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1993年9月至1994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79例晚期肺癌患者,其中发现肺癌心脏转移21例。上述病例均经组织学、细胞学确诊。肺癌心脏转移早期,无典型心瓣股或心包病变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多与转移癌在心脏受累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多数病人病情迅速恶化。由于肺癌心脏转移已属癌肿晚期,除积极支持和对症处理外,同时进行全身和局部化疗。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包填塞征象者给予心包穿刺放液,心包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和倾钠等措施,个别病例则行心包切开引流术。本组15例病人平均存活期9个月,而未经治疗者一般仅能存活3个月。如何早期发现心脏转移癌和提高生存期,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肺癌心包转移12例临床分析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小平,张岩山肺癌易有淋巴或血道转移,心包也是肺癌常发生转移部位之一。本文报告我院1989年5月至1992年8月住院期间已确诊肺癌676例,其中证实有心包转移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肺癌晚期常出现心包转移在内的远处转移。肺癌心包转移易出现心包填塞 ,全身化疗效果不佳 ,且常因病情处于晚期 ,全身情况衰竭 ,不能耐受化疗。心包穿刺虽然可以减少心包内液量 ,缓解心包填塞 ,但速度慢 ,多次穿刺对心脏损伤性大 ,危险性高 ,且心包积液不易清除干净。我们医院1990年 1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肺癌心包转移 42例 ,采用了经剑突下心包穿刺并留置导管加局部化疗 ,效果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例 ,均为住院病人 ,男性 35例 ,女性 7例 ,年龄19~ 72岁。肺癌依据病史、胸片、CT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诊断 ,均有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肿瘤部位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5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诊断的200例心脏转移性肿瘤患者,分析其病理学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肿瘤位置检查结果,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异常98例(49.0%),心肌异常40例(20.0%);累及右心房和右心室38例(14.0%)。74例肺癌肿瘤心脏转移患者中,30例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上显示心包异常,22例心肌异常,14例右心房和右心室异常,8例左心室和左心房异常。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白血病、间皮瘤以及胸腺肿瘤的肿瘤心脏转移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异常率均明显高于病理诊断为肺癌肿瘤心脏转移患者(P<0.05)。在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和间皮瘤的患者出现心肌异常的比例均显著低于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患者(P<0.05)。累及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病理学诊断为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与淋巴瘤的心脏转移性肿瘤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发生肿瘤心脏转移者的超声心动图肿瘤部位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对肿瘤患者心脏转移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已跃居癌首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肺癌症发生率的上升,肺癌心包转移病例亦逐渐增多。我院自1992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肺癌611例,伴心包转移27例,占4、4%。本文结合文献,对伴心包转移的 27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诊断必须符合下述第1条,加上2、3中任意1条:(1)原发性肺癌27例均经胸部CT等影家学检查发现原发病灶并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2)于确诊肺癌前后检出心包积液或在心包…  相似文献   

6.
许珊  王瑜玲  赵旭兰 《临床荟萃》2006,21(13):953-954
肺癌转移引起的心包积液,生长速度较快,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状。过去采用直接反复多次心包穿刺抽液易对心脏造成损害,而直视下心包切开引流,手术病死率较高。为寻求能有效控制心包积液、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的方法,我院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内留置引流及腔内化疗治疗肺癌所致心包积液。为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我们总结了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10月应用该方法治疗肺癌所致心包积液患者2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脏疝是指心脏组织经心包缺损处突出到心包外所发生的紧急病理状态,临床罕见.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50%[1].我院于2011年5月成功诊治了1例心包内处理血管右全肺切除术后出现心脏疝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59岁.主因“憋气4月,间断咳嗽、咳血2月”入院.气管镜示右肺上叶气管粘膜溃疡,病理示非小细胞肺癌.PET-CT示未见明显转移.诊断:右肺癌.  相似文献   

8.
杨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830-2831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心包积液并逐渐增加,大量的液体可压迫心脏,造成心包填塞,如不及时处理或仅做保守治疗往往造成死亡,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国外报告从各种肿瘤患者尸检中发现15.4%有心脏和心包转移,其中16%出现心包填塞。多种恶性肿瘤转移至心包膜而产生的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总结心包腔内置管联合白介素-2治疗肺癌心包转移所致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40例肺癌合并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后心包内注入白细胞介素-2、地塞米松、利多卡因以抑制心包积液生成。结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7例,进展3例,有效率92%。结论心包内置管联合白介素-2治疗肺癌心包转移所致心包积液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肺癌晚期病人。大量心包积液常可导致心包填塞,严重压迫心脏,影响循环功能,危及生命。我科近期收治1例肺癌晚期胸腔、心包转移并发心包填塞,经积极抢救护理成功,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病例资料男,51岁。主因咳嗽、咳黄色黏液痰20天,加重伴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Ⅲ期中央型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结果:28例手术切除,4例为探查。本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3.3%、23.3%。其中2你生存超过7年,有22例死于肺癌转移。结论:对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恶性心包租液多由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心包转移引起,临床常见[1,2]。病人因心包填塞、心衰、休克使病情急剧恶化。单纯心包穿刺引流仅能短暂缓解症状,反复穿刺并发症较多,且不能扼制病情发展。本文总结经皮心包导管引流后,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租液36例的近期治疗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为1990年5月~1995年10月本院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细胞或病理检查确诊。共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14~72岁。病史3天~5年,多数在6个月~1年。原发肿瘤:支气管肺癌28例,乳腺癌4例,恶性淋巴瘤2例,另2例…  相似文献   

13.
以脑转移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64例讨论白学章部分肺癌脑转移患者,就诊时以脑转移症状为首发,故有人称之为“脑先行型肺癌”。我院1990年3月~1992年9月共收治6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24例;发病年龄34~72岁;出现首发症状到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巨大心脏在临床X线平片上的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1988年1月-2000年1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巨大心脏的患28例。其中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6例,心包积液5例,心肌炎2例,主动脉窦瘤2例,心脏转移瘤并心包积液1例,心肌病并心包积液1例。根据临床体征及平片的表现,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心脏常见的病因以心肌病及风湿性心瓣膜病引起多见,其它原因有心肌炎、主动脉窦瘤、心脏转移瘤并心包积液等。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重、心脏巨大、心型以普大型及主动脉型为主的心脏病,在阅片时应同时注意观察肺野改变,如肺野是否有病灶及瘀血情况,并需结合临床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肺癌心包转移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有 《临床医学》2000,20(10):6-7
目的:探讨肺心包转移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肺癌心包转移患者资料。对肺癌依细胞学类型采用化疗和/或放疗;恶性心包积液采用抽液后心包内注射抗肿瘤药物控制症状。结果:按0'Bryan标准,治疗的5例心包积液得到有效控制,4例平均存活期9±3.42月(4~13月),1例转外地治疗;1例放弃治疗;1例入院第4天死于心律失常。结论:本方法对肺癌心包转移可有效地控制心包填塞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效果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指肺门处因肿瘤浸润或炎性粘连等因素,无法在心包外处理肺血管,须经心包内完成的全肺切除术,这样增加了肺癌手术切除率。随着这一术式的开展,也提高该术式的护理水平。现将我院1983年5月~1997年5月共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术63例,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平均48岁。肺癌59例,结核性毁损肺2例,多囊肺和肺化脓症各1例。心包内左全肺切除34例,心包内右全肺切除29例(含心包内右全肺隆凸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28例(房性早搏19例,心房…  相似文献   

17.
198 8 - 10~ 2 0 0 0 - 0 1我们对 2 3例肺癌心包转移、心包积液病人进行心包穿刺抽液 ,以MF方案为基础的心包腔内联合化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方法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年龄 2 6~ 6 9岁 ,中位年龄 5 7岁。均为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肺癌晚期病人 ,其中腺癌 15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6例 ,低分化鳞癌 2例。 6例以心包填塞症状求治后确诊为肺癌心包积液 ,13例为术后复发或化疗过程中出现心包积液 ,4例为放疗中出现心包积液 ,经心包腔刺脱落细胞检查证实为癌性积液。临床具有典型的心包填…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心包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穿刺心包留置导管引流术是我院近几年临床上使用的一种创伤小、疗效好、且患者易于接受的新技术。我院于 1995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对 17例心包积液患者行穿刺置管引流术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12例、女 5例 ,年龄 2 5~ 6 3岁。其中肺癌心包转移者 3例 ,乳癌心包转移者 3例 ,结核性心包炎者 2例 ,心脏术后心包积液者 9例。均伴胸闷、气短 ,其中颈静脉怒张 6例 ,腹水伴下肢肿胀 3例。全组均经B超确诊为心包大量积液 ,经置管引流症状及积液消失 ,病情控制。置管时间 2~16 8h ,平均 6…  相似文献   

19.
恶性心包积液尸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临床。多发生于心脏转移的肿瘤。其中有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腹腔脏器癌、白血病等。本组转移性肿瘤中,以支气管肺癌(5/12)、乳腺癌(2/12)居多。文献中提到有些恶性心包积液原发灶不易发现,本组亦有1例。 临床上,恶性心包积液其表现缺乏特异性。本组入院仅3例明确诊断,9例误诊原因主要有:心包积液症状体征缺如、或以漏出性或渗出性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原发灶隐蔽或不清、肿瘤恶液质表现不明显或仅凭心包液中几次癌细胞的阴性结果等。有人  相似文献   

20.
陈钦  周新 《临床荟萃》1998,13(16):735-736
晚期肺癌常广泛转移至全身,如纵隔.胸膜、淋巴结、脑和肝等,而心包转移常被忽视,早期予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我院自1986~1996年间共诊治肺癌心包转移23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