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流注关节、而致气滞血瘀,阳气难达造成小关节肿痛变形,这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也是辨证的关键。按临床见证可分为4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按照四型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6年来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40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辩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芳 《首都医药》2008,15(6):50-51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类似于祖国医学所描述的"风湿"、"历节"、"白虎历节"、"鹤膝风"等病.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疾病过程中每致痰浊血瘀阻滞筋骨关节,痹病迁延不愈,常致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形成正虚邪恋之候.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为肝肾虚损,气血不足,风寒湿挟痰、挟瘀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此疾。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采用自拟“颈复汤”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昶 《黑龙江医药》2005,18(4):312-31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结缔组织疾病。本病多因患儿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邪气乘虚而入,致气血经络运行不畅,瘀血、湿浊、痰饮互结,阻于关节日久,导致关节灼痛肿胀,渐致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最终严重畸形而致残。故清热除湿祛风、消瘀化痰通络是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方法。并选用一则典型案例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clisease)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我国传统医学据其以骨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为主的特点,将这类疾病称作痹症。主要病因病机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失调、外感风寒湿邪、脉络痹阻不通而致。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经络不通,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经的病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寒邪入侵、阳虚或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治疗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或是拔罐等方法。中药调理主要是以理气活血为主,加一些温阳驱寒的药物气滞血瘀者,可用益母草加红糖;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则建议调理肝肾。  相似文献   

8.
刘丽 《哈尔滨医药》2011,31(5):366-367
痹证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不管是风湿性关节炎或者骨质增生等各种疼痛性疾病,只要符合寒湿闭阻经络兼有瘀血的病机,均可应用身痛逐瘀汤进行治疗,笔者通过临床验案证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典籍中无股骨头坏死的病名记载。但根据该病的发病部位、症候特点和发病机制来看,股骨头坏死应当属于中医学中的“骨痹”“骨蚀”“骨萎”等范畴。 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外邪以寒邪、湿邪和热邪为主。髋部劳损,导致局部抗病能力降低。寒湿之邪乘机内侵,滞留关节。或长期坐卧湿地,致使寒湿内侵,久则凝结为痰,阻滞经络,经络气血不通,致使股骨头失去濡养而为本病。另外,对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中医认为是湿热为病。湿热致使阴血被劫,气耗血凝。骨失濡养而枯死。  相似文献   

10.
酒痹冲剂与寒湿痹冲剂均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列入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病的两种常用药品,它们的组方与功效略有不同,分别研讨如下,以备用药时加以区别。痹冲剂的主要成份为:生地、附片、骨碎补、淫羊着、独活、枝枝、防风、威灵仙,羊胫骨、蜈蚣、皂刺、伸筋草、红花、熟地、知母、白芍等。其方义分析是因为痹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脏腑虚损,肌表经络受风、寒湿热邪的侵袭,或由外伤、瘀血、痰浊混滞,使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发病,尤以肝肾亏损、邪气侵袭、内舍筋骨的特点。方中以附片、骨碎补、淫羊著、补骨脂、羊胜骨补…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气候潮湿,容易诱发诸多疾病,如皮肤病、关节病、妇科病、消化道疾病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我们要做好防范工作。风湿关节痛风湿骨痛患者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老人,绝大部分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可使关节肿胀、疼痛加重,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解释,风寒湿邪侵袭经络,会使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不爱  相似文献   

1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痿症、痹症”的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消渴日久,气血阴阳受损,络脉空虚,外邪入中经络,络脉痹阻致瘀;消渴病阴虚燥热,内热煎灼津血,血液粘滞,络脉痹阻亦可为瘀;消渴患者多为痰湿体质,加之肺燥、胃热、肾虚使津液输布失常,停积为痰,致瘀血内阻。瘀血、痰浊阻于脉络,脉络失养而发本病。治疗以“通络”为基本原则。临证再分别施以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温阳行气、祛痰化瘀等法。  相似文献   

13.
<正>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灼热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表现的极为常见的临床病证。气血不通,经络痹阻所致肢体关节疼痛为痹证之共同特征。该病症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或肿胀、变形、功能障碍等关节症状,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该病症可见于任何年龄、性别、种族之  相似文献   

14.
<正>痹即痹阻不通之意,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使气血不畅,因而引起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重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统称为痹证。见于西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现就痹证常见症状用药及毒剧药应用体会如下。1常见症状用药1.1肿胀:红肿热痛多见于初期或急性发作期,多属于风湿热邪为患。既要清热散风,又要利湿。清热宜用生石膏,知母等。利湿可用  相似文献   

15.
痹者闭也,乃闭塞不通之意。痹症是由于人体的营卫气血失调,邪气侵袭,经络气血被邪气闭阻而引起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沉重和关节肿大、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相似文献   

16.
罗亚萍  李湘  耿超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67-1468
风湿痹痛是由于风、寒、湿等病邪引起,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主要病种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关节软组织损伤等。我们运用电针配合双氯芬酸乳胶剂外用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磁片止痛膏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在身体素虚或产后体虚、正气不足、肌表卫外不固前提下,由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侯剧变,冷热交错或外伤等因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流于经络使气血痹阻;或跌打损伤,经络受损,气滞血瘀;或日久生虚,内生痰瘀,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之气失于濡养,而出现腰部疼痛酸困及下肢疼痛、麻木酸楚、重着和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我科于2006年8月以来采用针刺配合自制磁片止痛膏,治疗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喜 《华夏医药》2009,4(1):10-10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康复科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头痛,安全简便,见效快,受到患者欢迎。中医理论认为,头痛致病机理是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或内有郁结,情志不畅,郁而化火,加之外邪侵袭,瘀结在头,或肝阳上亢,气血运行失畅而致头痛。故中医将头痛分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包括风寒型、风热型、风湿型,内伤头痛则有肝阳型、血虚型、瘀血型。  相似文献   

19.
王波  王洪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35-236
痹证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临床主症.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是引起痹证的外因,主要病机是外邪流注经络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虚是正气不足引发痹症的内因,主要责之于肾、肝、脾等脏器.临床上除针对风、寒、湿、热等痹症要对症治疗外,还应对脏器病灶予以辨证施治,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寒冷地区痹症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常见地方性疾病,痹是不通的意思,所以古人说:“痹者,闭也.“痹作为一个病名,主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患者大多有气血不足,体质较弱,腠理不密的内在因素,因而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发生痹证.由于所感受的邪气性质不同,痹症的命名和症状特点也不相同,湿热痹是湿、热邪相合为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有沉重感,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多见于现代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工作中我以当归拈痛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湿热痹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