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羟丙茶碱联合小剂量盐酸异丙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二羟丙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盐酸异丙嗪,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6,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FEV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心动过速,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血糖升高对照组1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羟丙茶碱联合小剂量盐酸异丙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前列腺素E190μ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15天;对照组28例,常规使用氨茶碱、地塞米松治疗.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有效率,动脉血气PaO2,肺功能FEV1、FEV1%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4%)比对照组(有效率57.1%)疗效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PaO2,肺功能FEV1、FEV1%(9.9±1.9kPa,1.9±0.3L、60.1±11.3)与治疗前(7.9±2.0kPa,1.3±0.7L、49.5±9.8)及对照组治疗后(8.7±2.2kPa、1.7±0.4L、53.5±10.4)分别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及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云 《淮海医药》2010,28(2):160-160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辅助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00 ml(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d;对照组26例,仅予以常规治疗,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有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654-2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例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n=30)在疾病初期即加用盐酸氨溴索和654-2,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8h后比较,PaO2明显上升(P〈0.01),心率及PaCO2明显降低(P〈0.01);其重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1);病程中观察比较,治疗组咳嗽、喘息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消失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654-2能明显降低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并可以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量(FEV1)的变化.均7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PaO2,PaCO2,FEV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FEV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以积极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PaCO2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布地奈德和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6,P〈0.05);治疗后两组PaO2、FEV。和FVC均增高,而PaCO2水平下降,但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稳定期COPD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升高,PaC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的AECOPD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观察两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后两组 FEV1%预计值以及 FEV1/FVC 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以及PaO2,可以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98例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2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对照组(49例)和联合了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观察组(49例)。此外,两组均给予抗炎等常规治疗。按上述方案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用力肺活量(FVC)、FEV1/预计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均能在消除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方面取得良好疗效,在影像学检查指标方面也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较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价值。方法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病床号抓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水平;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71.1±8.3)、(67.9±7.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的(70.7±8.8)、(67.6±7.9)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38.6±7.2)、(85.4±8.9)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44.3±7.6)、(81.3±8.5)mm Hg,且两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同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动脉血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测定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hs-CRP、PaCO2显著降低(P<0.01),PT、PaO2、SO2%和FEV1/FVC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T、FIB、hs-CRP各项指标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FEV1/FVC)、动脉血气(PaO2、PaCO2和SO2%)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检测指标比较,PT、FIB、hs-CRP、PaCO2、PaO2、SO2%和FEV1/FVC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肺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进而延缓COPD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抗氧化指标水平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氧化/抗氧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OD、MDA、GSH-PX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aO2、PaCO2、pH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按照不同的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0%,对照组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佳,患者不良反应少,可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和低分子肝素钙,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2011年6月来本院检查诊断出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方法外,另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低分子肝素5000U,IH,每日2次,持续1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30.0%,20.0%显效,20.0%有效,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57.4%,27.7%显效,6.4%有效,总有效率为91.5%。两组患者在临床控制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上升更显著,PaCO2下降更显著,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强龙分别联合两种茶碱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南阳医专二附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强龙联合氨茶碱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或氨茶碱均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不但疗效显著,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痰液恢复正常时间及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研究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多索茶碱,比较两组FEV1%预计值、FEV1/FEV、PaO2以及PaCO2。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FEV1%预计值、FEV1/FEV以及PaO2分别为(75.2±1.2)%、(76.2±0.9)%、(89.3±1.2)mm Hg(1 mm Hg=0.133 kPa)和(64.2±0.7)%、(63.2±1.3)%、(73.2±0.8)mm Hg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与分析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分级指数(MRC)、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力肺活量比预计值(FVC%pred)、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SGRQ评分及MRC分级降低,6MWT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FVC%pre、FVC、FEV 1%pred、FEV1/FVC、PaO2升高,PaCO2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相比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充分发挥更好的支气管扩张作用,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