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级HIV综合监测点监测方案》,2006-2008年,每年对北京市性服务场所进行分层抽样,对抽中的性服务场所内的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6、2007、2008年,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9.3%、72.2%、77.7%。最近一个月每次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8.9%、42.9%和46.5%。暗娼人群最近一个月每次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包括:最近一周接客人数、文化程度、民族、接受过行为干预、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年龄、从事商业性服务的时间。结论在商业性伴多和低文化程度的暗娼中开展的预防干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及生活技能培训等多种方法,预防妇女从事性服务或者推迟他们进入性服务的年龄,可能也会有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梅毒感染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国家级HIV综合监测点监测方案》,2006—2008年,每年对北京市性服务场所进行分层抽样,对抽中的性服务场所内的暗娼进行HIV抗体检测、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2006、2007、2008年,暗娼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2%、0、0.04%,梅毒RPR阳性率分别为1.2%、1.4%和0.8%。影响梅毒阳性率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从事性服务的时间、最近一周客人数、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结论暗娼的性病艾滋病风险不仅来源于商业性行为,还可能来源于非商业性关系。在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时,需要提示暗娼注意与固定性伴性关系中的疾病风险,并鼓励她们坚持使用安全套。文化程度低的暗娼应成为预防干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刘婷  刘海军  郭红  王小军 《地方病通报》2019,34(5):32-34,52
目的分析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落实全市艾滋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5—2019年4—6月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检测血清HIV抗体、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每年监测暗娼400人,5年共监测2 000人。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0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1.05%、最近一月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6.15%,检出HIV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0.10%,梅毒6人、阳性率0.30%,丙型肝炎1人、阳性率0.05%。结论武都区暗娼人群隐匿、流动性大,尤其是低档场所暗娼难以接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HIV抗体阳性检出率高;应扩大低档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和性病干预覆盖面,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FSW)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及感染后的就医行为和态度,为商业性性服务人员的干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城关区高、中、低档娱乐场所的350名女性性服务人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性传播疾病感染检测。结果 350名FSW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29%,最近一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率为85.71%,最近一个月性服务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0.00%,有时使用的比例为32.86%,从未使用的比例为27.14%;性传播疾病阳性率为20.57%,其中梅毒感染率6.00%、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8.57%、淋病感染率6.00%;不同场所的FSW在社会人口学、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及性病患病率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场所FSW性病患病率和求医行为存在差异,FSW仍是艾滋病干预的重点人群,特别是街头商业性性服务人员更易受到性病、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暗娼人群2005-2007年行为监测主要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连续开展监测的41个暗娼综合监测点,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社区娱乐场所及街头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结果2005-2007年连续开展监测的41个暗娼综合监测点中,三年间监测对象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3.7%、81.1%和81.5%;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9.3%、56.4%和55.4%;约有1/3的监测点发现监测对象中有注射吸毒暗娼;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62.4%、57.3%和64.8%;接受过HIV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者的比例分别为:10.9%、16.6%和24.9%;最近一年内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分别为:51.3%、78.8%和89.8%;HIV阳性检出率(中位数)均为0.0%;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1.0%和1.2%。结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判断趋势可能造成高估。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行为干预、自愿咨询检测、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HIV感染率总体水平低,局部地区流行水平较高,部分暗娼有注射吸毒行为、高危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提示干预工作长期而艰巨,需不断开展综合防治,保证干预的力度、效果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陵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及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丙肝)的感染状况,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2010年版)要求,抽查辖区内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的检测。结果共调查400名暗娼,年龄中位数26岁,25~47岁占55.00%,本省户籍占90.00%,初中及以下文化占79.00%,有过婚史或有固定性伴者占58.0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00%,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4.00%和77.50%。最近一年做过HIV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占34.50%,HIV、梅毒、HC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5%(1/400)、3.25%(13/400)、1.25%(5/400),HIV确认阳性率为0.25%。对HIV感染者追踪调查发现,第二代和第三代HIV感染者各1例。结论低档次的本土暗娼是该区性服务场所的"主力军",尽管目前HIV、梅毒、HCV的感染率较低,但传播风险不容忽视,控制传播是现阶段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娱乐场所提供商业性性服务(暗娼)人群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暗娼人群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城关区高、中、低档娱乐场所702名暗娼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检测。结果702名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57.98%;最近一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比例为84.33%,最近一个月性服务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占76.64%,有时使用占22.22%,从未使用占1.14%;性传播疾病阳性率为22.22%,其中梅毒感染率5.98%,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12.11%,淋球菌感染率4.13%。结论兰州市城关区不同场所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特征、性病患病率、防病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暗娼仍是艾滋病干预的重点人群,特别是站街等低档场所暗娼人群更易受到性病、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国籍和不同档次服务场所的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设计,对凭祥市区及边境贸易区内的娱乐场所,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部分暗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暗娼的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干预服务接受情况等资料,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4-5月共调查暗娼262人。暗娼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9.77%,中国籍暗娼低于越南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P<0.01);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中,暗娼每次都坚持使用、有时使用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9.16%、29.01%和11.83%,该比例在不同档次服务场所和不同国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P=0.007;χ2=7.72,P=0.00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暗娼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户籍所在地、性服务场所档次。结论低档服务场所、中国籍、高年龄组的暗娼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提示在今后干预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档次高危娱乐场所、不同国籍暗娼的人群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变化特征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11─2013年巴州暗娼人群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巴州暗娼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为88.93%,不同年龄段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9.36%,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率58.16%,安全套的使用率随知晓率的上升而增加;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干预措施覆盖率为59.41%,HIV抗体阳性率0.42%,梅毒抗体阳性率4.66%,HCV抗体阳性率0.79%。结论新疆巴州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200人,暗娼年龄趋于年轻化,流动性大,以初中文化为主,知晓率逐年提高。商业性行为及与固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低,吸毒比例在增长,不规范就医行为仍普遍存在。最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比例不高,检测后知道结果的比例逐年提高,接受干预服务比例较高。结论凯里市在艾滋病干预策略方面有待调整。知识与行为的分离是下一步要探讨的课题。在加大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高危人群的深层次干预和扩大服务范围及可及性,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50个县(区)不同活动场所暗娼(FSW)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和行为学指标情况。方法通过高危人群规模估计,对不同场所内FSW人群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和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高危行为信息,检测血清HIV抗体。结果 15 526名调查对象中,第一类来自宾馆、酒店、桑拿、洗浴中心、夜总会、卡拉OK厅、歌舞厅、酒吧等,占48.04%;第二类来自洗脚屋、发廊、路边店、小饭店和街头站桩,占51.96%。年龄20~29岁者占60.9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3.77%。第二类FSW人群最近一次性交易时安全套使用率(68.9%),最近一个月性交易时安全套使用率(37.0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17.53%),最近一年接受预防服务率(67.31%),均低于第一类。FSW人群HIV阳性率为1.58%。结论 FSW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商业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等高危行为,尤其是在街头等第二类场所中的FSW,是监测和干预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作统计学处理,运用逐步向前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安全性行为的因素。结果共得到有效样本426名,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与商业性性伴最近一个月的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为16.2%,与男友(配偶)最近一月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为8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近一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是否知道上次AIDS检测结果,是FSWs与商业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低档场所FSWs与不同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与亲密伴侣发生性行为时,由于亲密关系等因素,常常忽略无保护性行为的危险。结论低档场所FSWs在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虽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很低,但不能忽视其重复率。提示在低档场所FSWs的艾滋病干预中,应针对不同性伴而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并及时告知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Zhao R  Wang B  Fang X  Li X  Stanton B 《AIDS care》2008,20(7):782-790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of self-efficacy with condom-use practice and to explore reasons of not using condoms among female sex workers (FSWs) with steady partners in China. Data from 309 establishment-based FSWs with steady partners in one Chinese county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sistent condom use with steady partners was lower than with clients in entertainment establishments. Condom-use self-efficacy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ndom-use communication and condom-use frequency with clients but not with steady partners. I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ndom-use intention and skill with clients and steady partners. However, i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ppropriate use of condom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reasons about not using condom were also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partner types. The results may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hallenge to STD and HIV intervention programs aimed at achieving consistent condom use in FSWs. Health workers should focus on psycho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inconsistent condom use among FSWs with steady partners in China. In addi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at can promote FSWs' self-efficacy through condom-use skill training will still b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街头暗娼及其顾客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站桩点(街头暗娼聚集地)为调查现场,由街头暗娼同伴教育者识别对象,调查员主动接近并面对面匿名调查街头暗娼和男性顾客,运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名性服务男性顾客平均38.03岁;在街头的性交易频率为16次/年;最近1年商业性性交易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14%,与艾滋病知识得分呈正相关(OR=2.25);36%的男性顾客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与年龄(OR=1.45)和艾滋病知识得分(OR=4.54)呈正相关。43名街头暗娼平均35.03岁,吸毒者比例较大(37.21%),平均每周接待客人14.07次,其服务对象多为工地工人、老年人和农民。结论街头商业性性交易频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主动对街头暗娼及其顾客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HIV awareness or condom use among female sex workers (FSWs) in Afghanistan. The purpose of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to assess HIV awareness, knowledge, and condom use among FSWs in three Afghan cities. FSWs residing in Jalalabad, Kabul, and Mazar-i-Sharif were recruited through outreach programs and completed an interviewer-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nd rapid tests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IV, syphilis, and hepatitis C virus. Logistic regression identifi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V awareness, comprehensive HIV knowledge (knowledge that HIV cannot be detected by sight, that condoms prevent HIV, and rejection of local misconceptions about HIV transmission), and consistent condom use (use with every sex act) with clients in the last six months. Of 520 participants, 76.9% had no formal education and 37.7% lived outside Afghanistan in the last five years. Nearly half (44.2%) were aware of HIV but, of these, only 17.4% (N = 40) had comprehensive HIV knowledg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y site; FSWs in Jalalabad were more likely to be aware of HIV but FSWs in Kabul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correct HIV knowledge and use condoms consistently with clients. Consistent client condom use was reported by 11.5% (N = 60) and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having more clients per month (AOR = 1.99, 95% CI: 1.04-3.81). In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HIV knowledge and consistent condom use with clients are low among Afghan FSWs in these cities. Efforts to reach this population should focus on relay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expanding condom use with cl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连续开展的行为学和血清学监测数据,对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暗娼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铜陵市城区,针对娱乐场所暗娼,开展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每年开展行为学与血清学监测,利用连续开展的综合监测数据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6-2009年分别有效监测暗娼384人、444人、402人和412人。8个艾滋病知识题答对6题为知晓,暗娼的知晓率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73.44%上升到2009年的88.35%。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006年的41.93%增加到2009年的66.26%,趋势性检验(χ2=44.641,P<0.001)表明,使用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最近一个月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从2006年的14.32%提高到2008年的30.85%、2009年的25.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未婚、户籍为外省的暗娼艾滋病知识达到知晓程度者在最近一次性服务中更倾向于使用安全套。监测4年间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阳性检出率2006-2009年分别为3.13%、0.68%、1.49%、0.73%。结论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暗娼艾滋病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充分利用连续开展的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监测数据对艾滋病干预活动进行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女性性工作者(FSWs)接受性病艾滋病干预的累积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对娱乐场所FSWs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过去接受干预情况及效果。结果共调查201名FSWs,干预累积效果显示,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受接受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免费HIV检测和发放安全套次数的影响;主动检测HIV次数受VCT宣传、免费性病检测次数的影响;主动检查性病受VCT宣传、免费HIV检测和免费性病检查次数的影响;婚姻状况、知识得分是最近一次与临时男性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免费HIV检测是最近一个月与临时男性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的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受不同干预措施的影响,不断对FSWs实施干预,将会产生干预的累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同一社区女性性服务工作者(FSW)和男性顾客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方法在同一社区招募177名FSW和154名性服务男性顾客,分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超过80%的FSW和顾客都了解艾滋病的基本传播途径,但对于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则认识比较模糊。(2)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频率女性为97.7%,男性为84.2%;男性顾客和FSW在和固定性伴侣和临时性伴侣使用安全套频率都低于和商业性伴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7%男性顾客和83.9%FSW从来没有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结论男性顾客和F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不够,且发现这两个人群是可以进行接触和干预的,由于男性顾客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中间桥梁”,可以作为艾滋病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