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枝汤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病机为卫强营弱。方剂组成:桂枝3两、芍药3两、炙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伤寒论》中有20条原文运用了桂枝汤,113方中使用桂枝的就有43方,属桂枝汤变化而成的有29方,可见应用范围之广。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下列诸证,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在113方中,应用桂枝汤以及用桂枝汤随证加减共70方,约占63%。综观仲景立方之意,是为治疗太阳中风及其变证而设。然而,  相似文献   

3.
桂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李永俊阿左旗制鞋厂中医诊所(750300)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一书,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被称为“群方之首”,在《伤寒论》113方中应用桂枝汤随证加减近70方,约占63%。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药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该方用药精当,配伍巧妙,结构严谨,是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金匮要略》以此方为基础,灵活加减变化出十多首方剂,迄今仍广泛用于各种内伤杂病的治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桂枝汤治妊娠恶阻及产后中风桂枝汤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在113方中。应用桂枝汤以及用桂枝汤随证加减共70方,约占63%。综观仲景立方之意,是为治疗太阳中风及其变证而设。然而,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对桂枝汤及其加减应用,又有所发展,常用以治疗里证、痛证,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亦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创立的桂枝汤,素有“群方之冠”的著称,为太阳中风证之主方。《伤寒论》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计有19条条文.近代,桂枝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前贤多把它归于发汗剂,究竟桂枝汤该属何剂?有提出讨论的必要。兹试作如下探讨. 一、桂枝汤与太阳中风证《伤寒论》原文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  相似文献   

7.
柴胡桂枝汤源于《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实乃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原为伤寒太阳少阳合病而设,它治疗太阳表证又兼有少阳不和,太阳表证也不重,少阳不和也不重,所以是太少2证都轻的证候,笔者临床加减运用治疗各科疾病,疗效满意,值得总结推广,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遂成 《国医论坛》1994,9(1):17-18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病之主方,在《伤寒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桂枝汤为基础随证加减之类方占《伤寒论》所有方剂之63%。桂枝汤及其类方不仅运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广泛运用于内科杂病。本文主要探讨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阐述了桂枝汤类方具有调整胃肠蠕动及传导功能;有效地抑制和清除幽门螺旋菌(HP);促进胃肠粘膜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胃肠粘膜缺血缺氧症状;解痉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并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了桂枝汤类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老年性便秘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桂枝汤证分类《伤寒论》第13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后世称“桂枝四症”,凡病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无问中风伤寒或杂病,均当选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大抵有如下分类: 1、六经表桂枝汤证《伤寒论》六经病证,虽各有其特点,但每一经都囊括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散风故凡六经经表之证,多用此方治疗,诸如第12条为太阳中风经表证,第234条为阳明经表证等。 2、表里同病桂枝汤证《伤寒论》表里同病而使用桂枝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表证挟有里实者,治当先解表后攻里,如44条云:“太  相似文献   

10.
正桂枝汤原是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因其能调和营卫,解肌表之邪,其辨证加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且疗效明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本方及其加减方反复出现,其变方之多是其他方无法比拟的,故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清代医家黄元御对其应用更颇具特色,笔者临证多以黄氏桂枝汤组方思路治疗内伤杂病,屡试屡验。兹就临床应用与体会介绍如下,冀以扩展桂枝汤临证运用思路。1关于黄氏桂枝汤系列方  相似文献   

11.
试析桂枝汤     
仲景《伤寒论》是中医必读之经典巨著之一,它为中医学术奠定了理法方药基础,对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诊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桂枝汤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可谓《伤寒论》113方之首。古人对桂枝汤亦多有论述,本文试述学习桂枝汤的几点意见。一、桂枝汤主证及其病机《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从上述两条原文中可以看出,太阳中风的证治是桂枝汤的主要适应证。“太阳中风”概括了上述两条内容。桂枝汤证即是头痛、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是《伤寒论》第一方,曾被《伤寒来苏集》奉为“仲景群方之魁,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衍变的方剂达30余首,兹就其要者探析如下。1 桂枝加葛根汤 由桂枝汤加葛根组成。《伤寒论》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原文治疗太阳中风兼项背强的证候,故方中以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治太阳中风;加葛根升津舒筋,以解项背强几几。据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发汗、解热、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临床治疗感冒、神经性头痛、落…  相似文献   

13.
正桂枝汤源于《伤寒论》,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此方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传统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该方药用历史悠久,配伍严谨,疗效卓著,其主治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之表证,而是能够用于治疗多脏腑、多病证之良剂。笔者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义简析桂枝汤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篇》之主方,用于太阳病中风证。临床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病机为卫强营弱.方剂组成:桂枝3两、芍药3两、炙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伤寒论>中有20条原文运用了桂枝汤,113方中使用桂枝的就有43方,属桂枝汤变化而成的有29方,可见应用范围之广.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下列诸证,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是《伤寒论》太阳证的第一方,临床常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向着手,来治疗外感表虚证。本文从"营卫不和,卫表不固"角度来辨证有桂枝汤证加减症候的皮肤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附子汤等为例,只要方证合拍,临床常获奇效。  相似文献   

16.
余习读《伤寒论》一书略有所悟,遂写昧识”一篇。敬请同道赐教。1.太阳中风兼证21、22条析疑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证为太阳中风之本证。所谓其兼证,大抵是在桂枝汤的主证不变,主方也不变的前提下随证治之。据21条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  相似文献   

17.
孙媛 《陕西中医》2012,33(8):1080-1081
<正>桂枝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功效。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的桂枝汤类方将近30首,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笔者运用其类方,宗其方义治疗各种心脏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璐 《西部中医药》2007,20(7):23-24
桂枝汤为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滋阴和阳之总方,原为《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所设,但桂枝汤不仅可用于外感表虚证,还可以用于内伤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的许多疾病,经辨证随方加减可以治疗诸如汗证、痹证、痿证、鼻鼽等多种内伤杂病,其辨证要点关键是营卫失和,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19.
仲景方与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化裁的方剂就有 30多则 ,其中方剂组成药味相同 ,份量有别的有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3方。仲景设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表虚之证 ;设桂枝加桂汤原为治疗汗多伤阳 ,心肾阳虚、阴寒上逆的肾气奔豚病 ;设桂枝加芍药汤原为治疗太阳病误下所致的腹满时痛。仲景所设上 3方中均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5味。区别只有药量的变化。桂枝汤方中 ,桂芍等量相配 ,乃取桂枝辛温达表 ,以兴卫阳 ,取白芍入肝 ,滋阴养血 ,敛阴和营 ,与桂枝相配 ,一面可奏调营和卫 ,一…  相似文献   

20.
刍议桂枝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滕晶 《江西中医药》2004,35(6):48-49
桂枝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第一方,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为专功,由于后世历代医家以本方加减治疗的病证很多,使得桂枝汤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它不仅可用于治疗多种外感病,而且可用于治疗内科杂病,妇、儿、外、皮肤、五官等科疾病。因此,桂枝汤被认为是“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本文仅就桂枝汤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