和c-Re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①PNS能够刺激人骨髓红系、粒系祖细胞和HL-60等4种细胞株增殖。②HL-60等4种株细胞经PNS和饥饿处理后,活性良好,镜下未观察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Annexin V分析也未见凋亡的阳性细胞。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PNS处理的4株细胞Daxx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33.3%-61.5%;HL-60细胞本身表达Fas蛋白低下,PNS处理后也无明显下降,而K562、CHRF-288和Meg-01细胞Fas蛋白表达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33.3%-71.4%。④NFkB、C-Rel蛋白除HL-60细胞对PNS诱导无明显变化外。其余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加,分别提高了2.0-2.7倍和1.5-2.3倍。结论:PNS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抑制Daxx、Fas蛋白表达,而相应减少造血细胞的凋亡,同时也能通过上调NFkB、C-Rel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并阻止半胱天冬酶(caspase)连锁链的活化而抑制造血细胞凋亡,这为PNS应用于临床治疗凋亡过度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牛脑提取液与肌基膜管结合对脊髓损伤修复及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脑提取液对脊髓损伤修复及再生的影响。方法:用SD大鼠40只,过半切除长约0.5cm的左下胸段脊髓,肌基膜管(MBL)桥接脊髓缺损。局部用药组将MBL浸泡于牛脑提取液(ECB)中,全身用药组腹腔注射ECB,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实验组动物行为学测试指标和斜板试验斜板实验(IP)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6周可测到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形,而对照组未测到;实验组MBL与脊髓融和,有大量神经纤维通过交界处,近端脊髓前角区可见到较多标记的运动神经元,腰部脊神经节细胞结构完整,再生神经纤维髓鞘较厚,轴突直径较粗,均优于对照组;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轴突直径和脊神经节细胞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和全身应用ECB对脊髓再生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尤其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再生也有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免疫功能紊乱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现有的研究已证明,外周血及骨髓T细胞克隆性增生或淋巴细胞亚群和功能异常、多种与造血有关的正负调控因子分泌异常、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及由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在AA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AA易感性与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的关系也倍受重视。本文就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