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何影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82-182
目的:总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漏误诊情况心电图表现总结分析。结果:阐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注意要点。结论:本组10例均为老年患者,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对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早期诊治,避免误诊、误治,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并改善预后。方法对26例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并明确误诊原因。结果26例患者就诊初期误诊10例,分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肩周炎、胸壁软组织损伤等,延误治疗,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结论应高度重视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熟悉本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避免误诊,使患者尽快得到救治。  相似文献   

3.
刘兆军 《当代医学》2008,14(22):66-67
目的 加强对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早期诊治,避免误诊、误治,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并改善预后.方法 对26例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并明确误诊原因.结果 26例患者就诊初期误诊10例,分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肩周炎、胸壁软组织损伤等,延误治疗,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应高度重视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熟悉本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避免误诊,使患者尽快得到救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方法:回顾1995年-2000年收治的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结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误治。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要考虑不典型症状,要及时作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并动脉观察其变化,以期得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症状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误诊原因,积累及时、准确诊断病症的经验.方法:对临床工作中收集的1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就诊过程进行追溯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发现19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就诊时有4例误诊,6例疑诊,有相当高的误诊率,且误诊为急腹症者居多.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应做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剧烈心前区疼痛、特征性心电图以及血清心肌酶升高的特点,早期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在我国约1/3—1/4的急性心肌梗死无明显疼痛,症状很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而耽误治疗。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逐年上升,此病发展迅速、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特别在目前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减少避免医疗纠纷,重视提高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根据急诊室工作中收集的32例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急诊室早期发现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抢救患者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结合心电图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非典型症状患者,容易引起误诊并延误病情。一般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占1/6-1/3,而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比例更高。我们通过对本院收治的27例病例进行分析,对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90例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临床就诊叙述、合并症、误诊原因等资料。结果 老年人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临床叙述不准确,合并症多;临床极易误诊,延误早期溶栓度急诊PTCA。结论根据老年心肌梗死特点,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孙自伟 《中外医疗》2012,31(5):76-76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对症综合治疗后,好转28例(84.8%),死亡5例(15.2%)。其中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各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影响预后。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及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做心肌酶检查,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0例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临床就诊叙述、合并症、误诊原因等资料。结果老年人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临床叙述不准确,合并症多;临床极易误诊,延误早期溶栓及急诊PTCA。结论根据老年心肌梗死特点,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万强 《海南医学》2008,19(9):77-77
目的 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68例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率,减少病死率.方法 将患者首发症状、心电图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 临床症状不典型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误诊时间大于6h的死亡率较高.将误诊时间6h内的死亡率与误诊时间6h以上的死亡率进行x2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及时诊断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不典型心肌梗死34例首发症状及其发生机理、漏误诊情况、心电图表现总结分析。结果:阐述了其早期诊断注意要点。结论:严密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动态变化是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的重要及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4例,死亡6例。其中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骤停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影响患者预后,及时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4例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死率高,临床极易误诊,延误治疗.结论:熟悉老年心肌梗死特点,对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荣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17-3318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2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2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不典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将导致严重后果。典型心肌梗死诊断不难,但对于非典型心肌梗死,若临床医生经验不足,警觉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动态观察,极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文献不断有非典型心肌梗死误、漏诊报道。本文就临床工作中遇见的以上腹痛为主要和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并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不伴胸痛症状的ACS,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由于患者缺乏特征性胸痛,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通过本组21例患者分析,希望对这类患者更快地作出诊断,给予适当的治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7例临床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表现5例为胸憋胸闷,消化道症状和牙痛各4例,3例为咽喉部不适疼痛,1例为头痛、肩背部及上肢疼痛。结论:临床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其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临床各科医师都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时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患者29例呼吸道疾病症状患者11例,神经疾病症状患者6例,腰部疼痛患者1例,左侧上臂和肩背部疼痛者1例,不明原因牙痛者1例。结论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症状的认识,观察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是减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具有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则容易误诊或延迟诊断,本文对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47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使临床医生加深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