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艳玲  徐英 《护理学杂志》2006,21(11):42-43
目的 探讨IBL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5名在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2名)。实验组采用以质疑为基础的IBL教学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于实习2周后向护生发放教学方法评价表,实习3周后向患者发放护生满意度调查表。结果 住院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工作态度、健康教育、生活护理、解决问题4个方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护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效果评价中,实验组对提高思维表达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及增强团队意识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IBL教学方法能促进护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索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方法将72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在4周实习期间,实验组(35人)以护生为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授课主体,带教老师进行启发和督导;对照组(37人)由带教老师授课,护生自由提问.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护生临床小讲课达标率91.4%,护生对学生形式、学习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可增强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人性化服务考核标准尝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改进护理技能考核标准,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服务质量.方法 将2005级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4人)和对照组(94人).对照组在护理技能讲授过程中按照传统方法 教学,并按传统标准进行考核;实验组增加人性化内容,如与服务对象的沟通、解释、健康教育等,同时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评分标准,将操作中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考核标准中,占总分值20%左右,两组考核时间均为1年.实验组采用新标准,对照组采用原有标准.在临床实习前1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护生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临床实习1个月后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自我效能、患者服务态度满意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人性化服务内容作为考核标准之一,有利于克服教学与临床脱节现象,提高护生自我效能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学法在护生岗前美学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岗前美学培训的最佳模式.方法 将2004级84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美学培训;将2005级84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岗前护理美学培训.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培训后护理美学价值取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情境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即将进入临床生产实习护生的美学意识与行为,是实现临床护理美学短期培训教学目标一种快捷、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人文关怀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120名实习护生为对象,从带教老师的人文培训、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关怀及人文关怀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为期3周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结果 教学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住院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1).结论 人文关怀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情景教学模式在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蒋峰  金爽  陈金梅 《护理学杂志》2006,21(20):63-65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本科院前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01级,64名)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照组(2000级,6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普遍优于对照组(P<0.01,P<0.05);教师对护生实习行为评价,实验组学习灵活性、知识面及动手能力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使护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护生知识面及动手能力,促进了教师角色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Sigma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促进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方法 将2007、2008届58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28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即6Sigma改进标准流程带教,其包括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各科实习结束时,自制调查表对护生和教师进行双向调查,并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管理质量评价、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效果评价(除组织纪律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采用6Sigma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护生潜能,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综合技能培训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与考核,以使护生适应临床.方法 将2005级225名护理三年制护生分为对照组(110人)和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以<基础护理学>操作为主的传统集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集训考核更为肯定(P<0.05,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前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能有效整合知识,培养了护生综合能力.并激发了护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兴趣,拉近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更能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促进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法 将2006级656名护理大专生归为实验组,2005级758名护理大专生归为对照组.对照组运用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运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在第3学期和第4学期,分别安排2周和4周进入教学医院进行实习式见习.学习结束后,自制问卷对实验组护生和带教教师进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认知调查,对两组临床课程平均成绩和实习阶段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实验组89.2%护生肯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够明确护士角色,87.7%护生肯定该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76.9%护生肯定其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97.1%教师肯定其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94.3%教师肯定其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行为,92.8%教师肯定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观察能力;80.0%护生和97.1%教师肯定其提高教学效果;78.5%护生和95.7%教师肯定其提高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实验组临床护理课程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采用工学结合实践模式,提高了护生主动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院和医院的深度合作,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范青兰  宋晶 《护理学杂志》2009,24(24):76-77
目的 评价护生实习前护理操作集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5级8个班护生作为对照班(320名)采用常规教学计划进行实验课教学;2006级8个班作为实验班(320名),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增加护生实习前护理操作集训教学,在本校护理操作实验中心按照集训课表进行集中示教、训练、学生回示、教师考核评价,比较两班达标率和护生实习后医院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 两班铺无菌盘、穿脱隔离衣、测量血压、鼻饲法、戴无菌手套、静脉输液、导尿术、乙醇擦浴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班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实习前实施护理操作集训能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临床实习效果好,医院带教老师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